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L到校友會午餐演講,介紹直資、津中、國際學校、官中、英基學校之異同,IB試與文憑試(DSE)之優點與不足之處,果然不愧係資深教育界人士,講咗半個鐘頭,仍然意猶未盡,如果係晚餐會就可以任佢講落去,但係午餐會呢,好多校友要在兩點鐘鬆人返工,左丁山逼住要校長L暫停,等啲校友發問,點知校長L十分細心,仲搵埋一位私校(幼稚園及小學)校長T博士作補充,T博士話貴子弟在一歲零八個月就要準備報讀幼稚園嘅嘞,因為二歲零八個月就可以讀K1,一年前要報定名。跟住T博士講咗不少選校要訣,然後校友發問。記得上次七月份講2013年下半年投資展望,到場者只有兩位女生,今次一話講教育箒,超過一半參加者係女校友,包括議員T嘅太太,可見女校友做咗媽咪之後,關心子女教育多過關注如何投資搵銀。
校長L係英文系師姐,喝令左丁山不得透露佢嘅部份談話內容,當然照辦啦,費事得罪一啲學校,不過兩位校長一致同意,為兒女選擇學校,首先要考慮一個問題:「你將來想個仔女做乜?」或者係,「給予仔女足夠靈活空間,在求學中途轉換方向。」呢兩個都係要深入思考,一時之間難以解答嘅問題,因為不知二十年後世界會是怎麼樣的,譬如有一個實例,A君與A太在1989六四之後,急急移民加拿大,在彼邦生下兩個女兒,讀咗幾年書後再回流香港搵工,但女兒已不懂中文,入唔到本地小學,於是從小學到中學都讀英基學校,雖苦讀中文仍然水準不佳,結果兩位千金都入到醫學院,但常以中文不佳而感到有所不足,引以為憾。T博士話如果20年後貴子弟仍要在亞洲搵工嘅話,不識中文或中文水皮,將是一個好大缺憾,可能連一份好工都搵唔到,英文更叻都冇用,讀英基或國際學校嘅本地學生就有好大機會如此。佢話現在幼稚園及小學以英語、普通話教學,最受歡迎,學生在家可以講廣東話,在小學階段不妨叫小孩子學埋法文、西班牙文、日文之類,因為申請國際學校讀中學,識中英文以外第三種語言者,有著數!譁,要求真係高,講極都講唔曬,難怪一到二時十分散會,兩位校長俾女校友包圍攞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