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歐洲正面臨最嚴峻的經濟局面 徳拉吉成唯一的救贖者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889

歐元區12月的CPI數據進入負值正式宣布了通縮的到來。但是通縮對於經濟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麽?為什麽經濟學家和投資者都對通縮聞之色變?

通縮如果用最簡單易懂的詞描述的話就是價格走低。對於日常生活而言,任何東西價格更加便宜顯然不會是一件壞事,但是對於整個經濟來說,情況就大不相同。

事實上,價格走低存在兩種可能性。舉個簡單的例子,農民種地所帶來的糧食產出翻倍的話,價格自然會走低。但是只要有足夠的購買力,那麽無論是農民還是消費者都不會吃虧。但是如果是農民的產出不變,但是實際購買需求減少一半的話,農民只能選擇降價出售,那對於他們來說就不那麽美妙了。

可惜的是,後者的情況就是目前歐元區的寫照。整體的需求都十分疲軟,而油價的低迷則加劇了CPI的下行。更為複雜的狀況則是油價下跌部分因素也是由於需求萎靡不振所導致的。

針對歐元區這種需求型主導的通縮,Capital Economics認為以下幾點將導致歐元區面臨巨大挑戰:

首先是由於通縮所帶來的債務成本增長。整體物價/價格走低將導致名義收入減少,包括工資、企業營收和政府稅收都會受到影響。但是與此同時,債務構成和壓力並不會出現任何變化。

想象一下,假設一家商店的貨物都大幅減價,同時這家商店還面臨著貸款成本。那麽物價走低意味著他們的收入將會減少,由此帶來的(政府)稅收也會下降。商家不可能給員工加工資,購買力由此進一步減弱,最終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其次,通縮情況下,資產價格也會出現同步走低。日本就是最好的例子。物價、樓市、股市都出現了同步的大跌。公司被迫使用現金流應對現有債務,而無力去投資或者雇傭更多的員工。這些都會使得經濟無法增長。

此外,通縮背景下,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會基於價格將進一步走低的預期而選擇減少開支。這使得通縮程度進一步惡化。

根據歐元區的財政要求/規定,成員國財政赤字不能超過本國GDP3%。這也就意味著即便處於通縮的情況,大多數國家不僅不能開足馬力制造通脹,反而會進一步的限制支出,結果自然是火上澆油。德國目前財政平衡並且有空間擴大刺激,但是他們根本沒有這樣的考慮。

從這個角度來看,凱恩斯主義在歐元區早就是一個空殼。歐洲央行行動明顯的滯後性也讓現代貨幣主義無法在歐元區找到市場。

歐洲央行不合時宜的在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之前采取加息,而在美聯儲和英國央行QE數年之後才開始考慮大規模的寬松。這不禁讓人懷疑這一次徳拉吉能否力挽狂瀾。不過歐洲央行現在也是歐元區唯一的“救星”。如果歐版QE都無法取得效果的話,很難想象還有什麽“新武器”能讓他們不步日本的後塵。

如今的關鍵在於,通縮持續的時間究竟會有多長。六個月之前,歐元區會進入通縮並不是主流觀點,市場也很少有人意識到日本會在通縮泥潭里徘徊幾十年。如今歐元區老齡化這樣的一個趨勢本身可能就會帶來通縮壓力。

商業活動並不會因為短期的通縮而停止,大多數企業都是以年作為周期來統籌的。因此如果企業開始害怕或者意識到通縮會長久存在的時候,歐元區恐怕就會面臨巨大的挑戰。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6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