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What we are reading:切身利害

1 : GS(14)@2018-03-19 04:28:05

說一個人有skin in the game,狹義是指他在一賭局有下注,而非只是旁觀者。Taleb的新書《Skin in the Game:Hidden Asymmetries in Daily Life》從這概念出發,天南地北無所不談,且不缺其串嘴風格。有些說法讓人不以為然,但不乏令人拍案叫絕的精闢觀察。作者前半生是投資銀行的自營商,據說在1987年的股災發了財,從此不再打工,成立投資公司,工餘研究概率、複雜系統、斯多噶主義、學習阿基德語、在twitter罵戰及寫書揶揄人。他嗜好針對名學者,特別是諾貝爾獎經濟學家:這本書有Richard Thaler、Paul Krugman等。其實,大部份學者、官僚都被他視為騙徒。《Skin in the Game》是Taleb的《Incerto》系列的新作,系列其他書如《黑天鵝》大都有一核心概念為主軸,《Skin in the Game》是「不對稱」在不同領域的影響。在種種不對稱中,他花了較多篇幅討論「代理問題」,並藉此鞭撻被他選中的人,如美國前財政部長魯賓。何謂「不對稱」?家母曾被大銀行的職員慫恿,購入一亞洲債券基金,背後是評價稍遜的企業債。債務違約風險全由基金持有人承擔,但回報率卻低得不成比例。銷售人員向客戶推銷對客戶不利的產品,是因為他們的人工只跟營業額掛勾,跟客戶的投資損益無關,這是不對稱一例。按Taleb的說法,他們在客戶的投資沒有skin in the game。跟傳統智慧相反,Taleb認為投資顧問如果只提供顧問意見,向客戶推薦自己沒有參與的投資項目,並不會令他們更中立,其意見可以不理,因為他們沒有skin in the game,不對稱是也。
Taleb認為,因沒有skin in the game,令社會科學淪為偽科學。他不客氣地指,很多財務經濟學的研究,誤解概率,以至結論全錯。除非是天才,沒有skin in the game便無法看出當中問題,Taleb如是說。換着是交易員,早就嗅到破綻,雖然他們大都不懂概率理論。這非同小可,如果他的論證成立,不止財務經濟學有問題,其他統計學應用範疇也可能有問題。他對行為經濟學亦沒有好說話。他認為人理性與否不在於行為本身,而在於該行為是否有利個人及群體的存活,真理、科學皆不及存活重要,強調人類行為偏離某些準則的理性,是忽略了這些看似不合理行為的演化意義。這裏他較客氣,沒有指名道姓罵偏誤與捷思法學派的始創者Kahneman和Tversky,但就批評損失規避的研究「沒細心想好」。他認為就算發現人真的有偏誤,並不會增加對整體的瞭解,因為整體並非個體的加總。短短書評只能略述我最感興趣的部份。其他如古代律例、地緣政治、宗教、現代奴隸、如何選外科醫生、如何恐嚇、如何做個有錢人等與skin in the game的關係,有待讀者自行發掘、自行判斷。要有心理準備:Taleb的書隨時會讀得咬牙切齒,因為會覺得他在揶揄讀者自己。羊獅虎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18/203355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7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