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與贏家為伍就會成為贏家

http://www.ltkdj.com/News/szcc/2012/1124/12112403731B49169DK60CD58E8JI0B.html

    巴菲特主張把股票當做一種正當的投資行為,作股票第一是選擇公司,第二就是利用時間打敗別人。炒股賠多賺少與缺乏長遠眼光,缺乏對事物本質的把握有關。「沒有人對股票感興趣時,才正是你應該對股票感興趣的時候。」從實際經驗來看,只要是具備價值投資的公司,無論利潤增長快慢,總是增長的,公司的價值就在增加,股票價值也在增長。打算長期持有的投資者,遇到牛市行情的機會很多,一般容易把握。投機也有令人振奮的時候,但結果總是出人意料的不幸。

  在經濟週期的最低谷,找幾隻優質的股票,冷靜購買、長期投資,最後你就一定能獲得豐厚的回報。市場上,永遠是10%的人賺錢,90%的人賠錢,這是市場的鐵律。這是上帝定的,誰也沒辦法。但賺錢總是有辦法,那就是你去做10%的人,不要去做大多數人。
  
    巴菲特:我並不試圖越過七英呎高的柵欄:我到處找的是一英呎高的柵欄。學習投資首先是防範風險,只有控制住了風險,才談得上獲利。要注意,細節是失敗的充分條件,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在這個「針尖上打擂台,拼的就是謹慎」的時代,1%的失誤就可能帶來100%的失敗。細節又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任何豐功偉績都是由細節壘砌而成的。只有做好細節,在管理和產品上摳細節,才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即使是最好的企業,購買的價格也應該合理。根本原因是影響股票市場價格和公司經營的因素非常複雜,相對來說人的預測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很容易出現預測失誤。安全邊際是對投資者自身能力的有限性、股票市場波動巨大的不確定性、公司發展的不確定性的一種預防和保險。馬云說過:「永遠不要跟別人比幸運,我從來沒想過我比別人幸運,我也許比他們更有毅力,在最困難的時候,他們熬不住了,我可以多熬一秒鐘、兩秒鐘。」
 
    有眼光的投資人,不會過於沉迷於命運。命運在他們眼中,只不過是時間和機會。他們會專心等待機會來臨,然後一舉出擊,以期在股票市場致富。機會還未來臨,譬如市場極之淡靜時,他們會將之當作時機未至,而不是他們的運氣未到。市場一出現機會,他們就會放手去賺大錢。他們敢於將命運操縱於自己手中,而不是將其委於天命。
 
  格雷厄姆說,你應當把股票看做是企業的許多細小的組成部分。把(市場)波動看做你的朋友而不是敵人,投資盈利有時來自對朋友的忠誠而非跟隨市場的波動。股市特別偏愛投資於估值過低股票的投資者。首先,股市幾乎在任何時候都會生成大量的真正估值過低的股票以供投資者選擇。然後,在其被忽視且朝投資者所期望的價值相反方向運行相當長時間以檢驗他的堅定性之後,在大多數情況下,市場總會將其價格提高到和其代表的價值相符的水平。理性投資者確實沒有理由抱怨股市的反常,因為其反常中蘊含著機會和最終利潤。從根本上講,價格波動對真正的投資者只有一個重要的意義:當價格大幅下跌後,提供給投資者購買機會;當價格大幅上漲後,提供給投資者出售機會。
 
  安全邊際在整個價值投資領域中處於至高無上的地位,它的定義非常簡單而樸素:實質價值或內在價值與價格的順差,換一種更通俗的說法,安全邊際就是價值與價格相比被低估的程度或幅度。價值投資者只對價值被低估特別是被嚴重低估的對象感興趣。安全邊際不保證能避免損失,但能保證獲利的機會比損失的機會更多。
 
  凡事喜歡精確的那些讀者可能要再次失望了:原來與內在價值一樣,所謂的安全邊際也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比如僅從定義我們不能確定實質價值或內在價值與價格的順差達到什麼程度才能說安全邊際就是足夠,並可以投資。在每次做投資決策或投資活動中,我們一定是希望我們的風險降到最小,同時希望每次投資活動中都能取得收益的最大化。

   從防禦角度說,對安全邊際的掌握更多是一種生存的藝術。就操作的層面而言,階段性的倉位比例控制也可以視為運用安全邊際的輔佐手段。有了較大的安全邊際,即使我們對公司價值的評估有一定誤差、市場價格在較長時間內仍低於價值、公司發展受到暫時的挫折,都不會妨礙我們投資資本的安全性以及保證我們取得最低程度的滿意報酬率。這就是安全邊際原則的精髓所在。
 
