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最後一篇阿里金融的文章 江南憤青

http://xueqiu.com/5564897980/23721974
阿里金融現在從阿里的體系裡單獨的獨立出來了,彭蕾這個曾經執掌支付寶大旗的女子正式掌門阿里金融,這對於彭蕾來說,肯定是個較為艱難的歷程,應該是個巨大的挑戰。

從回顧阿里金融的成長邏輯來看,阿里金融的出生肯定是起於阿里跟建行、工行合作的失敗,阿里坐擁著B2B、淘寶C2C、天貓以及支付寶裡數億的客戶以及這些客戶的交易習慣和數據記錄,無論是從自身的行業擴張角度還是從維護自身生態圈體系建設的角度出發來看,阿里其實都是有涉足金融的想法,從最早的通過引入金融機構來進行對自身體系內的客戶的金融服務到現在成立阿里金融服務集團的方式,雖然都有服務於自身生態體系的目的在內,但是我想兩者之間目的已經是開始發生了很大的偏離了。

阿里從骨子裡其實是一個追求主動權的公司,這個跟馬云的個性是有關係的,我一直認為馬云執掌下的阿里其實是個合作性較差的公司,阿里在很多層面都是喜歡握有主動權的,尤其在阿里的地盤上,阿里更不可能放棄金融的主動權,因此在阿里跟建行、工行的合作上,無論實際業務開展,還是雙方合作,單飛是必然的選擇。阿里堅持認為自己篩選的客戶違約度很低,而建行、工行,堅持認為這些客戶不足以貸款,分歧到了一定階段,分家自然也就是順其自然的事情了,自然就有了後來馬云十週年時候指責銀行嫌貧愛富之說。

對於阿里金融最初的目的,我個人還是覺得阿里金融是作為一項增值服務存在的,立足於以淘寶為核心的阿里生態圈,讓金融的更好介入,為生態圈裡的居民提供更好的衍生服務,讓其更願意在生態圈裡停留,以此來保證生態圈的配套服務更加完善和協調,從而凸顯阿里生態圈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確保優勢地位,京東、網盛、慧聰目前所在做的電商金融,都是如此一個目的。只是發展到現在,阿里的野心肯定是超出了這個最初的目的,阿里更加激進的走入到金融體系中來,已經脫離了其作為配套而存在的最初想法了,他顯然想成為金融體系中一員。

作為配套存在的阿里金融,更多意義上,可以理解為可以接受虧損,但是一定要能促進主業的發展和盈利,一切圍繞著主業的核心進行目標策略的制定,但是一旦單獨獨立出來,則意味著阿里金融更大意義的可能是要建立在主業所提供的支持基礎上,逐步形成自我造血功能的同時,還要逐步擺脫阿里的原有體系,走出一條具備阿里特色的金融之路來。這條路,甚至可以說,即使有一天阿里金融,擺脫了原有的阿里體系,也一定是能獨立生存和盈利的。否則,哪怕在賺錢,也只是附屬品。

我們在看阿里金融的時候,有一個基本觀點是阿里金融作為配套而存在,對於阿里的整個生態體系的建設和完善,即使體系內的阿里金融的整體規模無法做大,也是具備極大意義的。但是作為一個獨立於阿里原有體系之外的阿里金融,我們可能就需要進行一個核心層面的思考了。

這個核心點是什麼呢?是建立在原有生態體繫上的阿里金融,到底能做多大的規模,是否能實現盈利,這個命題是什麼意思呢?因為是獨立的金融集團,原有的阿里體系只是這個金融集團最初的業務選擇切入點而已,在這個體系內,阿里具備極大的優勢,如果這個區域都無法實現盈利,那麼阿里走出去的可能性就基本為零了。

阿里金融其實從實質來看,我個人傾向於把阿里金融的範圍分為四個部分,阿里小貸,阿里擔保(虛擬信用卡其實質是阿里擔保)、支付寶業務、金融零售業務(保險在線銷售等),這四個服務其實都是從阿里原有體系里根據客戶需求衍生出來的金融業務,阿里在這四個業務裡面前兩個是自身參與了風險業務,無論是自有資金形成的資產業務還是通過擔保實現的擔保收入,本質其實都是風險形成業務收入,而後兩個則可以理解為銀行的中間業務,通過自身的體系所形成的支付結算收入,以及通過自身龐大客戶形成的渠道費用。

