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我們欣羨大陸型國家有大成本、大市場優勢時,你可能沒想到,小,也會是台灣讓中國瘋狂的最佳優勢。先看,台灣目前讓中國著迷的產品,都有什麼特質。 小清新,更引人入勝! 一張票價逾五千元,照樣場場爆滿 中國的小清新文青市場,現在幾乎都是台灣人占據。 「小清新」的說法,最早源自音樂流派Indie Pop(獨立流行樂),起源自一九八○年代的英國,以旋律優美清爽為特點;後變成一種文化現象,指的是追求清新風格生活方式的態度。 走過一九七○年代經濟起飛的台灣,早過了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需求層次理論」最低層的生理需要,進化到自我實現,追求起生活品質。學學文創副董事長詹偉雄直言,「台灣已從製造業經濟,轉型到創意經濟。」 創意經濟最大的體現,就是在生活中,而台灣比大陸早走了二十年。像是散在城市各角落,如台北市永康街的咖啡館、台南後壁無米樂社區等,是許多中國背包客來台朝聖的秘密景點。 台灣追求小清新生活風格,恰好也滿足了中國正大量崛起的白領,一方面療癒過大的競爭感,另一方面,在過多訊息中得到一種安慰與安靜的生活感。 四月十二日,週五晚上,當大家為《我是歌手》瘋狂時,在距離長沙比賽現場一千公里遠的北京工人體育館,擠進五千人,是《我是歌手》五百人觀眾的十倍,花了人民幣一千零八十元(約合新台幣五千一百元)買下最貴門票,為的是觀看同樣出自歌唱選秀節目《超級星光大道》的首屆冠軍得主林宥嘉「神遊」巡迴演唱會最終場。 華語流行歌風靡大陸年輕人,其中文青風更開出另一條路。「蘇打綠幾乎每星期都有大陸商演邀約,連民謠歌手林生祥在中國都有固定粉絲,每次去都是售票演出,起跳人數三千到一萬之間,」台灣藝術大學通識中心「文創概論」講師陳明輝觀察。 擅長描繪生活小清新調性的歌手,在彼岸切出了利基市場,「幾乎場場爆滿,」華研國際音樂大中華區總裁何燕玲說。 夠特別,就可能勝出!聽嘸布袋戲,一年內就有十萬粉絲 大陸市場太大,就算只有一%的人喜歡「小眾」產品,也形同就是一千萬人的市場需求。 只要夠特別,在一個項目中做到最強項,台灣就可能勝出。 發跡於雲林虎尾田中間的台灣原創霹靂布袋戲,在中國還沒有實體店,但是僅透過視頻網站一天兩集「翻牆收看」、淘寶網上的虛擬商店和官方網站的大陸館,不到一年內已累積中國十萬粉絲。 為什麼聽不懂閩南語的中國也瘋台味?「配上字幕就沒有語言隔閡,」霹靂國際董事長黃強華說。更重要的是,透過各地動漫節邀請,也讓中國人看見台灣製作戲偶的精密與巧思,連帶著在北京、杭州、成都等八個城市都有霹靂死忠的cosplay(角色扮演)團體成立。 就算做肥皂,做到精,也會有市場。 鏡頭轉到上海徐匯區天等路,以販售家居產品為主的多樣屋上海總部,也是五百家直營、加盟店中,首間兩百坪大的旗艦店。走進店內,最引人注目的是,原汁原味MIT(台灣製造)的阿原肥皂。 平均每塊皂人民幣一百一十八元起跳,是台灣售價四到五倍;在阿原肥皂年營業額新台幣六億元中,大陸僅銷售肥皂,就占了營收的七%,約新台幣四千二百萬元。大陸人買一塊高價手工皂的背後,其實也間接證明接受了台灣原創的美學。因此也讓多樣屋在今年輸入了阿原製造牙膏、牙刷等產品。 市場小,琢磨越細緻!《我是歌手》傳唱曲,一半來自台灣 台灣雖然小,但是小市場的好處是,大家可以在這塊小土地上,精緻的試驗與琢磨,犯錯的成本低。一旦試驗成功,進入中國市場,得到的回收就會高得驚人。 如台灣的音樂,這次《我是歌手》為期三個月共傳唱上百首的歌曲,一半來自台灣創作。比賽中,從張惠妹的《剪愛》,到紀曉君的《流浪記》,頓時成為中國人琅琅上口的流行。 何燕玲分析,中國市場很大,只要敲中一首Hit Song(被唱紅的歌),從唱片到商演,可整整紅十年。以出道逾二十年的張信哲為例,這些年已很少出片,但一首紅遍大陸大街小巷的《過火》,讓他每開演唱會,少則五千人,動輒上萬人,場場爆滿;而每次商演唱兩首歌,就是人民幣六十萬元起跳,屬中國一線歌手價碼。 