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國用戶手機上網痛點:找不到應用 數據流量昂貴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3599.html

[導讀]多數人下載了應用之後,真的打開使用,而且經常使用的比率,大概只佔了一半不到。

手機數據流量監控公司Onava CEO 蓋伊•羅森(右)認為美國用戶的痛點在於找不到合適應用。(騰訊科技配圖)

美國皮尤互聯網研究中心(Pew Internet Research Center)的最新報告,到2013年5月為止,91%以上的美國民眾都擁有手機,當中有56%的人擁有智能手機。在超過一半的美國民眾都使用手機上網的同時,移動互聯網用戶的痛點又在哪裡?

手機數據流量監控應用公司Onavo CEO蓋伊·羅森(Guy Rosen)在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表示,無法在眾多的應用當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以及數據流量超乎自己的掌控,應該是最令美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最頭痛的問題。

百萬應用如何萬中選一

谷歌(微博)宣佈這個月在Google Play中的應用將超過100萬個,蘋果的應用商店則在全球155個國家中提供超過85萬個應用。即便像是蘋果與谷歌已經將這些應用分為像是健身、遊戲、旅行、音樂等二十多個大類別,但以接近百萬的龐大數量,要在每一類別平均超過35萬個應用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個,其機率接近於大海撈針。

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去年5月發佈的報告顯示,2012年每部手機的應用安裝量已從2011年的32個增加至41個。蓋伊·羅森認為,多數人下載了應用之後,真的打開使用,而且經常使用的比率,大概只佔了一半不到。

在美國,只有大約1000款應用的用戶數超過了5萬人。剩餘應用則遠未成為主流。對於一般應用而言,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會在下載後使用一次以上。

蓋伊·羅森說,從公司的角度來看,很難吸引用戶的注意。即使得到了,要留住用戶也不容易。他表示,對於開發移動應用的公司,持續瞭解下載量,以及有多少用戶持續使用自己的應用,最關鍵的則是活躍用戶數量,「你可以花錢買水軍刷榜,但你買不到活躍用戶。」

在這個問題上,Onavo從兩個層面抓住創業機會,一方面讓手機用戶下載應用監控自己的數據流量。一方面則與應用公司合作,讓他們瞭解活躍用戶的資料,同時提供與競爭對手的比較,讓他們瞭解活躍用戶的人數、參與度以及用戶粘性。」如果我是遊戲開發商,活躍用戶一週打開應用三次,那麼對手是一週五次還是一週兩次,這區別極大,這決定了我應把資源分配到哪些地方。」

數據流量昂貴限制上網

另一個美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所面對的痛點是:昂貴的移動數據流量。無線上網即使在如舊金山的一線城市也並不算普及,用戶多數仰賴的還是運營商的移動數據流量套餐。

以美國目前用戶人數最多的Verizon與AT&T為例。Verizon 1GB數據流量套餐每個月是50美元,相當於310人民幣;AT&T 1GB的數據套餐也要價40美元,相當於248人民幣。但這並不包括每個月40美元的通話費,平均每個人每個月的手機帳單加上各種稅大約在100美元左右,超出數據流量限制後,每1GB額外收取15美元。

「用戶沒辦法總是做他們想做的事,」 蓋伊·羅森說,」即使你找到你想要的應用,上網有時候也不是那麼順利,因為還要考慮會不會超出數據流量限制。」

實際的情況是,無線網絡從定義上說來有一定的區域限制,在運營商要賺錢的前提下,數據自然要收費。他解釋,最令人討厭的是,開發者不用付你的手機帳單,也不在乎自己的應用會用掉多少流量,為了讓應用更漂亮,用的是高清晰的照片或視頻,並不在乎用戶的數據流量有多大,也不在乎是計費週期的開始還是結束。

蓋伊·羅森相信,每個問題的背後,只要是好的解決方法都會帶來無限商機。他認為目前移動互聯網最大的機會是,以前電信運營商掌握所有資源,他們掌控手機上有什麼內容、如何消耗數據流量,但現在他們只能站到一邊。用戶有完全的自主性,從Google Play或蘋果的App Store上下載自己想要的應用,也有眾多的流量監控應用讓用戶自己控制數據流量。他坦白地說,」運營商只是一個連接手機與用戶的渠道,用戶並不在乎用的是哪個運營商,他們在乎的是,用的是哪個品牌的手機,哪一個應用軟件或操作系統。」這代表運營商在整個移動互聯網的生態系統中越來越渺小,相對的也讓內容開發商崛起,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有些聰明的運營商也察覺到這個趨勢,開始架構自己的應用商店,協助用戶能夠更順利的找到自己想要的應用。

短信應用將取代社交成為移動互聯網趨勢

當被問到下一波移動互聯網的創業機會在哪時,蓋伊·羅森毫不猶豫的回答「短信服務」(Messaging)。他說,社交應用與相片分享應用的時代已經過去,短信才是王道,」如果有一樣功能是每一個用戶都會用到的,那絕對是短信。」他說,這也是在微信、KaoKaoTalk、WhatsApp、Line等即時通訊軟件應用普及的程度遠遠大過於社交應用。

現在的即時通訊應用也不再只是單純的短信功能,更傾向於社交甚至遊戲休閒功能。蓋伊·羅森說,許多遊戲已經讓玩家可以互相傳短信,而許多短信應用也讓朋友們彼此挑戰玩遊戲,兩者間有許多的共通性。

自己也是微信和Line用戶的蓋伊·羅森說,這是移動互聯網用戶最基本的需求,也凸顯了未來很大的機會。他說目前看來,在全球有很多場即時通訊的戰役已經結束,每個國家都有一個主導的即時通訊應用,」微信在中國最受歡迎、西班牙的WhatsApp市佔率最高、日本則是Line,這些應用在這些國家的地位幾乎已經不會動搖,但問題是這場戰役是否已經結束?是否還有可能有新玩家加入並挑戰現有霸主的地位?」

他表示另一個值得觀察的重點是,目前美國市場還沒有出現一個一統天下的霸主。在美國WhatsApp跟Facebook的短信功能都受到歡迎,但其佔有率遠遠比不上其他國家一家獨大的格局。他認為這可能與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早期用手機傳短信需要收費,這些應用提供了一個免費傳短信的重要平台。相對於美國電信運營商提供無上限的短信套餐的時間較早,因此這些免費短信應用的吸引力相對也校低。

至於美國會不會像其他各國出現一個獨大的通訊應用?」這絕對是有機會的,只要其中一個通訊應用公司佈局正確,爭取到最多用戶,讓用戶覺得每個朋友都使用這個應用,所以自己也必須使用這個應用,就會顛覆美國移動互聯網短信的格局。」

[責任編輯:loiswan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4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