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3年信貸輕微放水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3-01-18/100484141.html

個位數增長

  「2013年的情況比2009年還要困難些。」前述大行高管稱。2009年初,建行和中行就曾試探性地向大股東上報了利潤負增長的預算方案,而工行也相應下調了盈利預期。

  2012年12月,建行管理層就曾對2013年的利潤增幅產生分歧,董事長王洪章希望該行保持10%以上的利潤增速,實現質量與效益的平衡。

  不過在一些管理層和分支行的負責人看來,這一目標比較進取,但頗有壓力。他們比較中性的看法是保持5%左右的盈利增長。這種看法的基本依據是:宏觀經濟增長承壓、中間業務增速大為放緩、利率市場化的衝擊不小。

  「當然還有更為悲觀的預期。」建行知情人士稱,過去經濟形勢好,銀行討論預算時,都是想該提30%還是40%的增長目標,但現在居然為了幾個點僵持不下,可見大家對2013年經濟形勢的判斷和銀行經營環境的預期,比較悲觀。

  2013年個位數增長的盈利預期,主要基於幾個判斷。

  首先,在於利差收窄。受訪銀行高管們預計,息差的進一步收窄以及降息效果的體現,將對2013年銀行業利潤增長帶來實質性衝擊。激烈的市場競爭也都使得銀行業績的高增長難以為繼。

  「2012年向著利率市場化的方向邁出了一大步,其影響還會在今年逐步釋放和消化。」某大行高層表示,經過去年的調整,貸款下限已經相當於完全放開,下浮30%的利率水平接近底線,而理財產品的定價也基本市場化。他稱,利率市場化暫時不宜再急於向前邁步。

  2009年,中國銀行業也曾面臨息差收窄的壓力,當時幾大行平均的淨息差水平都在2.4%左右。業內人士預計,2012年的淨息差水平在2.5%-2.7%。2013年較上年會有所下降,但降幅應該不會超過幾個基點。

  其次,中間業務規範化的影響仍將持續。雖然相關的監管檢查在去年二季度已經告一段落,但較之過去幾年30%到50%的高增長,大型商業銀行預計2013年中間業務的個位數增長恐是大勢所趨,增幅將略低於利潤增速。

  第三,企業財務狀況的惡化在銀行資產質量方面的逐步體現。2012年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資產餘額已經出現小幅微升,2013年的反彈壓力會進一步加大,由此帶來的對利潤的衝擊不容忽視。

  此外,貸款規模的管制,也使得銀行想要以量補價的空間比較有限。

  不過,也有樂觀者認為,2013年銀行的利潤增長還有上升空間。因為不少銀行傾向於在經營業績較好的時候,多提超額損失準備,而在經營形勢較差的時候,就可以通過回撥來增加利潤。所以,最終的利潤增長仍然存在一定的調節空間。

  熟悉商業銀行撥備政策的銀行高管表示,按照監管要求,銀行貸款通常採取五級分類(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但不少銀行已經細分至12-13級,不過其細分主要體現在前幾類,可疑和損失類通常不做過細的劃分。

  而較可操作的調節空間存在於關注3和次級1。由於貸款分類有一定的主觀性,銀行可以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和利潤取向,對相關貸款加以分類,而一些介於關注和次級之間的貸款,就成為利潤調節的「灰色「地帶。如果銀行想多提撥備,就可以在貸款的風險評價時採取較為嚴格的尺度,因為次級貸款較關注類貸款可以多提相應的撥備。

  銀監知情人士稱,一些大銀行的部分行業的貸款的在正常的減值準備外還會多提一定比例的超額準備,其準備金比例最高可以達到5%。

盈利之爭

  對於上述利潤預期,市場仍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種是銀行的盈利主要來自政策保護,主要是「吃利差」,不應該過分強調銀行利潤的高增長;另一種則認為,作為商業可持續的機構,賺錢和盈利是銀行經營的基本目標,利潤增長放緩釋放出的信號值得關注。

  究竟什麼樣的利潤水平才是合理且合適的?某大行高層對財新記者表示,中國經濟未來的增長速度難以支撐銀行業的利潤持續高增長,15%左右的利潤增速屬於合理水平。但這一增速會隨經濟週期而不斷變化。從波峰到波谷,銀行利潤的成長性和回報率都會呈下降趨勢。評價其表現,不應割裂地看待某個年份的業績。

  如果從一定的經濟週期來看,各個行業的資本回報具有可比性,如果哪個行業的資本回報顯著高於平均水平,資本就會向該行業集中,繼而拉低回報率,使之回到均衡水平。

  銀行的經營業績與經濟週期也並非完全一致,有時企業經營已經比較困難,但尚未在銀行的資產質量和信貸需求上充分反映出來,但總的來說,二者仍是密不可分。

  有財務管理背景的銀行高管表示,銀行的利潤增長目標起碼不應低於GDP增速。鑑於當前銀行的利潤增長都未考慮通貨膨脹因素,皆按現價計算,所以通常合理的利潤增長應該是GDP增速再加五六個百分點,即15%左右,其真實的利潤增速才能與GDP增長大體保持同步。

  前述人士直言,在分業經營的格局下,貸款投放和利差收入仍是銀行賴以生存的基本盈利模式。而且「目前國內銀行也缺乏其他行之有效的營收本領,吃利差的日子還將持續相當一段時間」。

  「隨著資產質量的不斷惡化,利差的急速收窄,加之負債成本和經營成本的不斷提高,五年後,不排除個別銀行會出現虧損」。前述人士直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0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