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案例】揭秘東南亞的假護照產業鏈:一本護照2900美元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311/59405.html

馬來西亞國營媒體引述稱,馬來西亞內政部長哈米迪嚴厲譴責了讓這兩名乘客通過的邊檢人員,「我仍然感到非常不安。邊境人員難道不會思考,持有意大利和奧地利護照,卻是亞洲面孔?」

經與馬方協商,中國公安部決定派工作組赴馬來西亞,與馬方就此開展聯合調查。同時,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已向馬來西亞派出人員。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馬來西亞航空失聯客機乘客清單中的意大利乘客路易吉·馬拉迪,在泰國警方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展示了他的新護照,而他的父親則講述了舊護照被盜時的情形。

路易吉·馬拉迪現年37歲,他2013年7月在普吉島旅遊時因為租摩托車而丟失了護照,在報告護照丟失後,他使用臨時證件返回意大利。

馬航MH370航班失聯的消息出現後,馬拉迪的名字出現在航班的乘客名單中。但不久後,路易吉給他父親打電話報平安,而他父親則一頭霧水。父親沃特·馬拉迪隨後看了新聞並接到了意大利外交部的電話,他告訴外交部他兒子並不在航班上。

據奧地利外交部8日證實,目前依然失去聯繫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航班乘客名單上所列的一名61歲奧地利籍男性公民並不在MH370航班上,其護照曾在泰國被報失竊。

奧地利外交部發言人馬丁·魏斯通過電話表示,上述奧地利籍男性公民是在2012年報失其護照的,其本人目前正在奧地利,身體安康。

國際刑警組織稱,在這兩份護照登記掛失後,還沒有哪個國家就這兩份護照檢查過國際刑警組織的數據庫,國際刑警組織也因此無法確認到底這兩份護照在登機或過境時被使用過多少次。

馬來西亞代理交通部長希沙姆丁·敦·侯賽因9日表示,FBI人員將協助調查馬來西亞吉隆坡機場售票口、安檢處和登機處的錄像。他們將利用反恐技術來處理圖像,以核實是否有人是已知的「基地」組織或其他恐怖組織成員。

揭秘東南亞假護照產業鏈

馬航失聯客機的兩例假護照均系在泰國普吉島被盜,這立即引起了媒體的注意。

據英國《衛報》報導,每年約有1200萬遊客進入吉普島,而在普吉租車常需扣下護照,這就為小偷滋生了溫床,常有失竊,據稱普吉每年有數百失竊護照進入黑市。而據此前媒體的報導,在泰國,假證件製造團夥是非常有名的,在歐美國家背包客聚集的曼谷考山路一帶,更是假證件製作集中的地方。

泰國的假護照集團與使館勾結,製成以假亂真的假護照,再抓住東南亞國家安檢鬆懈的空子輕鬆登機,而據媒體報導,該國假護照的主要流向是歐洲。

製作

勾結使館內部人員

偷簽證紙改數據

據《衛報》報導,去年8月,泰國就發生了一起關於假證件的大案。當時,泰國駐馬來西亞吉隆坡大使館的部分簽證紙遺失,被做成了假的簽證,被不法分子利用,成功進出了泰國。

泰國外交部表示,這起案件是團夥作案,有人從內部偷出了簽證紙,並且利用使館的電腦系統修改和假造了相關的簽證材料。再由外面的犯罪團夥偽造簽名和印章等信息,最後在黑市上銷售。

泰國警方懷疑,是使館內部僱員和外部的團夥勾結作案,這也使假證件在市場上的流出變得防不勝防。同時這也是為什麼有一些假證件有時也能逃過檢查的原因。

偷渡

東南亞走中轉北京 增加成功率

據報導,冒用護照登上馬航失聯的MH370航班的兩名乘客,他們最終目的地並非北京,而是由北京轉機去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持意大利護照的人去哥本哈根,持奧地利護照的人最終目的地是法蘭克福。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東南亞問題專家許利平指出,除了馬來西亞,包括泰國在內的一些其他東南亞國家的海關安檢普遍鬆懈。

中國民航大學教授李曉津稱,很多國家的邊檢都尚未和國際刑警組織實現聯網。

要核實所拿護照是否就是本人的,許多國家還只能靠肉眼判斷,類似指紋、虹膜辨認的護照現在還沒有。

許利平推測,如果外國人拿著已經訂好座位的聯程機票,乘坐國際航班過境中國,就不涉及過海關,直接在等候廳就可以走了,「可能存在這樣的一種偷渡鏈條:在遊客比較多的泰國偷護照,在安檢比較鬆的馬來西亞上飛機,到無需過境簽證的北京中轉到歐洲。」

一名負責辦理移民和簽證業務的旅遊公司老闆也表示,中轉第三國偷渡,可以對邊境官隱藏抵達目的地和出發地,增加成功幾率。

流向

泰產假護照九成去倫敦

有簽證要價數百美元

據美聯社報導,泰國政府從前認為偽造護照是小罪行,不過在「9·11」恐怖事件之後,各國政府對其施壓,泰國當局終於行動起來大力打擊偽造護照的犯罪和市場。

泰國警方最常起獲的偽造護照有比利時、法國、葡萄牙和西班牙護照,這些國家的護照最容易仿造。2004年3月,泰國警察在一個要前往倫敦的希臘人身上找到了353本歐洲國家的護照;2013年2月,泰國當局也派出警察假扮買客,在一個荷蘭人那裡起獲100本歐洲護照;上個月初,當局也抓到一個非洲裔英國人,從他那裡找到452本偽造護照。

