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9日,當77歲的卡爾·伊坎在紐約第五大道59街通用大廈的49層辦公室中道出一聲「NO」時,邁克·戴爾以及支持他以244億美元私有化戴爾公司的盟友們無疑感到失望。卡爾·伊坎是一個以「激進投資人」或「企業掠奪者」綽號聞名的坐擁140億美元財富的猶太老頭。
持有戴爾股票的伊坎顯然認為戴爾低估了這家公司的潛在價值。阻止在這個價位下退市,是自己正當的權利。為此,他聯絡了持有戴爾23%股權的聯軍,比戴爾本人的持股數還高出7%。這不是他第一次說不,之前他就曾在康寶萊一役上擊敗看空者阿克曼。
但中國沒有伊坎。僅相隔一天,在中國浙江東南發電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電B,股票代碼:900949)被譽為首個「B轉A」的換股吸收合併股東大會上,就出現了離奇一幕。酒店外是警車和救護車,現場除了擔架推車、氧氣包,還有身著比基尼高舉「裸了裸了,沒了沒了」反對牌的女股東。最終,在有人施灑辣椒水後,代表不同權益的代表扭作一團,上演了「全武行」。
按照大股東浙能電力換股吸收合併東電B的議案,東電B將賬面縮水40%、自身利益大幅削減。一心想說不的東電B小股東們,即便演了場「動作戲」,卻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份草案以超過三分之二同意票的法定比例過關。就算抱著看客的心態觀戲,只要你持有滬深兩市85家「A+B」公司中任何一家股票,那麼都可能會遭遇同樣的命運。只因為那些公司的董秘說了,要好好學習一下「東電B」樣板。
不能說每一個小股東的抱怨及要求都合情合理。諸如自2004年始,B股市場事實上已喪失再融資功能而成為一個畸形板塊,不離場者甚至還有逆勢進入者,本就應做好願賭服輸的準備。再比如,一些股東在二級市場持有時,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仍是1︰8.3的石器時代,而現在,1︰6.2還是一個未定數,25%的匯率損失總不能計在上市公司身上吧。
然而,有些聲音確也膽氣十足。比如,明知B股市場長期低估,而作為浙江省電網唯一承運商的大股東浙能電力卻是在普遍高估的A股市場中的超級大盤股,以後者的平均市盈率作為基礎估值,顯然對B股投資者極為不利,這也是不少小股東要求按照權益機組法換算的出發點。這一來一去,賬面值相差了足足四成。
同時,東電B還是一個金融股票的票倉,僅目前其持有的5236萬股招行股票,權重0.249%的交行股票、0.62%的興業銀行股票以及0.43%的光大銀行股票,即價值34.86億,較投入有350%的浮盈,僅這部分資金就可將大股東浙能電力股權悉數買下。
但一經吸收合併,這只金鵝不翼而飛了。當然作為企業頭兩位當家人的一些做法,也讓這些小股東氣從膽生,憑什麼浙能電力旗下寧波熱電在B轉A消息出籠前突擊買入1600萬股東電B,是為了幫助大股東多佔投票席位,還是知曉此中有寶?作為二股東的華能電力,本是持有法人非流通股,為何在沒有按七年前股權分置改革時普遍實施對價送股情況下,卻能參與這回的投票?
大股東知道這些訴求嗎?當然,否則不會在2月推出B轉A股方案後,又在4月推出了修訂案。做出讓步了嗎?那是自然,甚至還擔保轉A股後如若跌破發行價,將入市15億托市。小股東的懇請有作用嗎?看看5月30日的場面便知。
如果,東電B的股東名單中有卡爾·伊坎這樣一位強悍的專業的且擁有實力的職業投資人,如果東電B的獨董能真正發揮效用,如果股東們能像美國的投資人一般,把投票視作一場政治選舉,不惜提前尋找代理律師完成法律意義上的統一戰線,那麼原先不對稱的權力天平就很可能完成逆轉。而這要比在現場作秀式的表達、貼身肉搏式地傾訴有用得多。
可惜,這只是假設。他們對面的操盤者們既不會認真寫好今年高考全國卷的作文題目——真誠與友善,更不會研習拜讀1992年就問世的「考克斯圓桌商業原則」,知道在這個被東西方尊重商業倫理的企業家的共識中,「將股東變為利益相關者」以及尊重投資者的要求、建議、不滿和他們的正式決定,是極重要的條款。
從年初同樣是換股吸收合併、同樣被看做劣幣驅逐良幣的廣藥重組白雲山,到此次東電B風波,半年內,一個遊戲上演了兩回。而同一時間,在美國,卡爾·伊坎兩次說不都取得了實質性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