這四個業務在阿里的體系內,目前聲勢浩大的是阿里小貸,目前媒體界在這方面的口徑都基本一致,沿用的最多的一段話是這麼說的,

「阿里金融近日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末,阿里金融累計借貸的小微企業數超過20萬戶,這些企業全年平均佔用資金時長為123天,實際付出年化利率成本為6.7%。以日息為萬分之五的訂單貸款產品為例,2012年所有客戶平均全年使用訂單貸款30次,平均每次使用4天,以此計算客戶全年的實際融資利率成本僅為6%,僅相當於一年期貸款的基準利率。與此同時,其不良貸款率僅為0.9%。阿里金融總裁胡曉明也曾對外公開透露,創新金融單筆小微信貸操作成本為2.3元。而在銀行,單筆信貸操作成本一般在2000元上下。」

基於此很多人都認為阿里小貸極大的衝擊了銀行體系,優越性遠勝於銀行,大量的媒體人都開始擔心阿里小貸在做下去,會讓國有銀行寢食難安,然後進而出重手進行打壓阿里金融。對於這種說法,業內人士一般都哭笑不得,阿里金融在這個領域對傳統銀行的衝擊,其實更多是觀念上的衝擊,但是也只是觀念上,實質的衝擊近乎於零,無論從業務規模來看,阿里自己號稱的幾百億的規模,更多是零散的,總額概念,其最多的業務餘額不會突破25億規模。

這個份額的數字,其實是非常小的一個數字,至於這個規模會否不斷增加,是否大到足夠衝擊銀行的規模,這個就要從客戶群體來看了,阿里小貸的客戶群體大部分都是銀行本身就不參與的客戶群體中,阿里的定位是原有阿里體系內的客戶,按照他自己的說法平均每筆貸款金額是7000元,這部分的客戶群體跟銀行的客戶群體交叉基本為零。而前面也說了,阿里金融跟銀行分手很大程度上也是對於風控措施的互相不認同,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兩者本身就不在一個市場裡進行競爭,哪怕阿里小貸的體系內的客戶做到足夠大了。也跟目前的銀行形成不了足夠的競爭。目前的銀行體系內的客戶更多還是大中型企業為主,按照目前各家銀行的准入門檻而言,基本上貸款額小於100萬的佔比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對銀行的衝擊,更多是觀念上的,阿里所做根據數據進行量化放貸的理念,讓銀行有一種新的思路,但是至於這種思路是否會去操作和執行,那還是另外一個說法。

目前對銀行形成的最大競爭,並非是來自於互聯網金融,第一這塊業務的規模短期內必然是很難起來,第二這塊業務我習慣稱之為是夾縫金融,金融分業監管下會形成很多政策性空間的同時,各個金融機構自己也會形成特定領域內的專業性空間。從而產生出很多夾縫金融,但是隨著銀行業和金融機構業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而且監管的逐步到位,夾縫金融是會被逐步抹平的,產生於夾縫金融中的機構,一部分會在夾縫期間不斷髮展壯大,最後被收編成為正規金融機構,一部分則隨著夾縫越來越小,逐步的消失了。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所謂互聯網金融對金融機構產生衝擊也好還是革金融的命也好,其實是個偽命題,因為最後,他自己也會成為金融機構,更多的競爭其實回到最後還是不同理念的金融機構之間的內部競爭。

回到阿里小貸的規模角度來看,我自己提出過幾點看法,雖然淘寶號稱交易額1.2萬億,但是事實上這個規模下衍生的貸款機會是有限的,一方面是特定的貿易流通行業本身就是貸款需求不旺盛的行業,靠周轉率來實現盈利的行業,大交易額背後其實是零散的,週期線的小額借貸,這個規模很難起來,另外一方面則來自於這個行業其實也存在較大的風險特徵,而且同質化競爭之後大品牌效應越來越嚴重,個人為特徵的小商家,獲得免費流量的可能性越來越低,資源則日益往小部分大商家集中,最終的結果是小商家死亡率越來越高,現在的淘寶雖然還是c2c,但是事實上其實是已經小型B2C的概念了,而這種情況下,形成的金融特徵是大的B,阿里金融給予的貸款可能就不能滿足,而小的B,阿里金融的量化放貸的可能性則大大降低,風險評估的難度其實是上升的。