泰國一個警察表示,泰國出品的假護照中90%是要送到倫敦去的。這些假護照與真品極為相似,每本賣25—50美元。買家通常利用假護照到銀行開戶頭或租用房子。

除了偽造護照外,不法分子也收購人們報失的護照來改造。這些有待改造的護照有些從遊客身上偷來,有些則是急需現金的遊客自己拿出來賣的。在曼谷,一本真的歐洲護照有時可賣到500美元。護照本子固然重要,裡面的簽證也是關鍵。泰國警方曾經在一個巴基斯坦人的協助下,抓到一個改造護照的專家甘納卡薩貝,警方在他的公寓裡面找到了255本分屬33個歐亞國家的護照以及73種各國的簽證和出入境蓋章。

據瞭解,一本蓋上美國或者英國簽證的護照可以賣到2400美元的高價。一本貼上買家照片的美國護照更可以賣到2900美元的好價錢。

現在,澳大利亞、美國、日本、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和加拿大警方都會定期同泰國警方開會,並肩對付偽造護照的不法分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922

房地產漲價歸公變「漲價歸私」 全民一年消失2900億稅收 誰背叛了孫中山?

2014-07-28  TWM  
 

 

孫中山先生有個理想,那就是平均地權、漲價歸公,讓土地的利益全民共享,最終目標,是要讓土地稅收成為政府的主要收入。

當國民黨從中國敗逃台灣,我們這座島於是成了這理念的實驗場域。

但這理想卻始終沒有實現。

甚至台灣的房地產實質稅率還低到只有國際的十分之一,究竟是誰背叛了孫中山呢?

製作人.方德琳 撰文.楊卓翰 研究員.楊政諭

國父遺教 名存實亡

以孫中山精神創立的《憲法》中,在第143條明定:「土地價值非因施以勞力資本而增加者,應由國家徵收土地增值稅,歸人民共享之。」但是,台灣土地增值稅課稅的基準,是由地方政府以「土地公告現值」決定。長久以來,這個假價格與市價差距越來越大,政府課不到稅,也讓「漲價歸公」變成「漲價歸私」。政府的稅基制度不彰,讓國父遺教成為空話。

「房地產實價課稅最快明年就會上路!」財政部長張盛和的一句話,引起產、官、學界一陣激辯。三十年來,政府不只一次嘗試實價課稅;三十年來,部長下台、業者叫苦、民眾反對……,沒有一次成功。

但在現今房市亂象下,台灣的房地產稅制不公,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財政部也因此提出稅改方案, 準備邀集各界討論。但是,這次稅改真的可以解決不公、改掉台灣長期畸形的房地產稅制嗎?

這是一棟台東市區的舊房子,白色油漆早已剝落,露出裡面紅色的磚牆。五十坪三合院,市價約七百萬元,是台東市區普遍的價格。主人王先生摸著斑駁的牆面,誰也想不到,這棟老房子的稅率卻比台北市的豪宅還高!

「這房子老了,繳的稅也很低。」王先生說。繳多少?不記得了,很少啦!看了稅單,王先生才知道地價稅三千元、房屋稅三千五百元,每年要繳六千五百元。算一算,王先生的房地產持有稅,比他的手機電話費還便宜,每年持有稅的實質稅率(應繳稅額除以財產市值)只要○.○九三%。

持有稅低 是政府德政嗎?

房地產增值六兆 稅卻只多收三百億沒錯,台灣的房屋稅和地價稅超低,眾所皆知,也被視為「德政」。但是,你真的是這項德政的受惠者嗎?

舉一棟台北市中正區歌手周杰倫所住的豪宅「元大一品苑」 為例,一戶市價約一億三千萬元,而每年繳的不動產持有稅是五萬四千元;而一輛四千四百CC的汽車燃料費和牌照稅,每年都要繳五萬七千元,車比房子繳的稅還多。就算加上豪宅稅,這棟豪宅的房屋稅和地價稅也只要九萬元,實質稅率也只有 ○.○六九%。也就是說,以不動產的真實價格來看,住在老房子的王先生,租稅負擔率竟比住豪宅的周杰倫還高!政府想透過豪宅稅提高持有成本的政策,完全無效。

在稅單上,王先生地價稅的依據是以「公告地價」來計算、房屋稅則是「房屋公告現值」,兩者都和不動產的真實市價無關。王先生的公告地價和房屋公告現值加起來只有二百多萬元,稅基是市價的三分之一;但周杰倫的豪宅稅基卻只有二千多萬元,稅基僅有市價的六分之一。

台灣房地產的持有成本過低,讓養房比養車還便宜,而且市價越高,繳的稅就相對越便宜。

「真的啊!不算我還沒有發現!」王先生說。房地產稅負不公平,就在這樣的習以為常下悄悄滋長。這場慢性病──一套你我都沒感覺的不公平稅制,不只間接影響高房價,將大量資金導向房地產,也影響了台灣的總體經濟。

台灣的房地產稅制,源自於孫中山先生的「平均地權、漲價歸公」,讓土地的利益全民共享。但是這個理想,卻在現行扭曲的稅基制度下變了調。《今週刊》特別和「參玖參公民平台」合作,邀集中研院院士等學者,提出不動產稅制的改革方向。究竟,房地產改革到底要怎麼走?實價課稅又該怎麼實行?

