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的哥”今昔

2013-06-10  NCW  
 

 

□ 本刊記者 任重遠 文北京出租車在6月10日漲價了。對這個行業的從業者來說,曾經的風光已經無法回頭,如今只剩下落寞。

一些駕齡較長的老司機,常追憶起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那時“的哥”極其風光。

有位1985年入行的阮師傅告訴我,當年油價才一塊多錢,一般人每月掙幾十塊錢工資時,他的營運額已經8000元至1.2萬元。他開的是高檔皇冠,份錢每月6000元,扣除成本後,還剩四五千元。年底,工會還會返還七八千元。

“當年我出門都是白襯衫,打領帶,一上車就開空調。那會兒人民幣還沒有100元的,跑一趟機場300多塊,厚厚一摞10塊的。到家衣服一解,領子上一點兒汗印兒都沒有。手剎旁邊就是車載冰箱,能放四瓶冰鎮可樂。 ”談到當初,阮師傅頓顯神采飛揚。

那會兒的出租司機都是

“萬元戶” ,機場拉的大多是外賓和局級以上官員。除了現金收入,還有外匯券,又實惠又風光, “雅寶路的外匯黑市就是我們炒起來的” 。就連有的公務員也下了海,找門路開起了出租。

1992年、1993年, 為 了補充公共交通的不足,北京曾對出租車市場短暫開放,外地、私人資本都可進入,出租車迎來從幾千輛到幾萬輛的大發展。現今僅1000多輛的個體經營出租車都是當時所批,一些企業主也借此淘到“第一桶金” 。1995年,北京的出租車數量重歸管制。

那時轎車還比較少,新增的出租車大多是小麵包車,俗稱“面的” ,除了載人,還可運東西、搬家。出租車從高檔特許服務轉向公共服務。但由於道路不堵,油價便宜, “面的”車份兒又少,司機待遇並未明顯下降,依然月入數千元。

如今,出租車司機已經普遍被視為勞動強度大、收入低的工作。隨著掙錢越來越難,出租司機資格考試的報名人數,也在逐年下降。

在不少專家看來,出租行業的起落,仍是供需關係和政策變化的結果。私家車匱乏的年代,數量控制嚴格的出租車屬於壟斷行業,司機作為壟斷 利益的分享者,享有暴利。但隨著約租車等替代性產品的愈加發展,出租車的壟斷地位難免受到削弱,非市場化管理的缺陷日漸明顯。漲價只是在輸血,改革在所難免。北京“的哥”曾經的風光,也不過是一段歷史而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7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