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羊毛生產線回流 高檔「英國製造」再現


2013-06-03  TCW
 
 

 

這幾年,製造業成了各國「海歸派」的中堅代表,美國不是特例,英國的羊毛業重新擦亮「英國製造」的活招牌,而且主要驅力還是昔日世界工廠、今日世界市場的中國。

《衛報》(Guardian)報導,近五年英國羊毛業產值激漲五○%,從一億八千萬英鎊(約合新台幣八十二億元)衝上二○一二年的二億七千萬英鎊。是一九七○年代低成本人造纖維後大行其道,羊毛業一路走下坡以來最強勁的東山再起。

《衛報》並分析,英國羊毛業就像蘇格蘭威士忌一樣,完全不是取決價格因素勝出,品牌力撐出來的高品質,適逢亞洲新興國家中產階級興起,儘管金融海嘯重挫全球經濟,這群消費新貴對優質產品的需求激增,更是關鍵。

香奈兒,到蘇格蘭買廠

歐、美高級服飾業者都嗅到高價品需求商機,英國老牌博柏利(Burberry)、保羅史密斯(Paul Smith)過去在土耳其和中國等地設羊毛生產基地,二○○七年後漸漸移回英國;法國精品香奈兒(Chanel)則是直接買下蘇格蘭的貝利針織廠(Barrie Knitwear),專注生產毛料服飾。

不僅如此,連平價服飾品牌也跟追英國風,像是美國的休閒時尚業者J.Crew便轉向亞伯拉罕衛星(Abraham Moons)採購羊毛料,推升這家供應商的業績五年翻近一倍,從八百萬英鎊跳漲至一千五百萬英鎊。

海外訂單成長,一方面改變英國羊毛原來的內、外銷各半經營生態,轉成主攻外銷,至今已達七成;另一方面,則是帶動羊毛原料價格看俏。《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引述英國羊毛行銷局(British Wool Marketing Board)資料,五年前一公尺羊毛布料要價二十三英鎊,去年已經漲到四十五英鎊了。

國際羊毛局(Woolmark)顧問艾克洛伊(Peter Ackroyd)樂觀表示,隨著工廠延長工時、業者更新倉儲設備,現今的英國羊毛業正走在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上;不過,《衛報》提醒,英國羊毛業未來最大的挑戰不在於訂單,而是如何培養新一代技術新血,包含染整、紡紗及織布專業人才,才能延續羊毛業重生的火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9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