「不動產稅是整體性的問題。不只是不公平,這也是經濟動能的問題。」中研院院士王平說:「台灣的銀行總放款餘額,其中三○%是房地產相關貸款,」他指出,偏低的持有成本,誘導房地閒置與囤積,「台灣的資金全流到房地產了。」根據行政院國富統計報告,去年台灣總資產毛額為一八七.四兆元,而土地(按公告現值計價)和房屋就佔了六成,不動產已經是台灣最大宗資產。稅基造成的問題不只讓養房、囤房成本超低,買賣房地產的交易後資本利得稅也很低。去年,台灣總資產共增加了十兆元,光是土地就有六兆元;但是,六兆元的資產增值,政府收到多少稅?財政部統計,房地產相關的稅負只從前年的二千億元增加到去年的二千三百億元,不動產稅收增加三百億元。

房價直漲 為何收不到稅?

稅基太低 有錢人繳的資本利得稅超少如同免稅的房地產資本利得稅制度,只有笨蛋才會工作賺錢。參玖參執行長楊筱瑄說:「台灣的不動產稅不是德政,而是幫有錢人省下上千億元稅額的惡政!用實例計算,一位高階主管工作五年收入二千五百萬元,和持有不動產五年賣出獲利二千五百萬元,所繳的所得稅相比,薪資收入繳的稅是五六○萬元,但是賣房子賺的錢只要繳一五二萬元的稅。」換言之,上班繳的稅,是炒房所繳的近三倍!

也難怪,過去十五年,不動產房價指數狂飆三倍,但是政府的房地產稅收,卻仍保持在二千多億元的水平。而辛苦的上班族和企業,卻貢獻了近四千億元的稅收。德明財經科技大學房地產投資與經營學位學程副教授花敬群估計,台灣稅基若和國際接軌,從第二棟房子開始以市價的八成計算稅基,那麼持有稅就可以增加二千九百億元,可以完全彌平台灣各級政府二千億元的財政赤字。 而且這些錢,全都由擁有兩棟以上房子的人來繳。這些人,不用說,都是台灣金字塔頂端的人。

「荒謬!真的荒謬!」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彭信坤說:「過去十幾年,台灣貧富差距最大的主因,就是房地產稅制。有錢人繳的稅低得不合理、低得誇張。」彭信坤花了一年的時間,研究房地產稅制,並在中研院的《賦稅改革政策建議書》中提出房地產財稅改革方向。結果這篇建議書,一炮打響房地產改革,掀起一場風暴,媒體紛紛把麥克風塞到財政部長面前,張盛和才終於透露要著手改革。

稅基太低 是誰造成的?

專業無力官員、開發商、民代把持稅基評價委員會但是要怎麼改?我們得先看看台灣的不動產稅制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台灣的不動產稅分為三大類:一為持有稅,也就是地價稅和房屋稅;二為交易稅,就是契稅;三為買賣獲利的資本利得稅,以土地增值稅和財產交易所得稅來課徵。「台灣不動產稅的名目稅率,其實和世界各國相當,」花敬群分析,「但持有稅(地價稅與房屋稅)稅基約僅市價一成,利得稅(土增稅與房屋交易所得稅)除稅基偏低外,也與市價完全無關。」問題就出在台灣落後的稅基評估方式。不動產學者楊松齡分析:「孫中山先生的漲價歸公精神用意良善,因為早期地價和房價的認定,沒有達到先進國家的水準,沒辦法掌握市價,所以政府就用公告地價、土地公告現值、房屋評定現值來替代;但是這樣假的稅基與市價差距實在太大,漲價歸公已經變成『漲價歸私』了。」「不管是哪一種稅,這些稅都是地方稅,應該是由地方政府徵收。」彭信坤說。但是,決定地價和房屋價格的地方政府,卻是最大問題。公告地價及土地公告現值的評議委員會,分別是三年和一年開一次會,追不上市價;而且估價師都只有二至三名,其餘的委員,就是地方政府官員、不動產開發商、民意代表等。而稅基真正的決定權,也握在他們手上。

「叫他們提高稅基,簡直不可能。」每屆都參加評議的全國不動產估價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陳諶說。「叫我們這些估價師去根本白搭!他們根本不在乎市價。」陳諶說:「這樣的制度,充滿政治角力。」他舉國外的例子指出,房地產價格都是經由第三方的估價機構評定,然後交給政府去執行。

加拿大地產開發商VISION董事總經理湯馬士聽到台灣的制度,直呼不可思議。「除了明顯的利益衝突,開發商也不夠專業,這應該交給專業估價師才對。」在加拿大,持有稅是以市價的九五%開始課徵。日本信義株式會社營業部部長李旭鎮也指出,在日本地方政府會委託兩組估價機構做出估價,中央政府不會插手,最後決定的稅基也大概是市價的七成。但是在台灣,按照內政部統計,台灣的土地公告價格只有正常交易價格的兩成。

土地只是問題的一環,房屋評定現值是按照建築造價試算,但這套標準卻是「三十二年前的價格,」花敬群說:「和現在真正的造價成本比,大概只有兩成。」而這只是造價成本差異,若和房子的真正價格比較,落差更是天差地遠。

而台灣如此獨特的稅基決定過程,就造成台灣房地產課稅基礎低估,而且不能反映市價漲跌。「如果依照實際價格來計算,台灣的稅基只有市價的十分之一。」花敬群說。「所以一棟三、四億元的豪宅,最後稅基只會有幾千萬元。」實價課稅 真的有這麼難?

