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類誤判心理學:對未知的恐懼 一念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165cba0101918y.html
人類對未知有極其強烈的恐懼,因此傾向於相信任何對未知事物作出解釋的說法,無論其多麼荒謬。因此任何一個古文明都有其崇拜的神,來解釋一切不能理解的東西,即使近代很多偉大如牛頓的科學家,也仍然會救諸於宗教。那麼接受「唯物主義」和現代科學教育的人們又如何呢?也好不了多少,他們構建了一個個看似完美的「科學」理論來解釋一切,完全忽略不管是過去還是未來都是不可知的事實。

成功與失敗的差別常常只在毫釐之間,一念之間,而且有大量偶然和不可知的因素(運氣)。你很難想像人們在機場書店排長隊買一本講述商界領袖成功經驗的書,僅僅因為其運氣稍好?不,無論作者還是讀者,都會挖掘出那些「必然」成功的因素,以使自己想像中的「故事」因果清晰,邏輯完美,充滿了必然性。因此這會領袖一定是英明神武,甚至其出生時也會天現異兆。當然,如果之後他失敗了,那必然是因為其剛愎自用,其出生時的異兆中也會同時透露著另一絲不祥的信息。

之前一直認為「未來」是不可知的,「現在」是超出人的認知能力的,如今不得不逐漸接受其實「過去」也是不可知或說不可信的。所謂的歷史,不過是一個自圓其說的謊言。到底誰才是曹操?《三國演義》裡那位奸雄?《三國志》裡那位梟雄?還是另一份遺失的傳記裡的那位未知的人?那些沒有任何記錄的人和事能算在歷史中存在過嗎?即便是我們自己親身經歷的歷史也未必可靠。我們記憶中故鄉的小吃總是那麼可口和讓人懷念,但這其實不過是我們根據記憶中殘存的幾千分之一的片斷勾勒、加工甚至臆想出的新的故事和新的記憶,而甚至那些殘存在記憶中的片斷也是被扭曲的和有選擇接受的。簡單瞭解一下任何兩個敵對的民族或團體對同一段歷史的看法就知道了。

知道了人類對未知非常恐懼以致會相信任何解釋(無論合理或荒謬)這一傾向,對投資的啟示就是:市場基本是不可知的——無論未來、現在還是過去。我們應該對市場心存敬意,時刻警惕過於高估自己的能力的傾向。

當一支股票出現上漲或下跌後,我們會為不知道原因而痛苦,這時「有求必應」的股評家一定會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而我們一定會如釋重負,毫無保留地相信它——即使同樣的理由作為萬金油既可以解釋上漲也可以解釋下跌。這是人類心理的正常反應,在平時是對心理壓力的一種有益的釋放。但在投資領域卻是有害的,因為你會產生一種幻覺:認為歷史就是那樣的,股票的上漲就是因為那個「合理」的原因。你會認為自己掌握了投資的真諦,從而信心滿滿地去推導未來,但那常常是錯誤的。(建議看看《思考,快與慢》,關於心理的分析很深入)

看到這大家一定很憤怒,如果什麼都不可知那還投什麼資?為避免矯枉過正的傾向,我的看法完整表述應該是:市場絕大部分時間是不可知的——無論未來、現在還是過去,但在極少的某些時候,我們的看法會更接近真實,只有這些時候才是我們可以把握的投資機會

簡化來說:市場在98%的時間是不可知的,在98%的時間是有效的,這是我投資的「百分之二法則」的兩大基石。「百分之二法則」認為:大部分的股票是沒有價值或不在能力圈內的,只有百分之二的股票值得專注;大部分的時間內市場是有效的或不可知狀態,只有百分之二的機會值得行動;投資者大部分時間應該遠離市場,靜心研究,只有百分之二的時間需要交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6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