  「一個人最後在社會上佔據什麼位置,絕大部分取決於情商因素。」在各種富豪排名榜上,來自浙江的老闆要比任何其他的省市都要多。和其他地方的大老闆往往來自轉制後的國有企業或者集體企業不同,浙江民企100強裡面,約有90%的老闆出身於農民、工人、裁縫、修鞋匠等階層,他們中70%以上只有初中以下學歷。有人因此把他們叫做「草根浙商」、「草莽英雄」。優秀的投資者說:做生意,沒人會看你的出身,沒人會在乎你之前是干什麼的,做過什麼,只要講信用,重感情,都可以來往。這叫「英雄不問出處」。學歷只是一個人受教育的時間證明,並不等於證明一個人真有實際的才幹。
 
    巴菲特一旦某個公司變得便宜了,他便猛然出擊。「困難的是擺脫舊思想的束縛,而不是新思想的運用。」做到與眾不同確實不易,但是,這是投資取勝的關鍵。炒股的心態與你與人群的距離成反比,不要推薦股票、少去談論股票,與市場的人群保持距離,與每日的價格波動也要儘量遠點,不要讓行情攪混你本已清澈的交易理念。在股市這個嘈雜的市場裡,是最應該自守孤獨的地方。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你無需有太多自己的新觀點,你只需應用你學到的最好的知識。
 
   投資者的注意力不要老放在行情顯示屏上,而應放到發行股票的公司。投資者應瞭解的是公司營利、資產負債情況及未來發展前景等,只有通過上述分析,才能發現或計算出一隻股票的「真正價值」或「內在價值」。
巴菲特也看大盤指數,不過不是天天看,而是有空的時候就瞅一眼。他的思維也從來沒有被大盤左右過,而是按自己的套路思考問題。
 
   空頭不死,漲勢不止,多頭不死,跌勢不止。巴菲特說:「習慣的鏈條在重到斷裂之前,總是輕到難以察覺。」天災會突然爆發,股災也會突然爆發。我們永遠無法預測,只能小心應對。作為投資者,一定要做到:
 
   (1)在遇到突發事情的時候,理性的投資者會很冷靜地對周圍的事物進行仔細地觀察,並進行全面的思考,深思熟慮後才開始行動,不會貿然行事,不然將對社會或自己造成無法挽回的人力、財力方面的損失。
 
   (2)調整自己的心態,樹立積極的情緒。一是不怕失敗,知難而進,信心十足,要有樂觀豁達,百折不撓的精神;二是善於總結經驗,把失敗的原因加以分析研究,找出規律性的東西,然後修正自己前進的道路;三是要有明確的目的性,並採取一切辦法去實現目的,不受別人的影響而輕易改變自己已經做出的決定;四是注重理論聯繫實際,有了深厚的理論知識,有了先進的經營與管理理念,再加上具體的實踐,才有了成功的基礎;五是集中精力,咬定青山不放鬆,把一件事做紮實、做牢靠;六是講究循序漸進,力避急功近利。
 
   無數成功的經驗證實,堅持到最後的人,意志頑強的人,能夠克服困難的人,忍受常人無法忍受的苦難的人,善於總結經驗的人,才是最後的73強者,才是到達成功彼岸的可敬之人。
 
   (3)注意積蓄力量,做好擴張或高速發展的準備。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居安思危是投資者必不可少的心態。資本市場上,只有凡事小心謹慎、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才能高瞻遠矚,運籌帷幄。不用看K線圖,不用盯著大盤,邊玩邊賺錢。

投資的關鍵在於做那些你很容易就可以做好的簡單的事。「我們的投資仍然是集中於很少幾隻股票,而且在概念上非常簡單:真正偉大的投資理念常常用簡單的一句話就能概括。我們喜歡一個具有持續競爭優勢並且由一群既能幹又全心全意為股東服務的人來管理的企業。當發現具備這些特徵的企業而且我們又能以合理的價格購買時,我們幾乎不可能投資失誤。巴菲特的投資策略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但其投資效果卻出奇的好,幾乎達到了無人能及的地步。巴菲特年輕時已經理解和掌握了一套投資哲學,然後用一生的時間去堅持。巴菲特總是將那些偉大的投資真理言簡意賅地表達出來,我們卻天天忙於把簡單的投資搞的非常複雜。簡單不代表無效,複雜也不代表有效。很多投資者使用複雜的分析方法沒有成功,最終成功的分析方法卻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分析工具和交易原則。
 
   所以建議投資者:(1)在投資的時候,只固守於那些簡單明了的,通常比那些要解決困難的,利潤要高的多。(2)我們所作一切並沒有超出其他任何人的理解力,僅僅是不做非常之事來賺取非常收益而已。(3)投資者應當記住他們的成績不可能用奧運會跳水比賽的方法來計算:難度係數是不起作用的,如果你選擇的一項投資,其價值只取決於惟一的關鍵性變量,那麼它不僅是容易理解的,也是非常可靠的。
 