應打破「加稅」迷思 讓稅基與市價接軌「放眼國際,先進國家早都採用實價課稅,只有我們還在用過時的制度。實價課稅應該儘早上路!」王平說,而這也是中研院的政策建議書中最強調的一點。雖然台灣實行實價登錄兩年,對於房市的透明度有所提升,但「『公開』與『健全』房市是兩回事。真的要健全房市,就必須走到最後一步:實價課稅。」李旭鎮說。

一般人聽到實價課稅,第一個反應就是「加稅」。「但這其實是兩件事。」花敬群指出:「政府可以在市價上打折扣,例如對於自用戶,就用優惠的二折、三折;而非自用或是豪宅,就用八折、九折來課稅。」「重點是,稅基必須和市價接軌,才能符合公平原則、量能課稅(根據負擔能力決定稅收負擔)。」花敬群指出,日前財政部提高房屋稅稅率,從一.二%提高到三.五%的政策,就是走錯方向。「你再怎麼提高稅率,稅基就那麼一丁點,還是沒辦法提高稅額;到時如果實價課稅,又要降,反而更複雜。」不只是學者強烈支持,不動產業者也對實價課稅樂觀其成。信義不動產企畫研究室經理蘇啟榮認為:「時間慢慢拉長,制度應該要慢慢走向實價課稅,稅制也會變得比較公平,長期來看,對台灣房地產的健全是好事。」實價課稅 應如何配套?

從資本利得下手 交易稅與所得稅分離至於實價課稅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世邦魏理仕台灣總經理林俊銘也認為,「短期當然會對信心面有些打擊。但是如果稅制健全,把現在扭曲的制度改掉,長期來說,不但房價會降,交易量也會更好。」但是,實價課稅應該怎麼走?短期而言,財政部決定挑最簡單的「資本利得稅」下手。

財政部準備直接用所得稅將房地合一,繞過《憲法》規定的土增稅。「所得稅是中央稅的問題,不會受地方的意願影響,這與過去不同。例如中央在七月訂出了『囤房稅』,最高可課三.六%的房屋稅率。 但是地方政府還是因地制宜,多數隻用一.五%的最低稅率。因此,現行作法可行性的確比較高。」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說。

這和立委曾巨威想法一致。曾任行政院賦稅改革委員會副召集人的他,深深瞭解不動產稅制問題,並認為資本利得稅「是房地產稅制裡最好處理的。」他解釋:「雖然大家都知道土增稅是假的,因為買房子的時候都是算總價,不會算房、地的分開價嘛!」但是《憲法》明定必須課土增稅,修憲又極度困難。最好的作法,就是化繁為簡,不再區別土地、房屋,而把財產交易所得稅以交易價格減去取得成本,用差價當成總資本利得。「然後再將財產所得稅扣除公告的土地增值稅;如此一來就是房地合一,卻不用修憲,又可以課到市價。」包括花敬群在內的學者,也都認為這個作法可行,並且建議在所得稅法做上配套。

「如果把房產交易稅併到所得稅,會一下子提高太多所得級距。」花敬群說。所以應該將房產交易稅和所得稅分離課稅,避免對民眾有太大的負擔。

當然,這也是一般人最擔心的部分:實價課稅如果課到自己該怎麼辦?

新制上路 自用戶也遭殃?

短期只瞄準大戶交易所得 未來持有稅也應列入現在財政部規畫以所有人擁有的棟數,來區分自用和非自用,而這也符合現況。事實上,在台灣的不動產所有人,大部分只擁有一棟房子;擁有三棟或以上的人,只佔全部所有人的八%左右,但是這八%的少數人,卻擁有台灣二六%的房地產。因此,政府應該瞄準這群有錢人課稅,而不傷害一般的自用戶。

「很多人認為實價課稅就是加稅,但是這並不是等號。」高力國際韓國分公司資深總經理林東舉例:「韓國在二○○七年從原本的評定價格轉換成實價課稅,配套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就在提高稅基的同時,降低稅率,或是對自用住宅以優惠稅率來課徵。」「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有很完整的配套措施。」「這是正確的政策,但你要給大家一點時間。」信義企業集團研髮長曹玲玲說,「否則帶來的衝擊會非常大。將自用、非自用及農舍田地,這些所有人區隔開,非常重要。」不過,就是因為財政部「繞過《憲法》」,這項「房地產實價課稅」制度,僅屬片面的所得稅改革,並未觸及最核心的持有稅,也就是地價稅與房屋稅制改革。王平認為,長期來說,持有稅也必須走向實價課稅。

王平就曾在中研院的院士會議上,直接對行政院院長江宜樺「嗆聲」,指出政府只做房地產交易所得稅,只改革一半。「不能這樣走一步算一步,而必須有全面性、長遠性的考量。」但是,持有稅若要依實價課稅,長久未交易的不動產該怎麼估算?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實價登錄資料庫不全。花敬群指出,國外普遍都是用電腦大量估價,去評算同一個路段裡的屋齡、房屋狀況,不會完全按照市價漲價。

提高稅基 中央該怎麼做?

建立公正估價機構 不受地方政府干預「長期來看,政府應該和地方商量,如何把現在的評定現值逐年調升到接近市價,好為未來的實價課徵持有稅做準備。」陳諶認為,政府應該「建立起值得信賴的機構來做估價系統,不能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預。」「除此之外,三年一次評定地價實在太久,在這三年內的持有稅就完全不會提高。」因此,應修正評價委員會的機制修改,重新檢討組織條例。

彭信坤也認為,若不解決地方和中央的財政劃分問題,中央再怎麼想調升持有稅,恐怕都是一場空。「這是地方政府的責任,所以中央與財政劃分的問題,也必須解決。改善持有稅還能讓地方政府獲得穩定豐沛稅源,如何讓地方政府有誘因去提高稅基?這是中央要思考的問題。」台灣究竟能否一改三十年的房地產稅制惡習?現在看來,財政部似乎想用一場七月底舉辦的座談會一決勝負。但是,「我們有太多法令和政策,在制定的時候不周延。」曹玲玲說:「像不動產稅制這麼大的政策,從小的審議到大型的產業討論會,至少要有三、四十次以上,充分讓產、官、學討論,只開一場座談會,絕對不夠。」王平也指出,「而最重要的是,在民氣可用之下,不能浪費,不要像證所稅,浪費了一次改革的大好機會!」的確,目前財政部房地產「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的稅改內容,仍只限定在資本利得稅及土增稅上;不過,房地產持有稅制不公,真正打擊投資客囤房的持有稅稅基過低的問題,政府還是擺在一邊。

