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3年5月21日 日記 Cedric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ku49.html

2013年521日 日記 Cedric

 

    這段時間看的課外書很有心得。

 

    一本書是唐浩明的《曾國藩傳》。

    書中引用過曾國藩的一則日記,十分讓人共鳴。重新摘錄如下:

    靜中,細思古今億萬年無有窮期,人生其間,數十寒暑僅須臾耳(當思一搏)。大地數萬里不可能極,人於其中寢處游息,晝僅一室耳,夜僅一榻耳(當思珍惜)。古人書籍,近人著述,浩如煙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過九牛之一毛耳(當思多覽)。事變萬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所能辦者,不過太侖之一粒耳(當思奮爭)。

    知天之長而吾所歷者短,則遇憂患橫逆之來,當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則遇名利爭奪之境,當退讓以守其雌;知書籍之多而吾所見者寡,則不敢以一得自喜,而當思擇善而約守之;知事變之多而吾所辦者少,則不敢以功名自矜,而當思舉賢而共圖之。夫如是,則自私自滿之見可漸漸蠲除矣。

 

 

    另一本書是凱利·麥克尼格爾的The Willpower Instinct,中文翻譯為《自控力》。

    第四章「容忍罪惡:為何善行之後會有惡行」中的一段話讓我滿身中槍。

    「如果你自控的唯一動力就是成為一個足夠好的人,那麼每當你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你就會放棄自控。 … 道德判斷也不像我們想的那麼有激勵作用。我們把自己對美德的追求理想化了。而且很多人相信,罪惡感和羞恥心是最有驅動力的。但是我們是在騙誰呢?最能帶給我們動力的事是獲得我們想要的,避開我們不想要的。將某種行為道德化,只會讓我們對它的感覺更加矛盾。 … 所以,如果你告訴自己,鍛鍊、存錢或戒煙是件正確的事,而不是件能讓你達成目標的事,你就不太可能持之以恆。」

 

(凱利·麥格尼格爾:《自控力》,印刷工業出版社,2012年8月。第92頁。)

    坦誠的話,我過去的意識形態受到中國人修身養性的信念影響過深了。能夠讀到這樣文字,實在是十分幸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7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