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財務自由要取捨?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3/08/blog-post_23.html在跑步時,止凡看見多位視障人仕由領跑員帶領在公園跑步,心中突然湧出一陣暖意,可能因為感覺到人間有情,不像每天看到報章上煩厭的新聞,至少感覺到不少香港人還是有愛心的。
其實我也有做過社會的公益事務(突然想起,這個非牟利 blog 亦可以計算在內吧),做過這類公益事務之後,就會明白「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無條件付出而能夠幫到人,自己會覺得非常開心。而用時間花精神去親身幫人,親眼看到對方的喜悅,又會比起捐錢給別人的感覺更暖心。
記得有次跟一位朋友討論理財及財務自由等話題,她問我「你對金錢如此著緊,不覺得思想很市儈及勢利嗎?你不認為為了追求財務自由而失去其他人生意義很不值嗎?」。她這當然不是問題,而是說出她的立場,說明她是跟拜金思想的人對立,她亦不會為追求財務自由而放棄自己的生活及放棄做有意義的事情。
我不知道這裡有多少 blog 友有這樣的想法,但我觀察到的確有不少人都植根了這樣的思維,認為追求金錢就是市儈、勢利、拜金。人生應該要花多點時間追求金錢以外的東西,應該把價值觀調較得更有意義,不要只往「錢」向。
追求財務自由或金錢價值,跟追求人生及生活意義,其實我不認為這兩者是對立的,中間亦沒有存在取捨的問題。可能平日大家都看到報章上的富豪,被傳媒描繪到非常市儈勢利,完全沒有人情味,自然有感覺是追求金錢必失去其他生活意義。
我認為這都只是生活的平衡問題,每人的時間都有限,但只要好好地利用,在人生中可以做到的事情可以很多。到底一生人可以做多少事情呢?這取決於如何分配、計劃、利用時間,只要好好把握人生,「取捨」、「決擇」未必存在。
相信世界上不少富豪,其實都做了不少公益事務,當然在一般人眼中,他們可能是另有目的,又或是做 show 而已,甚至是對平日掠奪社會資源的一種心理平衡。但公平一點說,Bill Gate、巴菲特或李嘉誠先生所做的公益事情,又有多少自認為不拜金而追求人生意義的人所能做到的呢?
所以這都不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取捨問題,追求財務自由絕不會醜化你的人生,沾污你的心靈。反而財務自由後的你會有更多空餘時間追求生活意義,對你人生作出更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