「現在好不容易有個勢頭,政府應該趁機通盤檢討,擘畫一個完整的房地產稅改計畫。」王平認為,「只調整資本利得稅,卻不動持有稅,這樣半調子的稅改,不如不要改。反而浪費了一次改革的大好機會!」漲價歸公變歸私!

台灣房地產課稅的3大荒謬荒謬 1 養豪宅比養車便宜!

106坪豪宅:

房屋稅+地價稅

每年5.4萬元

4400CC汽車:

燃料費+牌照稅

每年5.7萬元

荒謬 2 辛苦上班繳稅 卻是炒房客3倍!

投資房地產賺2500萬:買一棟5000萬元的房子,5年後以7500萬元出售,獲利2500萬元。

持有稅和資本利得稅為:

(房屋稅+地價稅)×5

+房屋交易所得稅 + 土地增值稅=

152 萬元

高階工作者賺2500萬:每年薪資所得500萬元,每年應繳所得稅為112萬元,

5年繳稅

560萬元

荒謬 3 台東老房子的稅率竟比台北豪宅高!

偏鄉老房子實質稅率0.093% > 豪宅實質稅率0.069% 台東30年老住宅 台北某豪宅

面積 53坪 106坪

市價 700萬元 1.3億元房屋稅及地價稅 6500元 9萬元實質稅率 0.093% 0.069% 不實價課稅 一年消失2908億稅收台灣公告地價只有交易市價的20.19%,房屋評定現值約只有市價10%;若照國際標準,持有第二棟房開始用8成市價作為稅基計算,台灣持有稅會比現行制度增加2908億元。

稅基太低!

從豪宅課到的稅僅九牛一毛──以帝寶為例圖解持有稅與交易資本利得稅市價約3億元的帝寶豪宅,政府卻認為它只值4180萬元(房屋評定現值+土地公告地價)。假設出售獲利1.73億元,政府卻只用3686萬元(公告土地現值+房屋評定現值)課稅。問題出在房屋評定現值、土地公告地價、土地公告現值,這個稅基過低。

帝寶豪宅

目前市價約3億元

持有須繳的稅

房屋稅 稅率1.2% 稅基:房屋評定現值(2315 萬元)不合理1 不動產評價委員會3年開一次會,現值遠低於市價!

地價稅 自用稅率0.2% 稅基:公告地價(1865 萬元)不合理2 地價評議委員會1年開一次會,現值遠低於市價!

房屋稅:27.8萬元 地價稅:3.73萬元

合計:

1年交31.5萬元持有稅,比管理費51萬元還低

實際法拍案例:

某甲當初花約1.08億元買入帝寶,之後賣出成交價2.82億元。

賣房獲利:1.73億元

稅前報酬:159%

出售須繳的稅

土增稅 實際稅率:1.8% 稅基:土地公告現值(2983萬)

房屋交易所得稅

台北市稅率:37% 所得稅率:40% 稅基:出售時評定現值(703萬元)不合理3 房、地分離課稅,稅基遠低於交易價格!

土增稅:54萬元 房屋交易所得稅:104萬元

合計:

僅納稅158萬元,只課到賣房獲利約0.9%的稅。

稅後報酬高達157 %

資料來源:參玖參公民平台、監察院「租稅不公調查」2011年,沈美真等人稅收貢獻少!

台灣家庭有41%的財產來自不動產,高於美國的28%,但不動產稅收只佔台灣國內生產毛額的0.9%,遠低於美國的2.9%。

房價狂飆

但課到的稅和15年前差不多── 近15年房地產指數與房地產課稅淨額制度太落後!

台灣是全世界先進國家中,唯一將房地產資本利得分成土地和房屋計算的國家;也是唯一沒有實價課稅的國家。

打破4大迷思!實價課稅並非不可能──實價課稅反對聲浪與解決方案

他們說……

實價登錄資料庫不全,不能上路。

解決方案

國外都是用電腦大量估價,並建立起第三方專業估價師制度,而非議員、建商、開發商決定。

他們說……

台灣房地分離課稅,實價合一難以估算。

解決方案

現行房地產交易可用成交價來課資本利得稅,讓所得稅抵扣土增稅,沒有房地分離問題。長期勢必要修憲,移除房地分離制度。

他們說……

法令明定實價登錄沒有配套,不得作為課稅基礎。

解決方案

政府應盡速立法配套措施,讓實價課稅早日上路。

他們說……

實價課稅會讓老百姓稅賦負擔增加。

解決方案

實價課稅將不是全民加稅,財政部擬定從第二棟房以上開始課稅,七成民眾不受影響;受影響的只有握有大量房地產的少數投資客。

只拿資本利得開刀

還是打不到囤房客

── 現行房地產稅改政策與待解問題稅目 房地產稅改政策 待解問題

資本利得

(土增稅、所得稅) 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最快明年開始,非自用房屋交易,用實際差價為稅基,併入綜合所得稅課稅,並抵扣土增稅。 改革稅基方向正確,但如何區分自用住宅?是否併入所得稅?奢侈稅是否需要退場?