就從貸款角度來看,其實金融機構比拚的是一點,誰有更低的資金來源,因為只有更低的資金來源,才能解決風險業務過程中的容忍度,而顯然阿里在這個層面上是沒有競爭優勢的,缺乏在有效的低資金來源的通道下,只能抬高資金收益,才能對抗風險,而事實上高收益的資金所帶來的必然是高風險特徵。這點上,雖然阿里號稱有很好的風控模型,我認為可以在特定的規模內實現,但是必然無法維持這個規模特徵的。大數據回到最後只是概率降低違約率而已,很難說實質降低違約率。

而金融這個東西,是條不歸路,一旦規模做大,在做收縮,難度是很大的,顯然阿里金融自己也明白這點。否則不會做了五六年的阿里金融,到現在的餘額也就只做到25億左右的規模了。在淘寶就已經1.2萬億的市場裡,你要發放超過幾百億的貸款餘額理論上不是什麼難事。但是事實上,阿里金融並沒有做到,所以可能的結果只有兩個,第一找不到那麼多的客戶要貸款,第二可能就是不敢給太多的客戶放款。至於有人說,阿里可能沒那麼多的錢可以發放貸款。這個結論我直接屏蔽了,因為阿里不缺錢。回到最後,如果是第一個情況的話,那就說明阿里原有體系的實質性客戶需求非常有限,如果是第二個問題的話,那麼說明阿里的風控措施很嚴格,符合阿里風控的客戶太少。所以,無論是哪個原因,阿里小貸的難題是短期內無法解決的。從今年阿里的一些公關文章裡,可以看出,阿里小貸,可能會日益在阿里的體系裡被弱化,是否也可以驗證這個難題的確很難呢?

至於今年媒體在說的阿里擔保,目前主要反映在虛擬支付上,虛擬信用卡支付很有意思,我開始還不太能理解虛擬信用卡的意義,現在大概明白了,虛擬信用卡其實挺符合我年前給阿里出的建議的,我當時給阿里的建議是分享自身的風控模型給金融使用,但是必然會在前期金融機構不認同阿里的風控模型,那怎麼辦呢?自己先擔保唄。阿里金融從自己的數據模型裡面給銀行提供客戶數據,並給與授信額度,確保這些客戶能在阿里的體系內進行賒銷購物,而賒銷的資金則由銀行支付。本質其實是阿里為用戶進行了信用卡額度擔保,一旦用戶信用卡到期之後無法歸還款項,阿里來進行墊付。阿里的虛擬支付的收益來自於銀行的信用卡業務的分成,因此他的盈利模式其實是在信用卡收益分成和信用卡違約率之間進行比較。核心的核心其實還是阿里的風控模型能否確保信用卡的違約率呢?這點上其實是所有的擔保的核心,擔保某個意義上講就是在擔保收益和擔保風控之間踩鋼絲的行為。有興趣的可以看下我之前寫的《也談擔保》。

而從虛擬支付的業務類型而言,虛擬支付無論從業態還是從風控角度來看,我個人認為都是比阿里小貸更有意義,在阿里的體系裡,有特定支付用途和結算的金融工具,比本身給予資金其實是更實際的金融產品,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違約率也會隨著期限的縮短和用途的約定,都會大大的降低,因此,我對阿里的虛擬支付業務,還是持正面態度,至少比阿里小貸要更為靠譜。最終確切的結果,我們現在很難預料,但是從信用卡相關的發展邏輯來看,我個人感覺虛擬支付在阿里體系內的境地可能也會比較尷尬。

