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房地產融資開閘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6/2817176.html
二天,由於錢荒導致業內憂慮房地產業很可能會崩盤,當然也有隔岸觀火的,那就是等著房價大降後再動手買入。不過,有意思的是,就在這種恐慌情緒蔓延的時候,另一個利好消息也在圈內流傳:房地產融資開閘。傳消息的人多自稱從比較靠譜的渠道,並且期待著股市有幾天讓人心情舒暢的行情。

當然,隨後也有人強調,房地產融資之事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有條件「放水」。誰也不能確認這個消息,但這在業內的呼聲確實很高。因為相當長時間以來,一些銀行都在以各種理由拖延拒絕給開發商貸款,而涉房上市公司想融資必需剝離房地產業務。對於銀行貸款,不是銀行不想,而是有招呼不能,保障房當然例外,一些關係和背景很強硬的開發商也可能有例外。而上市公司再融資的限制,與銀行限制房地產企業的資金鏈是一致的。

其實,這種限制本身也是有利有弊。不讓房地產企業融資,那麼企業也會想盡辦法弄到錢,而銀行也就找了信託業這種通道,把大量信貸資金以合規的名義轉移出去,最終流轉到房地產企業,只不過成本高了許多,這也是銀行外業務膨脹的一個重要原因,最終也加大了銀行業的風險。同時,房地產企業難以融資,就意味著開發不足,對於住房的供給也就越來越少,這樣供需失衡的情況,房價想降下來也幾乎不可能。

大開發商或許能量更大,無論是現金流還是人脈關係,一般的資金緊張能夠應付過去,一兩個樓盤虧本出售也hold住。但是,對於中小開發商,工程還沒完就出現資金漏洞怎麼辦,熟人朋友是一個方面,但是這種借貸也有風險和成本,,找影子銀行也是一個辦法,但那成本也相當高。

以至於一些小開發商老闆把自己手頭私人物業略低於市場價賣出去,只為了緩解火燒眉毛的資金緊張。前二天,有銀行掛牌急售抵押物,兩套位於上海嘉定的400平米的別墅,3年前竣工,每套買入價是750萬,而賣出價只要600萬,這樣的大幅跳水,除了資金緊張外,恐怕誰也不會這麼著急打個八折,這可不是優惠,而是活生生地割肉。

這麼看來,開發商錢荒可能是真,至少一部分是真的。大家也明白,長期以來房地產都是地方的支柱產業,不僅稅費靠它,財政收入靠它,更為重要的是房地產與20多個產業有直接關係,共涉及上下游50多個行業。國家統計局綜合司課題組根據2000年的數據大致估算,每100元的房地產需求最終會影響315元的總產出。房地產投資對GDP的直接貢獻率達到30%以上,如今不少行業疲軟,而房地產業很可能是撬動這些行業的支點。此外,它還與就業崗位息息相關。

言下之意,房地產業融資開閘似乎也是順理成章、合乎天地民心?非也,這些年從一線城市到四線城市都出現房價暴漲,炒房暴富的更是數不勝數。也正是這樣的財富劇增,引發社會收入分配的極大不公平,已經有點天怒人怨。沒有人不在罵房地產,開發商、政府、中介、學者都有被罵得狗血淋頭的。所以,從市場經濟角度看,房地產融資是一個利好的事情,但是總社會和政治的角度看,這有可能再度刺激房價暴漲,到最後不可收拾。

所以,房地產融資開閘首先不會是一個經濟決定,而是一個政治決定。即便開閘,也不會自由放任,條件一定會比較苛刻,因為現在形勢還沒有到需要打強心針的時候。所以,在銀行領域率先開閘似乎可能性較低,但在證券市場似乎則另有可能。昨天晚上開始,消息就在流傳。

有業內人士打聽下來,描繪了這麼一個可能的「開閘模式」:企業主動申請,交易所希望送順水人情,證監會不表態,先商業地產,後開發地產,國家層面不會明確政策 ,現在還在特事特批階段,有保障性住房建設、城中村改造以及商用的地產項目先行。

其後有財經網絡媒體言之鑿鑿(雖然前幾天,它還鬧過中國銀行違約的烏龍新聞),「涉房上市企業再融資和重組有了放開的信號。」以前的規定是只要是涉及房地產的企業,就必需剝離完房地產業務後才能上報申請,但是新政策或許會改成不用完全剝離就能提交申請。而該文件已經被證監會聽到簽字。

還有例證說是:一家轉型其他行業的房企,雖然沒有完全剝離房地產業務,但其重組卻獲得了批准。而一些上市房企則正在準備相關事宜,因為準備越充分,或許信號明確,那麼就可以更早入手。但是沒有清楚,什麼時候放鬆、松到何種程度。

這個潛藏著許多不確定因素的消息就這麼流傳,今天早上的房地產股似乎表現也不錯。雖然這樣的市場傳言有模有樣,也有些自相矛盾。只是,在中國的國情下,一些事情通常是只做不說,所以,流傳出來的信息最後也可能會被有關機構出言否認,但人們總是傾向於相信自己希望的事情已經發生。

(轉載請註明來自一財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4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