持有

(地價稅、房屋稅) 「房屋稅」囤房條款:五月開始,第四戶非自住房屋稅率提高為1.5%至3.6%;自住則維持1.2%。 多數地方政府仍用1.5%最低稅率課稅,且只調稅率,房屋、地價稅基太低的問題,仍未解套。

整理:楊卓翰

房地產太好賺?!

如果你在2001年投入100元買台北市房地產,2013年你可以賺205元,而股票只能賺168元。(計算標準參考《賦稅改革政策建議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644

手遊教父吳剛和頑石的2900個白天黑夜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029/147309.html

i黑馬:吳剛,中國最早的遊戲人,也是至今仍活躍在遊戲開發第一線的遊戲人。被很多人冠以“手遊教父”的名號。

\或許是因為這兩年來吳剛對媒體說了太多太多,而理解他的人卻又太少太少,以及他旗下的頑石互動在市場意義上的新的成功產品也幾乎沒有,所以以至於今年以來,我們幾次向吳剛先生發出采訪的邀約,他都低調謝絕。

但我們仍想寫寫他,因為他早晚還能做出一番事情,就像他以前做過的那樣。更重要的是,我們看中這只遊戲市場中從三疊紀就開始繁衍進化並且一直活到今天仍然活靈活現的大動物,以及它的一舉一動。
 

■ 拆分

9月11日,吳剛突然宣布將他的頑石互動(WiSTONE)拆分成5家獨立的子公司。這5家子公司中包括3家遊戲開發公司和兩家海外發行公司。5家分公司成立後,3家開發公司全員持股,並且5家公司均由頑石註入資金。

這個聲明讓人產生了很多疑惑。首先它表面上看類似於手遊企業“內部創業”的概念,但又很不平常。一位業內的朋友告訴記者,普通的內部創業分為兩種。一種是業務承擔及成果分享,即內部搭班子,不占企業股——項目成功,分享項目收益;即使項目失敗參與者也還是可繼續在公司工作;第二種則與股權相關,即公司為了一個新的項目註冊一家全資子公司,分配一些員工進入新公司參與項目的開發,並且新公司的股權會分配一些給這些員工——項目如果成功,這些員工作為真正的股東享受的利益回報比前一種更高,但其風險也大,項目失敗則意味著參與者有可能隨著新公司一同清盤。

但頑石互動的拆分方式已經不是常規的形式——甚至有人推測這種程度的拆分很可能意味著頑石的母公司基本不保留具體業務和團隊,開發和發行部門全剝離,母公司可能只有吳剛自己和他的總裁辦團隊——這還只是推測。

此外,對於三家研發子公司“全員持股”的說法,也讓人充滿疑惑。頑石遊戲不是上市企業,其“全員持股”的說法通不外乎三種情況:一、代持(員工非真實持有股份);二、工商註冊變更(原則上不可能);三、以夥份公司方式持有公司股份,原則上享受利益但沒有股東的投票權——以頑石當下的情況這樣做似乎也是缺少必要性和可行性的。

正因為這則特別的聲明,使得有人認為,吳剛很可能對手遊已經萌生退意。

對於頑石互動而言,這則聲明也是近一年多來最讓人意外的聲音。在吳剛2014年的320篇微博中,除了約29篇是在談論生活、美食和朋友聚會之外,其余的一多半都談論頑石的幾款新產品,尤其是“命運曲折”、公測中途返工5個月余的《契約2》。而這篇聲明在這樣的背景下看來,仍然顯得是深思熟慮很久後的結果。

9月24日,吳剛首先對外透露了自己開始負責“頑石的對外投資業務,投資遊戲開發的創業團隊”,之後的10月5日,吳剛發表長微博《手遊會有冬天麽?》,算是驗證或者說自己解釋了拆分公司的原因。以及正式表達了對手遊行業未來發展的看法。“冬天”是這篇長文中的主要核心——“冬天會不會來不是我們討論的重點,假設冬天來臨,整個行業對於冬天的抵禦能力是我們想象的重點,做好冬天的準備是我們想象的重點。 如果遭遇冬天,咱手機遊戲行業會發生什麽?”

他提醒業內人士,在行業中的隨機性和馬太效應日益增強的背景下,2014年的手遊行業體量的增長都不過是騰訊遊戲的收入增長,而中小企業在面臨競爭對手激增5倍、人員成本上升、投資環境惡化的情況下,必須降低一切不必要成本,縮短產品變現周期,盡全力擴大現金儲備,只有現金才是“過冬”的根本。同時“將企業分割成一個個能夠單獨進行成本、收入核算的個體,使每個個體對自己的損益負責。”並且“裁撤人員一步到位,最怕半遮半掩”、“抓住機會,絕不放手,拼命放大,拿到收益”。

盡管人們都明白做企業如同在戰場上領導軍隊,沒有那麽多溫情脈脈,但對比9月10日頑石拆分公司聲明中所寫的理由:“大家風雨同舟十多年……財富是大家共同創造的,諸位理應得到更大的機會與支持,相信大家一定能拼搏出一份更偉大的事業……”,《手遊會有冬天麽?》一文中拆分公司的理由仍讓人感慨這種對比所帶來的唏噓。

同樣讓人聯想到的,還有早在2014年1月1日,吳剛發的年度第一篇微博是這樣一段話:“2013是頑石的開發年,2014是頑石的運營年。手遊市場已今非昔比,從零學起,向所有有經驗的人求教,與所有能合作的人合作。感謝玩家和朋友們一如既往的支持,2014我將帶領我的團隊拼了!”如果把這篇微博比喻成鼓舞人心的戰前總動員,那經歷了大半年產品的坎坷之後的這篇聲明和長微博,又能比喻成什麽呢?

