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緬油氣管道投產難

2013-06-10  NCW  
 

 

一條可能改變中國油氣進口格局的管道,中石油勢在必行,現在關鍵是如何讓油氣落地◎ 本刊見習記者 黃凱茜 文中緬石油和天然氣管道自2010 年開工建設,至今三年方完成約800公里的緬甸段工程,中國境內段工程進展滯緩。5月30日,本是中緬油氣管道的投產時間,但現在全線貫通未果,最終投產時間更是未知。

這並不符合人們所熟悉的“中石油速度”——進口中亞天然氣的西氣東輸二線全線9000多公里的管道工程量,中石油只花了四年多時間; 1000公里的中俄原油管道則用了一年多時間建成投產。

5月28日,中石油宣佈已完成中緬天然氣管道緬甸段工程建設,並達到投產試運條件,原油管道工程緬甸段完成度94%。但中石油並未對中國境內何時完工作出表態,只回應稱, “目前項目進度、投資和質量處於受控狀態” 。

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建設的進展慢于預期,和動蕩的緬甸政治局勢有關,但進入中國境內後更大的阻力則來自環保問題。5月初,中緬原油管道雲南境內的配套煉化項目因為 PX(化工原料對二甲苯)問題受到當地民衆激烈的抗議。

中石油東南亞管道公司的工作人員對財新記者稱, “達到投產條件並不意味著馬上投產,還要看上游供氣方、合作方和下游的市場、設施是否已經準備充分,並綜合考慮境內和境外運營條件才能決定什麼時候投產運行。 ” 對於這條有可能改變中國油氣進口格局的管道,中石油勢在必行,現在的關鍵是拿出可行的環保解決方案,捋順下游配套煉化設施,解決油氣落地問題。

新上游入口

這是一條被國內外高度關注的管道。中石油集團一位經濟師對財新記者指出,在西北中亞天然氣通道、東北中俄原油和天然氣通道、東部海域原油和液化氣航運通道之外,中緬油氣管道是中石油保障石油安全的四大戰略通道之一。 “中緬管線建成的特殊意義,在於部分進口原油可以不通過美國管控的馬六甲海峽,受到西方國家的制約就少一些,這對於國家能源安全很重要。 ”中緬原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的起點分別位於緬甸西海岸中部的馬德島和皎漂,途經若開邦、馬圭省、曼德勒省、撣邦,從雲南瑞麗進入中國境內。原油管道緬甸段長771公里,中國境內段1631公里,設計年輸油量2300萬噸,預計總投資15億美元;天然氣管道緬甸段長793公里,中國境內段1727公里,設計年輸氣量120億立方米,預計總投資10億美元。緬甸段于2010年6月正式開工,原油和天然氣雙管並行,同溝鋪設。天然氣主要來自臨近海域的 Shwe 氣田,原油則從中東、非洲通過油輪運抵後輸入管道。

中緬油氣管道的構想最早于2004年提出,歷經五年才有突破性進展。2009 年3月,中緬兩國簽署 《關於建設中緬原油和天然氣管道的政府協議》 ,同年6月,中石油集團與緬甸駐華大使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同意修建原油管道、儲運設施及附屬設施,並在緬甸馬德島建設一個從超大型油輪卸載進口原油的碼頭和終端,以及原油儲運設施和其他附屬設施。2010年6月,中石油集團東南亞管道公司和緬甸國家油氣公司(MOGE,為緬甸能源部全資持有)組建合資公司東南亞原油管道公司(SEAOP) ,其中中石油占50.9% 的股份,緬甸國家油氣公司占49.1%。中石油東南亞管道公司負責油氣管道工程的設計、建設、運營、擴建和維護,一期工程的日輸送能力為20萬桶。據中緬原油管道權利和義務協議規定,緬甸聯邦政府授予 SEAOP 特許經營權,負責中緬管道的建設及運營等,同時還享有稅收減免、原油過境、進出口清關和路權作業等相關權利。緬甸政府還保證SEAOP 對管道的所有權和獨家經營權,以保障管道安全。

