在8月尾寫的「回顧與展望」中,我們較傾向看恒指以陽燭確實突破12個月移動平均線的阻力(紅線,目前處於22315點),結果離我們的預期不遠,只是最後一天的350點跌市輕微損害了這個預期中的突破形態。儘管恒指走勢與我們的想像接近,但操作上,我們沒有將焦點放在指數或指數相關的衍生工具上,繼續以中線思維揀股令我們在目前的短炒、套利環境中失利。或許,下次遇到同樣情況,我們要將精神放在指數上。
事實上,儘管市場氣氛已回歸理性,但場內資金並沒有明顯增加,投資者只是由過分悲觀轉為中性,大多數股份的價格因而主要以區域波動為主。因此,在新的資金出現前,我們相信,這個小牛運行格局始終無法變成大牛。
回顧9月,指數全月高點23503點,低點21949點(9月2日),波幅約1550點。恒指9月份跌1129點或約5.20%,國指8月則漲491點或約5.00%,MUPI則於9月漲約3.93,反映資金再次「炒市唔炒股」。恆指YTD表現升0.9%,國指YTD表現跌9.8%,MUPI指數YTD表現升10.4%。在這個月,我們的投資組合進一步增加股票比例,然而效果有待發酵。
對於10月,市場似乎已經準備好以平常心看待。大多數人或許會做一點對沖,但心底裹還是相信會「炒股唔炒市」,這一點林少陽跟黃國英的分別並不大。林少陽指出:『經過近日調整,多隻本港上市的商品股已跌近技術性支持區,加上美股亦開始獲得承接,季結前港股將於昨日收市價水平附近穩守,並可能略為回升,惟由於有意入市的投資者大多已經入市,進一步上升的動力未必很強。
另一方面,連月強勢的港元匯率,最近開始有些微轉弱的跡象。由於跌勢不是很明顯,暫時仍未有足夠的參考價值。不過,港股已連續反彈了三個月,由6月25日低位至9月19日高位,至今累計升幅已達20%,在一個大型上落市之中,已足夠引發部份低位入市的投資者套利。
……最近美國延遲退市,減低市場對美國加息以及隨之而來美元升值的憂慮。由於港幣及人民幣與美元掛勾,美元及美息上升,對兩地匯率及利率均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依靠外地旅客消費的本港零售股,由於股價在過去兩年累計跌幅頗大,應該會借今次的匯率預期逆轉,出現一次較為像樣的反彈。』刊於9月27日
至於黃國英則分析:『上周四聯儲局會後短暫亢奮,已先後有貴金屬、澳元及原油期貨以至新興市場股市等相繼逐個打回原形,還有國際金融股明顯轉弱,應該並非佳兆。事實上,恒指仍然守在23,000點之上已算勁,但有些板塊率先轉弱,自己死都唔信的本地地產股幸好是其中之一,另外資源股尤其是煤炭股亦差,問題是市場亮點太少,反而谷起極少數股份,這些大債強勢股幫助限制了恒指的跌幅,令指數產品的對沖功能大大減弱。
這種市況相當尷尬,似跌非跌,比較傾向認為會繼續有少數強勢股出現,指數是無能力大升,向下則有權忽然跌得好勁,卻多數不會。策略上無論做好或做淡,都比較適宜選擇個別股票來出擊,盡量避開已經頗為陰陽怪氣的指數產品。
自己依然成手美股,港股方面也算是去蕪存菁,相當配合近期市場的口味,由於好倉數量偏高,當昨日決定要加強對沖的時候,明知蝕章也用了指數產品,自己的理念是手上有一種強勢板塊,整體指數組合則包含了其他弱勢股份,就算因為強股托市跌幅有限,拉勻也一定有着數,何況沽指數的話,萬一強勢股掉頭下挫也一樣有保障。』刊於9月26日
展望10月,在我們(本人)看來,恒指9月收於22859點,明顯突破阻力,繼續以小牛運行格局論,恒指會以12個月移動平均線作支持,而且有條件上試24000點至25000點。然而,這也將是本輪小牛格局的浪頂,為此,我們會繼續觀察市場有否新資金流入,及「炒股唔炒市」是否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