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現金流量表的三個誤區 劉建位__學習巴菲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c8e9ab0102ecob.html很多著名的投資家和企業家都認為,現金流量對企業如同血液對於人體一樣重要。巴菲特在1984年曾表示:「在大部分行業,企業倒閉的原因都是因為企業耗光現金。」通用電氣公司前CEO韋爾奇說:「如果你只有三種可以依賴的業務衡量方法,那麼應該就是:員工滿意度、客戶滿意度和現金流量。」飛利浦前CEO柯慈雷表示,企業競爭勝出的關鍵因素,除了聚焦新機會之外,最需要密切關注的數據就是現金流量。
而分析企業現金流量,最重要的信息就是現金流量表。現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的報表。但筆者發現,業餘投資者對於現金流量表經常存在以下三個認識誤區。
誤區一:認為現金流量表的現金只是貨幣資金
閱讀現金流量表,首先應該正確瞭解現金概念。現金流量表中的現金並非日常生活中所說現鈔或存款,而是包括庫存現金以及可以隨時用於支付的存款和現金等價物。庫存現金和可以隨時用於支付的存款,一般就是指資產負債表中的「貨幣資金」。
更嚴格地說,還要剔除那些不能隨時動用的存款,如保證金專項存款等。現金等價物是指在資產負債表上「短期投資」項目中符合以下條件的投資:持有的期限短,流動性強,易於轉換為已知金額的現金,價值變動風險很小。我國現金等價物通常是指從購入日至到期日在3個月或3個月以內,能轉換為已知現金金額的短期債券投資。因此企業現鈔、存款、現金等價物之間的相互轉換,只是現金形式的轉換,並不屬於現金流量。
誤區二:認為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原則和利潤表相同
從編制原則上看,現金流量表按照收付實現制原則編制。在我國,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應當採用直接法填列,即分別通過現金收入和現金支出的主要類別列示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同時,企業還應採用間接法反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間接法是指以本期淨利潤為起點,通過調整不涉及現金的收入、費用、營業外收支以及經營性應收應付等項目的增減變動,調整不屬於經營活動的現金收支項目,據此計算並列報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的方法。現金流量表將權責發生制下的盈利信息調整為收付實現制下的現金流量信息,讓我們可以更好瞭解企業淨利潤的質量即其含金量。
誤區三:認為現金流量表與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中經營、投資和籌資活動概念相同
從內容和結構上看,現金流量表被劃分為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三類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每類活動又根據企業的業務活動細分為各種現金流入和流出項目,彌補了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提供現金流量信息很少的缺陷。因此,分別分析三類活動的現金流量,能夠更好瞭解影響企業現金流量的重要因素,更加客觀準確評價企業過去多年的支付能力、償債能力和周轉能力,在此基礎上更好地預測企業未來長期現金流量,幫助我們更好根據現金流量對企業進行估值,為價值投資者提供最關鍵的決策依據。
需要注意的是,現金流量表中和資產負債表及利潤表以及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經營、投資、籌資概念有相當大的不同。
現金流量表中的經營活動是指企業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項。這個定義用的是排除法,這是因為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相對於經營活動要少得多,而且容易辨別得多。各類企業由於行業特點不同,經營活動具體包括哪些活動存在一定的差異。對於工商企業而言,經營活動主要包括銷售商品、提供勞務、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稅費等。
這裡所講的投資活動,既包括企業對內部的長期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投資,也包括企業對外部的金融資產投資。
嚴格的投資概念,只包括對外的金融資產投資,包括股權、債權和衍生產品,都是現在把自己的資產讓渡給別人使用,以追求在未來獲得更多財富和更高回報。而現金流量表中的投資活動和我們個人經常把購買用於長期使用的住房和汽車、入學等也稱為一項投資,泛指不能在一年之內收回或變現的長期實物資產投資和現金等價物以外的金融資產投資。
現金流量表中的籌資活動,是指導致企業股權及債務規模和構成發生變化的活動,既包括股權籌資,又包括債權籌資及混合籌資。平常所指的籌資只包括把錢籌進來,但這裡的籌資也包括把錢付出去,如債務還本付息,分配股利等,也屬於籌資活動。但是在通常情況下,應付賬款、應付票據等商業應付款等屬於經營活動,不屬於籌資活動。
(作者為匯添富基金公司首席投資理財師,本文僅為個人觀點,並非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