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電價的秘密

2013-03-18  NCW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複雜的電價體系,電改之後電價漲與跌,取決于監管水平及市場設計◎ 本刊記者 蒲俊 文中國的電價究竟高不高?市場化改革之後電價會漲還是降?這是經常被問到但又很難回答的問題。

中國電價體系極其複雜。電監會的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發電企業平均上網電價為0.38元 / 度,輸配電價國網為0.16元 / 度,南網為0.20元 / 度。最終平均售電價格是0.58元 / 度,其中居民生活用電是0.47元 / 度,最高的商業用電是0.81元/度, 非居民用電是0.74元 /度,非普工業用電是0.77元 / 度,大工業用電是0.61元 / 度,只有農業生產用電是0.43元 / 度、貧困縣農排用電是0.19元 / 度。

實際情況要比這些數字還要複雜。

中國對終端銷售電價實行目錄電價制度,根據用戶類型的不同,分為居民用電、工商業用電和大工業用電三大類,並在不同類別按電壓等組和地區規定了不同用電價格,各地各類用電價格均由國家發改委核准。但即使是目錄電價,各地電價也千差萬別。有的地方實現行了峰穀分時電價,有的地方只有平段電價,加上兩部制電價使得實際電價情況更加複雜,實際電費執行過程中又有衆多的權宜和自由裁量權。

原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曾幾次在能源局會上提起,他曾在山東一家應該 執行普通工業電價的炒茶廠詢問到其實際電價為0.9元 /度,這讓他相當震驚。

2011年初,財新記者曾對全國多地的工商業電力用戶進行過調查。結果顯示,工商企業,特別是中小型商業企業,用電實際價格普遍高于國家發改委及地方發改委公佈的目錄電價,有的甚至在1.2元 / 度以上,這與每年統計公佈的平均銷售電價相差1倍。

北京市一家餐廳的電費單上甚至出現了廚房動力櫃電費和門頭霓虹燈兩項費用,而對應電價高達1.14元 / 度,比核准的工商業用電價格高出0.34元 / 度。

北京一家幼兒園按相關規定應採用居民用電價格(0.49元 / 度)繳納電費,但實際繳費時卻還是被單列出了動力電與照明電兩項,用電量由收費人員自由估算,最後繳費遠高于0.48元 /度。

類似不透明的差價基本留在了電網,而電網真實的資產收益則是一個謎。

實際電費執行過程中有如此衆多的權宜和自由裁量,與中國過去複雜的電價分類歷史有關,也與中國近年來為 提倡節能減排而推出的一些新舉措有關,但因監管不力和新的計費方式並無相應的硬件設施匹配,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都變成電網企業增加利潤的“加價三十六計” 。

比較國內外電價,最大差別是國外通常是工業用電價格低於居民用電價格。但是,在中國則是工商業用電價格最高,次之大工業用電,居民用電價格最低。

國外電價的制定邏輯更市場化,按電壓等級和用電量收費,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是用電大戶,高電壓等級的工業用電與低電壓等級的居民用電相比,輸配成本更低,因此可享受更低價格。

而形成國內這種電價局面的邏輯則 複雜許多 :壓低居民用電價格主要是出于社會穩定的考慮; 而大工業用電量大,輸送成本低,是供電企業較為重視的用戶,有些地方供電部門會違反相關規定給工業企業按照優惠電價計費。

在上網側,電價和各電廠的計劃發電量分別由發改委價格司和各地方經信委等人為制定。煤電矛盾突出,上網電價不能反映燃料成本的變化,煤電聯動並未有效執行,影響了發電企業生產積 極性。由於“成本+利潤”的定價模式,現實中不少電力工程又走上了拼命調概預算,以提高工程造價,獲批高電價的老路。這增加了預測中國繼續推進電力體制改革後電價走向的難度,這取決于改革是否能真正引入競爭,以及競爭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接受財新記者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從國外經驗來看,在銷售電價側,如果電力改革進行得徹底,電價應該存在下降空間。電力市場化改革從英國髮端,20年來逐漸在全球各國和地區推廣,根本的目的在於提高效率,降低用電成本。從具體的效果來看,市場的設計非常重要。英國在兩次電力改革後,工業與居民用電價格均較改革前呈下降趨勢,網絡運營可控成本逐年下降,終端電價水平的增長率低於同期物價指數上漲幅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8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