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高盛:這輪信貸狂潮後,中國壞賬損失或達19萬億元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2340

全球金融危機後,中國信貸急劇擴張,成為全球市場的重要關注點。中國高風險和低透明度的影子銀行系統提供的信貸日益增加。

高盛估計,從2008年底到2013年底,中國銀行業的資產將增加14萬億美元。正如惠譽所稱,這相當於美國整個商業銀行部門的規模。也就是在五年時間內,中國將複製整個美國銀行系統。

投資者關注美國的QE政策,但是考慮到中國信貸的巨大規模,惠譽相信,只要中國削減信貸,其產生的影響就如美國削減量化寬鬆政策那樣明顯。

高盛認為,一旦泡沫破裂,中國的壞賬金額將達到驚人的18.6萬億元。

高盛:

中國信貸擴張的速度超過了歷史上其他的信貸危機。這種擴張與經濟增長並不相符,當然,信貸增長中許多來自於「影子銀行",這加劇了對其健康程度的質疑。

當你研究其他危機時,你可以在中國發現許多相同的先兆.....包括大幅增長的信貸與GDP增速不符。其它潛在因素包括:影子銀行信貸的大規模擴張、大規模房地產投資導致一些地區的泡沫、銀行風險管理能力較差、國有控制的金融和企業。在中國,另一個不常被提及但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是道德風險。外界對於中國政府救助的能力和意願報以巨大信心,但是隨著銀行系統的擴張,這種可行性愈發受到質疑。

除了這些金融體系的問題,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觸頂。幾年前,中國的名義GDP處於「兩位數增長」的水平。這種情況下,問題很容易會被掩飾過去。但是,經濟增長放緩的時候,問題開始浮出水面。

中國總體槓桿水平已經急劇上升:

影子銀行提供的信貸日​益增加:

影子信貸的擴張意味著融資成本上升,這導致在經濟增長放緩的時候,越來越多的工程項目不可行:

中國國內企業的槓桿也在上升:

中國對影子銀行沒有正式的定義。但通常的理解就是,在正式銀行系統外提供信貸的金融機構。

中國影子銀行系統概覽如下:

影子銀行與正式銀行系統之間的複雜關係如下:

這意味著,問題會從一個環節迅速傳遞到下一個環節:

可能觸發信貸危機的四個因素:

1.需求疲軟。可能的引發因素主要是出口疲軟,或者國內產能過剩。

2.有意緊縮。降低信貸增速的貨幣、財政和外匯的監管措施可能會導致意外的結果。

3.隱性擔保的崩潰。如果我們開始看到經常信託或理財產品頻繁出現違約,投資者可能會發現它們並沒有受到銀行的擔保。市場對這些產品的需求也可能會急劇下降,這將會導致再融資短缺。地方政府對地方融資平台信貸的隱性擔保則是另一個風險來源。

4.房地產市場崩盤。引發因素可能是,政策制定者有意控制價格預期、房地產稅收蔓延和嚴格的財產公示法律帶來的意外後果。

前三個是緊迫的風險、政策制定者不會迅速實施後者。

中國當局是主動出擊和繼續忍受呢?高盛預計在兩種情況下最大的信貸損失分別是9萬億元(好的情況,佔GDP的10%)與19萬億元(壞的情況,佔GDP的21%)

雖然中國前任領導層傾向於優先考慮經濟增長,但是現任領導已經開始採取更加積極主動性的政策來處理現存的信貸風險,並通過財政、貨幣和其它改革來防範新風險。

近期,中國的改革可能會影響經濟增長、股市和信貸表現。我們相信新領導層將更傾向於積極的方式,但可能會先維持一段時間的忍耐(推遲處理問題但不會加劇問題),這是為了保持經濟增長基本穩定,避免觸發信貸危機。這不僅是個走鋼絲之舉,也是一個必須面對的挑戰,只有這樣才能最小化中期的風險。在短期,改革將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股市和信貸表現。

很難在當下就區分「好」或「壞」的繁榮。但高盛指出了大約半數的「壞」繁榮有著以下三個特點之一:

1.信貸狂潮持續時間超過6年。

2.繁榮時期,信貸站GDP比重的年均增速超過25%。

3.信貸狂潮開始起那,信貸/GDP比率超過60%。

對中國來講,

1.信貸繁榮從2008年底開始,已經持續了5年時間。

2.企業債務規模(包括地方政府平台)佔GDP之比的上升速度金略低於10%(總體債務年均增速大約15%)。

3.信貸/GDP比率的起始點已經遠高於60%。2008年底,企業和地方政府債務規模是GDP的1.13倍,總債務規模超過1.5倍。

總結,雖然並非所有指標都亮了「紅燈」,但是許多指標已經超過了警戒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1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