中石油認為,實施中緬原油管道項目,可為中國開闢新的油品進口通道,緩解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程度,從而降低海上進口原油的風險。中緬原油管道規劃實施之前,中國海外進口原油有80% 要經過馬六甲海峽,管道建成後可以縮短從中東和非洲將近2000多公里的原油運輸距離。除了開闢一條原油進口捷徑,中石油還看中了緬甸的天然氣資源。緬甸的產油量不多,但天然氣儲量豐富。和原油管道不同,共有四個國家的六個公司參與中緬天然氣管道建設,對接天然氣上游開發,權益結構較為分散。施工主體為合資公司東南亞天然氣管道公司(SEAGP) ,其中中石油東南亞管道公司占股50.9%,其他參股方為韓國大宇(Daewoo)25%、印度國營石油天然氣公司(ONGC)占8.35%、韓國天然氣公司(KOGAS)占4.2%、印度國營天然氣分銷公司(GAIL)占4.2% 和 MOGE 占7.37%,一期工程的設計日輸送量為5億立方英尺。

除中石油,SEAGP 的合資方同時也是管道上游氣田的開發者,而中石油是主要的購買方。2008年12月,中石油與韓國大宇簽署了緬甸 Shwe 海上氣田 A1、A3區塊天然氣購銷協議。據MOGE 披露的資源區塊信息,韓國大宇為 Shwe 氣田 A1和 A3區塊的作業者,占51% 權益,其他權益股東包括上述 MOGE(15%) 、KOGAS(8.5%) 、ONGC(17%) 以 及 GAIL(8.5%) ,計劃平均每日井口產量約為5億立方英尺,其中五分之一供應緬甸國內,預計 2013年投產,向中緬天然氣管道供應。

據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緬甸能源部長丹泰(Than Htay)表示,天然氣管道預計能在今年6月通氣,原油管道會在9月投產,但是中方卻表示原油管道可能不會在今年年底前完工。

緬甸阻力

此前,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受到國際政治經濟局勢和緬甸政治體制變化等因素影響,工程建設進度一度滯後。

中石油方面曾表示,到2012年9月底距天然氣管道投產目標僅剩八個月時,工程實際進度與計劃總體偏差超過20%,不僅管道線路有很大剩餘工程量,站場工程剩餘工程量超過85%,工藝安裝尚未開始,而且控制性工程有四條海溝定向鑽尚未開工,基地建設整體進度延遲五個月。

緬甸自1962年建立軍政府以來,2011年3月首個民選政府正式取代軍政府接管國家權力。在政府過渡過程中,政治和軍事勢力發生變化,進而影響到經濟層面。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副教授林錫星對財新記者分析稱, “油氣管道工程協議是與緬甸軍政府簽的,軍政府貪汙克扣當地居民土地賠償費。此外,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也有矛盾,分成不合理,中央和地方都想多撈點錢。 ”此外,中緬管道緬甸境內段沿線地勢複雜,道路、通信、水電等基礎設施條件差,部分地區還發生了武裝衝突,種種不利條件加大了施工質量、成本和安全控制的難度,工期由此一度拖延。

緬甸民間的反對聲音一直伴隨著中緬管道工程,非政府組織和自發的民衆多次對此公開抗議。管道沿線居民的生活環境和農田作物受到施工很大影響,“緬甸過渡為民選政府之後,反對派政府為了拉選票,也會依照民意把事情鬧大。 ”林錫星表示。

同時,緬甸國內的能源需求也在增長,天然氣出口在其國內引起了爭議。

作為彌補,除了土地租占費用和過境費,中緬合資公司還將在緬甸境內分輸每年不超過200萬噸的原油和2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以滿足緬甸境內需求。

林錫星援引緬甸媒體的報道表示,中緬原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合資公司將給緬甸政府支付1380萬美元的過境費用,其中原油管道每年支付給緬甸政府690萬美元的費用,還附加有每桶原油1美元的輸送費用。

