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高原采礦隱憂

2013-04-22  NCW
 
 

 

資源緊缺,中國在中高山、高原地區采礦無可厚非,但需要謹慎面對地質和環境風險◎ 本刊記者 劉虹橋 文2013年3月29日6時許,青藏高原甲瑪礦區內的普朗溝澤日山東坡發生山體滑坡災害,造成66人死亡、17人失蹤。災發時,83名礦區工作人員正處睡夢。

4月5日,國土資源部專家組認定,這是一起在地形陡峻、岩石破碎、冰雪凍融強烈等因素綜合作用下形成的特大型“滑坡-碎屑流”地質災害。

災害之烈可想而知。據專家組公佈的結果,災害中,約30萬立方米碎石土體失穩形成滑坡,帶動下游溝道鬆散堆積物形成長約2公里的碎屑流。溝口段堆積體長約600米、寬70米 -180米、厚15米-25米,總塌方量約200萬立方米。

這不是發生在中高山、高原采礦區 內的第一起地質災難。

根據中國地質調查局2002年至2006 年進行的全國礦山地質環境初步調查,位於藏東、川西、滇黔等地的中高山及青藏高原采礦區,是地質災害發生最頻繁、造成傷亡人數最多的數個地區。

1949年以來,上述地區共發生礦山地質災害1395起,共造成1907人死亡。

死亡人數占全國因礦山地質災害死亡人數的四成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礦山地質災害頻發地區恰位於中國地質活動最為活躍、生態環境最為脆弱的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及橫斷山區。

多位地質學家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表示,學界對中國中高山和高原地區的地質災害活動規律還沒有較充分認識,在這些地區采礦風險較高。高原、高山采礦存在技術條件、管理水平、災害監測水平不足的現實困境。

更有學者指出,采礦活動為這些地區帶來的地質災害和生態環境影響,也未得到應有重視。

誘惑與風險

盡管存在著比低山、平原區更高的地質風險,但不能否認,中高山、高原地區同時是各種礦藏的富集地。顯然,在資源短缺的當下,完全不利用這些礦藏,並不現實。

上述礦山地質災害多發的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及橫斷山區,恰好位於全球主要的三大成礦帶上。

在藏東、川西、滇西北、滇西南和岡底斯- 雅江地區,分佈著許多有色金屬和多金屬礦。在藏北羌塘地區,還儲 存著豐富的油氣資源。

在雲貴高原,已探明多種有色金屬資源,其中鉛、鋅探明儲量超過全國總儲量兩成,汞的探明儲量達到全國近八成。在橫斷山區亦勘探到較豐富的煤、鐵和有色金屬礦資源。

根據成礦規律,礦藏富集區往往處於斷裂帶上。顯然,在這些地區采礦,必然會面對較大的自然地質災害風險。

一個例證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沿龍門山地震帶分佈的多個磷礦,就遭到嚴重破壞。

四川省地礦局區域地質調查隊總工程師範曉指出,青藏高原和藏南、藏東南、川西等地,原本就是國家自然地質災害頻率最高地區,地形地貌、地層岩性、地質構造、氣候特徵和地震活動等因素為地質災害的發生創造了條件。

範曉指出,在這些地區進行采礦活動,尤其是爆破活動和邊坡開挖,會進一步破壞山體穩定,改變山體的受力狀況,極易誘發滑坡、塌方等礦山地質災害。采礦活動產生的大量廢土、廢渣也會形成不穩定的堆積體,在暴雨、冰雪消融作用下,極易引發滑坡和泥石流。

澳大利亞環境政策顧問加布里埃爾?

拉菲特(Gabriel Lafitte) ,早在35年前就開始研究中國西部地區的采礦業。他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青藏高原及其周邊的地形過渡帶進行礦業活動充滿危險。

拉菲特指出,青藏高原仍在不斷攀升,這一年輕的地質構造帶很不穩定。

這意味著,青藏高原上存在許多鬆散的、未板結的岩層,在板塊構造的壓力作用下,這些岩層仍在抬升,壓力往往會以地震形式突然釋放。與此同時,新的斷裂帶在不斷形成,成為地質災害風險和不穩定因素的來源。