現在,越來越多人看到此契機,並且已經把創新,輸出到中國。 製作《康熙來了》風靡兩岸的金星娛樂總經理詹仁雄,原本只是以四百萬元製作費拍攝的微戲劇《pm10-am3》,在北京樂視網播映,但二十集就創下十七億次總點擊率,也是樂視網播映戲劇之最。 想突圍,得做到極致!踩在敵人肩膀上,走好自己的路 好成績,吸引買版權的樂視網,反過來出資新台幣一億元製作經費拍攝一百集。這是台灣戲劇製作經費的兩倍,「而且以目前電視台與製作公司簽約多以二十集數為基準,一百集長約是不可能的事,」一位製作公司製作人表示。 我們問詹仁雄當初為何想要去試驗做微戲劇,他說,要突圍,就只能創新。 他還說:「跑在前頭,做到極致,就不會被低成本追著跑。」 我們可以自怨自艾,也可以把心思放在,如何做到品質第一。中國這個市場其實也在改變,「版權意識也在彼岸抬頭,台灣是可以參與戰局的。」他說,台灣優勢在於用極低成本(人力、物力),就可在二千三百萬實驗場中磨出自己的formate(模式)。現在各國視大陸是最好買家,台灣當然也可以參與戰局。 做好自己,聽起來簡單,但是,面對龐大市場確實容易讓人失去分寸。 香港殷鑑就在不遠。以香港電影為例,早在二○○七年,港人與中國合拍電影成了主流,純港片沒落是電影人普遍承認的事實。二○○四年港中合拍片占香港電影票房比率僅一二%,二○○八年達到創紀錄的七成,直到去年此比率仍持續上升。 「不少香港新導演羨慕台灣仍保有自由創作空間,現在香港片拍片方向多得取決於中國片商,」電影導演楊雅喆解釋,進中國想賺錢,就要配合對方市場的遊戲規則,但一味配合市場,還未站穩的情況下,恐將淪為代工,或者失去原創本意。 萬馬奔騰,固然震撼;涓滴成河,卻還可穿石。而踩在敵人肩膀上,走好自己的路,或許是條挑戰的旅程,但唯有不慌亂,珍惜自己的位置,台灣才有可能回應文化部長龍應台口中:「三十年後,台灣(的)創意呢?」的疑問。 【延伸閱讀】大陸瘋台味,貴5倍也甘願 飲食: 手搖杯飲料 背後團隊:CoCo都可 大陸風靡情況:中國外帶茶飲第一名牌,目前共有900多家 風靡理由:乾淨衛生、口味多元 雞排 背後團隊:士林豪大大雞排 大陸風靡情況:上海市中心街頭,4小時賣出千片 風靡理由:用油安全、口感佳 牛軋糖 背後團隊:糖村 大陸風靡情況:無實體店、無代理,售價350元包裝,在淘寶以600元賣出 風靡理由:口感細膩 台灣茶 背後團隊:王德傳等台灣茶葉品牌 大陸風靡情況:台灣茶外銷第一名國家,去年透過小三通出口達5,000公噸 風靡理由:台灣半發酵茶技術,頗具特色 Green & Safe 有機餐廳 背後團隊:永豐餘生技 大陸風靡情況:去年底在上海開第1家,預計今年將開到6家 風靡理由:有機概念 娛樂: 偶像劇《我可能不會愛你》 背後團隊:八大、友松製作 大陸風靡情況:去年中湖南衛視買下該劇版權,第1集就站上同時段戲劇收視冠 風靡理由:清新且寫實的對白 綜藝節目《康熙來了》 背後團隊:中天、金星娛樂 大陸風靡情況:中國視頻網站播放次數逾4千萬次,預計全年上看6億次,為綜藝類別榜首 風靡理由:犀利主持風格,談種種中國禁忌話題 微戲劇《pm10-am3》 背後團隊:金星娛樂 大陸風靡情況:北京樂視網播映,20集就創下17億次點擊率,是樂視網播映戲劇之 風靡理由:以野模、富二代題材投射台北、上海和北京同樣上演的故事 《霹靂布袋戲》 背後團隊:霹靂國際 大陸風靡情況:無實體店,但大陸會員已有10萬名,且8個城市,都有霹靂cosplay粉絲團 風靡理由:台灣意象、戲偶製作精美 時尚: 女鞋 背後團隊:達芙妮 大陸風靡情況:中國女鞋前3大品牌,目前有近6,000個據點 風靡理由:平價奢華風、款式多 日用: 肥皂、牙膏等 背後團隊:阿原肥皂 大陸風靡情況:1塊肥皂賣人民幣118元,是台灣4到5倍 風靡理由:天然植物等萃取 整理:黃亞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