■ 先見

和現在人們想當然的不同,吳剛進入移動遊戲領域的年頭,不是幾年,而是十幾年。早在2000年,他就創辦了數位紅應用技術有限公司,主攻手機遊戲的開發。2001年和諾基亞公司達成協議,為諾基亞的彩屏手機開發遊戲。如今已經灰飛煙滅的諾基亞,在那個年代,就是手機領域的絕對王者,地位和現在的蘋果iPhone相似。

之所以當時吳剛看中移動端的遊戲開發,是因為那時的他預見到彩屏手機將在全國普及,而這個市場尚為一片空白,此外移動遊戲開發規模小,5~6個人,3~4個月就可以開發一款遊戲,風險小、成本低。如果是3年前有人這麽和你談起移動遊戲,你可能會感到言之有理,而吳剛說這句話的時候,是在14年前。要知道手機在中國的普及是在2000年之後,而在吳剛決定進入手遊市場時,手機尚且只是日常生活中的高端產品,彩屏手機則還只是雜誌的科技欄目中可望不可及的新鮮事。

針對彩屏手機在國內不普及的情況,吳剛當時的公司數位紅主攻國際市場,在當時全球的移動遊戲開發商中排名前10,其開發的遊戲《Moto Racer 3D》甚至獲得了Nokia S60全球遊戲的銷售冠軍。如果說數位紅是吳剛第一家創業成功的公司,那麽他的個人創業史,還要再早5年。吳剛有天生的創業型人格,他自1995年中學畢業就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個人創業,當時他著手開發了一款名為boywindows的開發工具軟件。不過那時的吳剛羽翼未豐,3年後他來到一家名為“中青旅尚洋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的系統集成及應用軟件公司。在經過市場調研後,他推動並主導開發了中國的第一款即時戰略遊戲《血獅》。盡管這款遊戲以失敗告終,並在現在仍偶爾被玩家翻出並批評,但當時他的市場推廣能力已經凸顯出來——遊戲引發了全國遊戲玩家的關註。在拼盡全力開發了另一款不成功的3D角色扮演遊戲《烈火文明》後,吳剛成立了北京數位紅軟件應用技術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兼CEO,此時他24歲。

在2004年初,PC網絡遊戲的新貴盛大網絡看中了數位紅在移動遊戲領域的優勢,以現金形式參股數位紅,吳剛繼續擔任數位紅的董事和CEO。當時盛大的戰略計劃是將數位紅在移動端的開發優勢融合到自己的“家庭數字戰略”中。但是到了2006年,瞬息萬變的情況下,盛大之前的計劃已成泡影。在拿到盛大2006年支付的入股現金余款後,吳剛和他的骨幹成員離開了盛大。此時數位紅已為諾基亞、摩托羅拉、夏普、索尼愛立信等多家移動電話制造商的內置系統開發了超過200款遊戲(當時手機上還沒有開源的安卓系統,各家手機制造商都有自己的操作系統);而且與中國移動於2003年推出無線遊戲下載平臺“百寶箱”時,就成為了其首批K-Java遊戲產品供應商之一。當時的遊戲受到機能和下載方式等限制,粗糙、簡單,制作得不比現在的網頁小遊戲——但它卻足以填補手機用戶空虛難耐的碎片時間。

吳剛身上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天才的市場嗅覺和具有前瞻性的行業視點。吳剛對脫離盛大似乎早有準備,在與盛大結束合作關系之前的一年(2005年7月),吳剛就著手投資創建了北京三代動力軟件技術有限公司(3GV8 International Inc.),致力於針對未來3G無線網絡的移動軟件開發。當時吳剛的三代動力建立了一個名為“書客網”的網站,又針對手機開發了免費移動電子書軟件“V8書客”。它基於當時流行的WEB2.0的概念,將網站圖書與移動端軟件關聯,實現通過手機上傳、閱讀、評論、交流和管理電子圖書的功能——這也為吳剛和他的團隊後來在移動遊戲領域的發展積累了很多經驗。

在2006年,剛一結束和盛大的合作關系,吳剛就擔任起三代動力的董事長兼CEO。與此同時,在2006年,他的團隊骨幹曹紅建立了“北京數字頑石無線科技有限公司”(後更名為頑石互動,曹紅一直在其中擔任首席運營官)。2009年,吳剛正式擔任頑石的CEO,並完成了由IDG、成為基金參與的逾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在2011年11月,頑石又完成了由摯信資本、成為基金、IDG資本共同投資的B輪融資。

在2010年,這一年,樂動卓越才剛剛簽下《我叫MT》的IP版權,離成功還遙遙無期;開發出《刀塔傳奇》的莉莉絲領軍人王信文還只是騰訊上海互動娛樂部門里剛做了半年的新人;陳昊芝與Cocoa China建立者劉冠群才剛剛一同成立觸控科技、《捕魚達人》尚未有個影子……而這時的吳剛和他的頑石公司,已經依靠《二戰風雲》和《契約OL》成為了月均營收500萬元人民幣、年凈利潤上千萬的中國頭號手遊公司。