純粹的信用卡其實是走的大數法則的路徑,在一定的基礎性條件之後,然後不斷的做到足夠多的量,然後用概率進行分攤和控制,招行做到了2000萬張之後,才開始進行盈利,相比之下,阿里的虛擬支付由於前期基礎性的數據還是有的,違約率上應該更好控制點,但是難題還是在符合阿里風控模型之後,還能獲得滿足的客戶到底有多少?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阿里的支付已經支持了銀行的信用卡支付,大量的客戶其實已經是可以進行虛擬支付了,而沒信用卡的客戶才可能會選擇虛擬支付,但是這個部分的群體符合阿里的風控模型的人會有多少?而這部分客戶群體到最後是否也會被信用卡給替代?畢竟信用卡的使用範圍要遠大於阿里的體系內使用的虛擬支付。當然,需求會存在,只是當需求量一直無法快速做大的情況下,跟風險的比例關係就很難得到對應,那麼阿里的虛擬支付就注定無法盈利,即使盈利了,也可能最終只會淪落為阿里原有體系內的附屬品存在。很難有獨立的價值。

當然也有人說,可以通過兩個方式來加大這個虛擬支付的功能,第一個是不向銀行獲得資金,自己墊付資金來獲得相對更高的收益。對於這個提法,我基本上就否定了,因為阿里的自有資金的成本肯定是高於銀行資金的成本的,用自有資金操作基本上是必虧的格局。第二個是通過技術手段屏蔽銀行信用卡的支付結算,對於這個論斷,個人論斷應該是說尋求一個平衡點吧,阿里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停掉信用卡的支付功能,對於用戶而言,是否能接受這種方式,反過來對原有體系傷害會否足夠大?很難說吧,看管理層的運營能力。

至於虛擬支付到底會否對銀行產生衝擊的觀點,我認為虛擬支付對銀行的衝擊其實是要高於小貸對銀行的衝擊的,尤其在銀行的信用卡大戰的過程中,阿里的虛擬支付必然還是有所衝擊的,但是衝擊的力度有多大,取決於阿里的虛擬支付到底有多少的量,這個是第一,第二個就是阿里的虛擬支付的最終資金來自於哪裡?如果還是來自於銀行,阿里承擔了風險,收益又跟銀行分成,本質上是拿自己的風險換取了這個份額,這個衝擊到最後即使量做的再大,最後也應該確切的說是銀行的收益可能更高,銀行在這裡面賺取的其實是無風險的資金差的收益。阿里可能更為被動吧,當然阿里成為銀行後或許可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在阿里的以上兩個金融產品中,我自己個人的感覺其實都不會成為阿里金融的核心點,因為隨著對金融的瞭解的日益深入,阿里應該會逐步明白金融的風險屬性,而對抗金融風險屬性最佳的辦法其實是增加自身的流動性,最好的流動性是什麼呢?其實,就國內而言,就是拿到銀行牌照,進行吸儲,只有如此,才能形成不斷流轉的資金池,來對抗各種流動性風險。除此之外,風控措施在嚴格的公司,缺乏流動性的支持,也很難會有大的發展。而且最終的格局不會太好。這個已經是很委婉的說法了。

作為一家獨立的金融公司,我相信彭蕾會理解和認識到這點,然後會不斷的降低自身體系內帶風險特徵的金融業務的。總的來說,格局是逐步降低小貸和信用擔保的規模,維持一定的比例就可以了,這個比例一方面可以適當提高估值,另外一方面,畢竟解決了體系內的部分商家的難題,也是有實際的意義的,但是,規模必然不可能做的太大。當然通過阿里的包裝造勢等能力,不斷的進行不帶回購的資產證券化,或許是一條路,可以讓風險不斷的傳遞出去,但是這條路的核心其實是你必然要證明你的資產包是低風險的,這個總的來說,對阿里來說難度很大。至於信用擔保,我個人感覺也是短期的權宜之計,最終阿里其實還是要分享自身的風控體系出去,擔保也只是短期的行為,長期來看,必然要不斷的去掉擔保,如果一直依賴於擔保才能讓自身的風控體系被認可,第一規模也做不大,第二實際意義也有限,總體而言,擔保在整個金融業態裡也只是出於一個過渡性階段的金融機構,全球範圍來看,擔保業日漸處於消失狀態,尤其是信用擔保領域。特定的領域的支付擔保會有,但是受限很多,感覺阿里體系內的虛擬支付擔保可以存在,但是離開虛擬支付的擔保,成功難度會很大。所以,以上兩個金融產品,在彭蕾的大格局裡必然是不斷下降的,他的思路確切的說,應該是不斷的優化和完善自身的數據化的信貸風控體系,然後分享給金融機構,以此獲得無風險的服務性業務收入。