他解釋了青藏高原上高海拔地區冰雪消融季節滑坡、崩塌災害頻發的原因。

裸露的岩石在自然的強大的侵蝕作用下不斷風化,形成破碎體。在全球氣候變化的作用下,冰蓋消失或快速融化,原本位於陡峭山坡上的岩層在暴風雪、強烈大風和極端天氣下,暴露在風化作用下。此外,顯著的季節變化更加劇了岩石的破碎。災難頻發應當說,中國官方對於中高山地區、高原采礦的態度是謹慎的。直到二三十年前,在山地勘探、采礦技術限制等諸多限制獲得突破後,中國才開始在雲貴高原、橫斷山區和青藏高原腹地等處,進行規模化、機械化的現代礦業活動。

在西部大開發的進程中,青藏高原和西南三江並流多金屬成礦區的礦產勘探、采礦活動日益增多。

公開資料顯示,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念青唐古拉山地區,目前分佈有銅、鉛、鋅、銀多金屬礦床、礦點共40余處。

這些金屬礦產主要沿念青唐古拉山地區的主幹斷裂帶及其兩側分佈,其中超大型、大型礦山六個,其餘為中小型礦山。

該地區總探礦面積已超過700平方公里,實際采礦面積超過25平方公里。

亞貴拉、尤卡朗、扎雪、拉屋、龍瑪拉等主要大型礦山,近年均已得到開發。

類似的較大規模采礦情形,同樣出現在雲貴高原和橫斷山區。

盡管高原采礦做了不少風險預防措施,但在最近數十年間,上述地區還是發生了為數不少的礦山地質災難。

在短暫的開發時間內,青藏高原地區有限的礦區已報告39起礦山地質災害,造成六人死亡。

其中,2005年9月20日,由於地下采空、地面及邊坡開挖影響山體斜坡穩定,馬查拉煤礦坑道發生崩塌,造成三人死亡。研究者在馬查拉煤礦還發現多條地裂縫,對草場造成嚴重破壞。

在羅布莎鉻鐵礦、朗縣鉻鐵礦、林周鐵礦等礦區,近年已多次出現因礦山開采形成的地面塌陷。這些地面塌陷多為冒落式塌陷,並伴隨塌陷地震。由於其突發性,難以避免造成較大的人員傷 亡和財產損失。

在藏東、川西、雲貴高原的采礦區,近年統計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災害分別達到403例、643例和775例,因礦山地質災害死亡人數總共達到1901人。

環境隱患

人為采礦活動還帶來不少環境問題和地質隱患。

西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在2005年公佈的《西藏自治區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與評估》披露,在西藏自治區範圍內,礦山企業佔用、改變破壞土地數總量接近1萬公頃。

根據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張旺生教授等人的實地勘查,念青唐古拉山地區各主要礦山的生態破壞率達到40%以上。

他撰寫的論文指出,念青唐古拉山地區由於采礦及礦山建設,人類不斷改造天然斜坡和地表土壤環境,形成諸多人工斜坡和地表環境破壞。采礦產生的廢石堆和礦工生活區用地,也對地表植被、水源等造成破壞。

緊鄰日喀則市的謝通門礦區,銅、金、銀多金屬礦恰好分佈在印度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地帶的狹長縫合帶上。活躍的板塊運動,使該礦區籠罩在地震風險之下。

研究者對於謝通門礦區開采的一個環境擔憂是,謝通門礦區靠近藏東南地區的多條主要河流,在河水自然重金屬負荷很高的情況下,謝通門地區的銅礦和金礦開采,將使包括雅魯藏布江在內的河流砷負荷變得更加糟糕。

研究者還擔憂,這些地處中國主要江河上游地帶的水汙染,未來還可能通過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向黃河擴散。一些報道還透露,在西藏某礦區,因開礦導致的泉水枯竭、飲用水汙染和動植物被破壞問題,已引起當地居民不滿。廢礦渣中高含量的鉛、鉬等重金屬,也對下游的吉曲河和拉薩河沿岸居民的用水安全造成威脅。

相比現有環境問題,學者們更擔心采礦活動造成的環境、地質隱患。

根據河南省地質調查院李昆仲等人2007年對西藏采礦區的研究,絕大多數尾礦庫依溝谷地形築壩而建,或沿溝穀河道邊砌壩而成。這些尾礦庫往往超期服役、庫高超出設計庫容或壩體承受過大壓力。

