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最大只有更大的強國債台!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3/09/blog-post_23.html⋯王安石的悲劇是在於他自己並不任情放縱,也不腐敗貪污,他也是迫不得已。要把他主張的國家資本計劃那麼激進、那麼極端的製度付諸實施,必得不顧別人的反對。⋯」(蘇東波傳 – 林語堂)
1998年3月在當選新一屆的國務院總理時,朱鎔基在全國「兩會」的記者招待會上豪氣萬丈的發言:「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一往無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有人把鐵面朱跟商鞅、桑弘羊、劉晏、王安石和張居正比較。在回顧中華五千年歷史中,鹽鐵酒專賣(今天的石化能源)、修治長城馳道運河(這可是今天的五縱七橫公路和高鐵的大型基建)、重農抑商(且看今天胡潤打靶榜)的國家資本主義政策本來是大一統王朝的經濟基調,對外貿易很多時是天朝用來籠絡外夷的一種手段。倘若由中國的歷史軌跡來看,強幹弱枝的國家經濟主義其實便是「鐵面朱經濟學」的基本思路。
先把話題又再一次扯遠,談一談後「蘇東波」國際政治史。話說在後「蘇東波」時代,米帝軍力獨大而全世界貨幣政策基本上緊盯美元。為了應付兩次伊拉克戰爭和及其他福利政策以安撫優秀的米帝公民,米帝必須有一廉價工廠替其子民服務和企業賺錢,亦要有人願意焗玩美元回流美國債券的遊戲。中共能夠在後「蘇東波」時代米帝軍力獨大下虎口餘生,便是承認米帝是大佬,甘心做血汗工廠以透支人口紅利和國家天然資源換取要幾多印幾多的美鈔。受惠油元和中共血汗美元的回流,米帝才可以擁有債愈大息愈低的神話。正如筆者拙文《鐵面朱經濟學》中引述米帝近代「首席刁王」國務卿亨利·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所言,海派出身的江澤民乃「Cosmopolitan Enough」的醒目仔,自然明白米帝所求的是什麼。當然海派江之上還有老鄧和陳雲,在老鄧1992年深圳南巡一句「誰不堅持改革開放誰就下台」喝令下,海派江便忠誠地執行中國以不惜任何代價透支人口和環境紅利去做世界工廠的路線。 在改革開放首二十年由於中國經濟基數仍低而擁有豐富的人口和環境紅利,出口導向型經濟的確是推動經濟増長的靈丹妙藥。在以放權讓利和推行承包製為改革的主要手段的「國退民進」主題(其實這不也是Adam Smith的古典經濟學的思路麼?)下不但民間經濟重拾活力,更為中共中央賺得豐厚的美元儲備頭寸,但同時亦出現了如當年黃鴻年的中策集團般倒賣國家資產的行為。剛巧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中國國內又飽受產能過剩和國企改革的下崗潮困擾,鐵面朱把心一橫利用分稅制和中央豐厚的美元儲備之基礎反轉推行帶有凱恩思主義(Keynesian)「國進民退」的逆週期政策之餘,亦同時重手打擊倒賣國家資產的行為,把宏觀經濟大權重掌於中央之手。這便是鐵面朱經濟學第二道版斧「三駕馬車」出台的背景。
首先繼續深化對外開放外貿,其中包括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值得留意的是鐵面朱汲取了早期國企改變革教訓,在新一輪的國企改革中決定保留石油、鋼鐵、金融、通訊等傳統壟斷性產業作為中共中央的基本盤,而其他領域基本全面進行「國退民進」。在這種背景下,國務院相繼出台政策允許民營企業自營出口,創造了中國入世後超過十年的「中國製造」世紀奇蹟。在這點上,鐵面朱根本上是跟隨中國歷代鹽鐵酒專賣的歷史軌跡。
由於中央擁有豐厚的儲備,鐵面朱決定執行具有凱恩思主義色彩的逆週期政策。在宏觀貨幣政策上,中國人民銀行先後七次降低存貸款利率增加了貨幣供應。另外在1998年至2001年,中央發行長期建設國債共人民幣5,100億元,配合四大國企銀行發放同等額度的「配套資金」,資於基礎設施,如高速公路、交通、發電和大型水利工程等。鐵面朱如此啟動城市化建設令他嬴得「赤字總理」的美譽,而日後溫總的四萬億政策基本上是「赤字總理2.0」的版本。正如iOS7已經出台,日後中共總還會有新的「赤字總理X.0」的版本出現罷!
第三是刺激內需,而其中要點是開放房地產市場,那必須要先立即増加中國人民的購買力。首先在1998年7月,國務院決定黨政機關一律停止實行了40多年的實物分配福利房的做法。同時中國人民銀行頒佈《個人住房貸款管理辦法》,允許商業銀行開展住房按揭貸款的服務。之後中國房地產業的黃金十年便是在這種背景下啟動。心清水的博友不難聯想到,當年香港前特首曾爵士也是用停建公屋和放寬住房按揭貸款令香港樓市起死回生麼?!
走筆至此,大家明白中國根本自鐵面朱落場後,其「三駕馬車」式的國家資本主義基本上是現在甚至將來一段長時間中共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思路。鐵面朱經濟學在二十一世紀初的特點是以國企抓緊戰略性產業,然後以基建和內需去補救日漸式微的進出口和工業。但回顧自1985年至2011年中國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相對GDP比率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相對GDP比率由2001年許的34.17%急升至2011年的65.8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相對GDP比率則由1985年的49.47%下跌至2011年的39.00%,內需其實是相對來說是萎縮。
對於黑仔強總理來說的未來十年,要不中央出豉油四大國企銀行借雞,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相對GDP比率100%+的低效槓桿去以基建谷經濟,要不放寛民間信貸,鼓勵強國人借錢消費救國。正如在Facebook吹水時一名高手所言:「套用美國的思維,中國人的問題不是借得太多,而是太少!」未來強國的債台,沒有最大,只有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