   巴菲特說:「只要不是過於急於求成,合理投資能使你非常富有。做任何投資都要沉得住氣,並且要對手中的股票有一個清楚的瞭解。讓時間來戰勝市場幾乎是每一個投資大師的不二選擇,沒有哪個大師會指望第二天便獲利。你買的不是股票,你買的是一部分企業生意。企業好,你的投資就好,只要你的買入價不是太離譜。」震盪是一種平衡,市場平衡的時候最好不要勉強去做;做的應該是一種不平衡,不平衡才是市場發給你的邀請函穩定輕鬆獲利的邀請函。
 
   許多投資者最終沒有成功,並不是因為他們缺乏能力和熱情,而是缺乏足夠的耐心。有時候,他們看準了一項事業,但剛做到一半時,又覺得另一行業更為妥當。一個缺乏耐心的人,時而信心百倍,時而低落沮喪。做事情急於求成,甚至不計過程,不擇手段,一心想達到目標。其實,在人與人的關係以及做事情的過程中,我們很難直截了當就把事情做好。我們有時需要等待,有時需要耐心,有時需要技巧。
 
  面對市場的大漲大跌,當你六神無主之時,請牢記股市巴菲特的一段投資名言:「恐懼和貪婪這兩種傳染性極強的流行病的突然爆發,在投資世界永遠會一再出現。」這些流行病的發生時間卻難以預料。由它們引起的市場價格與價值的嚴重偏離,無論是持續時間還是偏離程度也同樣難以預測。因此我們永遠不會試圖去預測恐懼和貪婪任何一種情形的降臨或離去。聰明的投資者一旦決定了做什麼事,就不會允許外界的種種因素來干擾自己,同時也不會讓自己陷入時斷時續的生活狀態中去。一位狼學研究者曾如是說,狼的耐性,保證了狼在保全自己實力的同時,贏得了生存的機會。「黎明到來之前,再短暫的黑暗也讓人倍受煎熬」。但難熬也要熬。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沒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來,那麼,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對失敗。
 
   成功的決定因素是「性格」而不是「聰明」合適的性格與合適的才智相結合,才會產生理性的投資行為
很多時候並不是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而不去做,更重要的是自己潛意識當中對「正確的方法」有一種本能的強烈的「牴觸」心理,這就需要深刻的自我剖析和反省:當必須承認自己並不優秀、當自己必須承認自己是個平庸的人、當自己必須承認自己的操作與身邊的散戶的拙劣表現並沒有什麼不同,徹底認清了自己的本來面目,不再抱著「我比別人優秀所以我會成功」這樣幼稚的想法、不再認為「自己可以為市場把脈」,而轉向「一切隨勢而動,順水行舟」。

成功的投資者往往是那些個性穩定的人,投資者最大的敵人不是股票市場,而是他自己。「市場」和「人」之間,難點並不在市場,以足夠客觀的態度來解讀市場,以一個普通人的智商,完全可以輕鬆找到市場的規律並制定出相應的對策。問題是出在「人」身上,人性的恐懼、貪婪、一廂情願的想法等等「情緒化」特徵完全覆蓋了人性當中「理性」的成分,制約了自己邁向成功的腳步,成功最大的敵人正是自己。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成功的決定因素是「性格」而不是「聰明」。即使投資者具有數學、財務、會計方面的高超能力,如果不能掌握自己的情緒,仍難以從投資行動中獲益。
 
   投資人最重要的特質是性格而不是智力。在這個市場裡為何總有人要輸,且還不少是聰明人,其實歸根結底的原因是,這些人一直想比市場聰明,想比市場強大,想凌駕於市場之上,都把市場看作為對手,那市場還會給他好嗎?想想現實生活中,如果你一直把一個人視作敵人,結果會是怎樣?
 
   在真正的投資者看來,「市場從來不是一台根據證券的內在品質而精確地客觀地記錄其價值的計量器,而是彙集了無數人部分出於理性(事實)部分出於感性(理念和觀點)的選擇的投票器。」這就是市場波動的由來。格雷厄姆在去世前幾個月的時候說:「如果說我在華爾街60多年的經驗中發現過什麼的話,那就是從來沒有人能夠成功地預測股市波動。」
 
   格雷厄姆還有一個著名的「市場先生」的寓言:就是設想自己在與一個叫「市場先生」的人進行股票交易,「市場先生」的特點是情緒很不穩定。因此,在他高興的日子裡,他會報出較高的價格,相反懊惱時,就會報出很低的價格。按現在通行的話說,市場常常會犯錯。而一個出色的價值投資者會充分利用這種錯誤。設想有一天交易的時候,「市場先生」突然情緒沮喪,報出了一個低得離譜的價格,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投機客常常會按照「鱷魚原則」的要求止損離場,而價值投資者呢?恰恰相反,會繼續加碼買入!這就是兩種不同的價值觀主導下的兩種截然相反的交易策略。所以,我們要把市場波動看做你的朋友而不是敵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1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