但對於沿線普通民衆來說,管道工程並不能直接給他們帶來實惠。為安撫民衆,推進工程,中石油主動向當地提供援助資金示好。中緬油氣管道援助工作于2011年4月啓動,中石油與緬甸能源部統籌規劃600萬美元的援助項目,通過東南亞管道油氣合資公司簽署涉及醫療衛生、教育、民生等多個領域的援助項目。此外合資公司每年還撥出200 萬美元援助專項資金。

前述中石油集團經濟師表示, “政府更替、軍政府衝突等都是小風險,局部的問題都可以通過談判來滿足條件,不會給大的戰略造成影響。 ”

中國境內挑戰

中緬油氣管道更大的挑戰還在中國境內。一直想彌補下游煉化短板的中石油,希望借中緬原油管道在西南地區實現上下游一體的業務布局,但這個目標施行不易。

取道緬甸的原油進入雲南之後,為了能夠就地加工,2011年中石油聯合雲南省屬企業雲天化集團和沙特阿美公司(Saudi Aramco) ,共同投資建立中石油雲南石化有限公司,三方所持股比為51%、10%、39%,以在雲南實施煉油、石油化工、化工產品生產、儲運和銷售等業務,並要求與中緬油氣管道同步建成,同步投運。

在中緬油氣管道境內段工程開工的同時,作為管道配套建設的下游項目雲南千萬噸級煉油項目在昆明安寧奠基。

但5月初,這一煉化項目由於涉及 PX 項目,遭到了環保人士和當地民衆的強烈抵制。此前明顯欠缺統一的環保戰略規劃的中石油需要提出令人信服的解決方案,才能過這一關。

油氣管道中國境內段于2010年9月在昆明開工,管道工程在雲南入境後,輸油管道將經過貴州到達重慶,輸氣管道將通過貴州到達廣西。據中石油管道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2月30日,管道局承擔的中緬管道國內建設標段僅完成任務總量的55%。在如今原油管道緬甸段即將完工之際,中國段工程今年年底仍無望完工。

根據中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2012年國內油氣行業發展報告》 ,2012 年西南地區(雲南、四川、重慶和貴州)的一次原油加工能力僅有200萬噸 / 年,占全國0.35%。由於這個區域沒有大型油田,也沒有原油進口渠道,成品油自供能力很弱。中緬石油管道建成之後,可很大程度上補充西南地區的原油進口和加工能力,昆明煉油項目也將是西南地區第一個千萬噸級的煉油裝置項目。

中國石油大學能源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王震認為,相比四川和重慶修建了蘭成渝成品油管道,雲南基本上處於國內成品油供應的最末端,需要從其他省市通過鐵路調運,成本很高。雲南省發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長馬曉佳5月13日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 “中緬油氣管道可大大緩解雲南省成品油的供需矛盾、降低運輸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 ”2012年雲南省成品油銷售量940萬噸,全部依靠外省供應,包括廣東茂名至昆明成品油輸油管道和鐵路運輸。 “目前管道調入的輸送量已基本飽和,短期難有增長;鐵路運輸壓力日益突出,且受天氣因素影響較大,穩定性差。 ”馬曉佳稱。

上述中石油集團經濟師表示, “天然氣比較好解決,只要接入氣網就可以使用。但是原油管道還面臨技術上的銜接問題,管道和煉廠是一個系統工程,從經濟最佳的角度考慮,管道工程不能快也不能慢。 ”昆明市市長表態, “如果多數群衆說不上(PX 項目) ,市政府就決定不上” ,這暗示該項目可能採取 “棄車保帥”的策略,渡過環保關。卓創資訊的分析師朱春凱也認為,PX 是煉油副產品深加工後得到的產品之一,煉油項目和產品鏈下游的化工項目是相對獨立的,即使化工項目不能投產,亦可將煉油的副產品直接銷售給其他化工廠。

本刊記者于寧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7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