至於後面兩個金融服務產品,其實是比較有意思的,從理念上,我個人認為後面兩個應該是阿里金融的很有意思的金融點,符合金融服務範疇,如果能做好,應該是阿里金融長期持續的核心競爭力的主要的點,但是難度可能也比較大。

支付寶金融,更多是一種結算的概念,對於支付寶的結算,我有個大的邏輯性前提觀點?就是我一直認為結算層面而言,支付寶等支付牌照會最終越來越不值錢,一方面是支付企業自己之間的競爭加劇,第二個層面其實是各個金融機構在支付領域內的大舉動作有所關係的。事實上,支付寶等企業的發起很大程度上是來自於銀行對支付層面的反映不夠迅速,人性化不夠所帶來的一個階段性特徵,隨著銀行日益注重客戶體驗,也隨著對支付工具加大投入,使得支付領域內的許多互聯網優勢不斷會被壓縮,因為確切的說,互聯網企業不斷進入金融,但是反過來,金融機構也在不斷的利用互聯網進行自我革新。現在銀聯的超級轉賬,民生、中信的手機支付,確切的說已經實現了支付寶的絕大部分的功能,而且速度更快,跟現實結合的更加緊密,從這個角度來看,支付寶撇開淘寶的擔保交易的功能屬性外,其他的優勢都會逐步被金融機構的進行蠶食,所以我對支付寶所認為的對金融機構造成極大衝擊的說法,是不認同的。支付寶會形成一部分的基礎性市場,但是很難有大的作為。當然這點基礎性市場,對於互聯網企業而言,已經足夠可觀了。

至於在線零售產品,相對而言,保險產品的在線銷售,應該具備很大的成功可能性。阿里手握足夠多的客戶群體,而由於保險產品的相對標準化,更具備商品特性,而且不帶有金融商品的風險屬性,所以保險產品即使在線下銷售也可以採取鋪天蓋地的傳銷模式進行營銷,不需要銷售人員對產品進行過多的描述和風險分析,因此,專業性相對並不重要,而這種產品特性就使得線上銷售的成功概率會更高。核心其實在於保險公司後台相對於其他保險公司而言的產品設計和研發的能力。
但是金融產品的在線銷售就具備一定的難度了,因為金融產品的產品描述以及後續管理難度都很大,首先合法性可能就是個難題,大量的金融產品是不允許櫃面銷售,也不允許對非特定群體進行公開宣傳的,其次如何在線進行金融產品的風險評價難度也很大,淘寶理論上是可以接受任何產品的在線銷售,但是如何有效的規避各個層面的法律問題和善後問題都是需要巨大的成本,例如銀行銷售產品之後引發的群體性圍攻的事件,等等一直是銀行的難題。

而事實上,我們一直在想為什麼銀行會成為銷售的主要渠道,其實很大程度上其實是因為銀行銷售產品有產品增信的功能,客戶首先是對銀行有個基本的信任度,才會有產品銷售的相對容易,但是而淘寶網如果不做選擇的任何產品都可以進入銷售,那麼就必然對產品的增信作用有限,因此無法形成較大規模的成交量,如果對產品進行風險評價,那麼意味著淘寶網又缺乏專業性,兩者之間其實是個悖論。當然,這並不是說這條路不能走,我只是覺得淘寶的在線運營金融產品銷售,在保險產品領域具備成功的基礎和可能性,在其他金融產品銷售上,肯定也是可以形成一定的銷售,但是感覺很難成為一個獨立的金融的銷售市場,尤其,現在的市場上,好的金融產品的銷售,其實是不愁的,不好的金融產品,你淘寶銷售的越多,負面的效應也是越強的,純粹作為一個商品市場,淘寶可以,但是作為一個專業性金融商品市場,用商品市場的思維去做,難度較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0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