在弄馬布果錫礦、甲瑪銅多金屬礦和知不拉銅礦,尾礦壩普遍存在隱患。

一些熟悉西藏謝通門地區的研究者指出,謝通門礦區每開采100噸岩石,至少75噸被廢棄。

這些廢礦石堆砌在極其陡峭的山區地帶,它們和尾礦壩一旦發生泄露和坍塌,後果將是災難性的。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馬東濤也表達了對高原礦山的廢石場和尾礦庫安全問題的擔憂。以甲瑪礦區為例,根據公開資料,該礦每日處理含礦岩石約6000噸,其中只有1% 富含礦藏的岩石最終進入粉碎、提煉環節,剩餘99% 的岩石都永久性地堆砌在廢石堆中。

“現在的采礦企業和政府都對礦山的安全生產環節很重視,但對廢石、廢渣礦的處理容易疏忽。攔截和排水工程是基本的安全規範,如果做得不好,很容易造成岩屑崩塌或廢棄物崩塌。 ”馬東濤說。

在尼木縣銅礦區,泥石流災害一度侵襲礦區。

尼木縣銅礦區泥石流溝右岸已新開坑口和露天采場,隨著開采時間的推移和開采規模的擴大,廢石堆放量逐漸增大,為新的泥石流形成提供物質來源。學者指出,一旦遭遇暴雨及強降雨,將有可能爆發新的泥石流,對礦山、下游村莊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

上述張旺生等學者的論文則顯示,在念青唐古拉山地區部分礦區中,一些地質隱患已成為現實:該地區的探礦和采礦區域內,近年已出現多起山體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縫、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亡羊補牢

多位地質學者認為,中高山和高原地區采礦帶來的地質災難和環境問題,為中國未來在這些地區采礦敲響警鐘。

為什麼會有這些災難和隱患?橫斷 山研究會會長楊勇告訴財新記者,中國目前還沒有完全摸清青藏高原和橫斷山區的地質災害活動規律,對礦山地質災害的認識也較為有限。

楊勇的結論並不武斷。一個可供參考的事實是,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高級工程師何芳等人在2012年發表的論文中透露,中國目前尚未進行全面詳細的礦山地質災害災情調查。

該論文指出,中國曾在2002年至2005年進行全國礦山地質環境摸底調查,但該調查存在“數據準確性不高” “潛在的地質災害隱患點不清”等問題。此次調查主要依靠各礦區填表報告地質隱患點的方式獲取信息,而各礦區其實對隱患點並不清楚。

何芳等學者認為,依據現有地質災害摸查情況,難以對潛在災情進行綜合分析、評價和預報。同時,礦山地質災害的研究尚未納入國家防災減災體系,研究資料有限,企業普遍存在“重利益,輕防範”現象。

楊勇認為,部分礦產企業在青藏高原和橫斷山區進行礦產開發時,延續傳 統的資源開發思維和觀念,也會導致地質和環境災難。

“傳統開礦方式在高原上有可能產生許多難以預料的後果。 ”楊勇認為,近年來,在橫斷山區進行的采礦、道路建設、水電開發等人類工程建設項目中,已有數個項目遭遇特大型泥石流災害。

在對藏東地區的某大型礦區進行地質災害研究後,有研究者不無悲觀地對財新記者指出,在如此複雜而活躍的地質構造區域進行削山式采礦活動,發生大規模礦山地質災難只是“時間問題” 。

範曉指出,雖然人類的礦山活動一定會對地質環境有影響,但具體會產生多大影響、會否引發大型地質災害,需要依據具體情況進行評估。而規避大型礦山地質災害的基本原則,就是避開自然地質災害易發區、多發區。

馬東濤強調,在青藏高原等地質災害易發區內進行礦業開采,必須依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要求,進行全面、詳細的地質災害風險性評估,熟悉區域內地質條件,並針對地質災害隱患採取可靠的防護措施。

這些防護措施既包括廢石、尾礦壩 的攔截和排水工程,也包括在采礦區域內劃分安全區和危險區,生產、生活區必須分佈在安全區內。

此外,要對可能存在的地質災害隱患進行實時監控,在冰雪消融和雨季做好危險邊坡監測。一旦出現邊坡裂縫,就要及時發佈預報,緊急撤離生產、生活區的工作人員。

多位學者強調,進行礦業開發並不意味著一定會發生礦山地質災害,但高原采礦一定要慎之又慎,切忌急功近利。

科學開采,合理布局,至為重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8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