很多人羨慕吳剛的這種成功——在他們的眼中,這成了“一夜暴富”的神話,並且由吳剛的《二戰風雲》開始,手遊圈每年都會湧現出同樣的看似偶然性的成功案例。

吳剛曾對記者謙虛地說:“我是個天資並不強的人也沒啥背景攀附……靠自己笨拙的努力和自我修正混到今天,但依然還是要掙紮著努力擺脫自己的局限性和狹隘……如果過往有些成績那基本都是運氣,誰都不能否定運氣在命運中的作用,我們無非能做的事,就是勤奮些,讓自己獲得運氣青睞更多。”但熟悉吳剛的人都明白,他的成功是厚積薄發的結果。一位業內的朋友這樣評價吳剛的成功:“他不是什麽神人和幸運兒,我覺得他就好像黑豹和唐朝樂隊,黑豹和唐朝的第一張專輯是什麽水平,振聾發聵不誇張吧?因為他們幾十年的積累都爆發出來了。吳剛的成功也是一樣的道理。”

“吳剛曾是中國手遊界的教父。”還有不止一個人都表達這個觀點。
 

■ 教父

之所以這樣稱呼吳剛,是因為他在有意無意間,提攜了不少業內的創業者,給過人很多很好的建議。這些受到他影響的人,有的後來也成為了移動遊戲行業的大佬。但比起“教父”這樣的尊稱,在這個成王敗寇、新舊更叠、只見新人笑的快速發展的行業里,或許“預言者”更適合他。

人們把他比喻成遊戲行業里抱負遠大、終成大器的遊戲人,但他卻多次公開表示他“並不怎麽喜歡遊戲”。他在自己的一篇博客里尖銳地批判懷有遊戲情結者的不切實際的想法:“遊戲開發的屌絲或多或少都有個大作夢,尤其是那些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震撼的CG,華麗的光影,鋪天蓋地的電視廣告……很多人都逃不開這個劫,仿佛擁有了這些東西才能證明自己終於成長高端大氣上檔次。但平靜的想想,這樣對麽?這樣花錢值得麽?大投資才是大作麽?必須有CG才是大作麽?電視廣告是high了別人,還是high自己呢?”“CG的本身如果不能帶動傳播,就是個勞民傷財的玩意兒。”

這不光體現出他身為商人和企業家的絕對冷靜,也反映出他對於創業的價值判斷。

他有時會說一些即時不是遊戲行業的人也能聽懂、也會反思的話。

“行業成功概率不超過2%,市場的聲音恰恰大都是由98%的人發出的。聽到的看到的大家常規的做法也許都是錯誤的,而各種超大場合的會議可能都是一次更大規模的錯誤交流、謬誤傳播。烏合之眾或許就是這個道理,同樣的思路和方法得到的結論應該也是一致。”

他也會在不同的時期給業內人提出暮鼓晨鐘式的提醒。例如在2012年,吳剛曾指出:

1、刷榜是會越刷越貴的,位置就那麽幾個,豬八戒啃豬蹄的模式自己長不壯。今天你付出的成本,就是明天消滅你的子彈,這是個零和遊戲。

2、渠道過早的強調收入,會把自己壓縮到更小的空間失去成長性。從而讓QQ這些渠道越做越大,他們才是你的催命鬼!流量!流量!還是流量!不是收入!收入!還是收入!

3、渠道的運營產品需要多樣性,同質化產品會使用戶疲憊,收入遞減。

4、媒體失去獨特性和角度就不是媒體。媒體做好媒體的事兒,投放廣告買的可不是刷榜的量。媒體的權威形成需要的是時間!

而在2014年,他總結目前的手遊行業時說:“發行已投資化,而投資已獵頭化。”他的解釋是:因為好的產品代理價格高的離譜,因此發行商很多都會回溯到公司初創階段就預訂產品,而投資者因為無法控制投資風險,會從各大公司找那些有經驗、有能力,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的一線核心人員,為其投資,創立團隊。與招聘一樣,指望傳統招聘流程,能招到一流人才的概率在急劇變小。很多手遊的優秀投資案子甚至沒有到市場上,就已經被搶光了。

但是伴隨著這些精準的觀點的,卻是頑石長達2年多的停步不前。

《二戰風雲》已經是個4年前的產品,在移動互聯網領域,這個時長的產品可以算是活化石了,它從各方面都已無法和現在的手機網遊相比。而被寄予厚望的3D網絡RPG《契約2》,自今年4月1日起因為技術問題而暫停運營,給所有在遊戲中付過費的玩家退費,而在更改這個項目的過程中,項目組的成員又陸續流失——這對一款新產品而言可以說是元氣大傷。而《二戰風雲2》僅僅在今年2月出現在了吳剛的博客文章的描述中,此後再無音訊;《蘿莉塔》作為輕型消除類遊戲,創意非常優秀,但並非主力產品;號稱“匯集頑石最頂尖的開發力量”、被寄予厚望的《骷髏海》則無限期地拖延了下去。作為跑酷遊戲的《猛撞三國》和擁有獨特的劃線戰鬥方式和全3D場景的策略戰爭遊戲《三國之殺場》也沒能再續《二戰風雲》的輝煌;而《開心遊樂園》在App Store中可以下載,卻始終連不上服務器。

……似乎吳剛和頑石自己也在成為一個留給手遊行業後進者的預言。

“你可以說吳剛的判斷是有前瞻性的,可誰又不是一樣?陳天橋也一樣嘛。”在采訪中,一位受訪者這樣說道,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受訪者認為,成功需要具備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足夠的專註。遊戲圈的成功者,比其他行業很難再複制一次這種成功,這不像“開了100個萬達商圈再開100個”。但一次比較大的成功,註定導致熱情和專註會被分散。畢竟公司大了要管理,管理的時候需要開始考慮更多再來一次成功需要整理的方法論。所以他對吳剛的看法是:“他對產品的關註不可能還剩多少了。”

但也有受訪者這樣評價吳剛:

“其實我很佩服他的,但並不是因為他天天去外邊BB什麽理論,而是他真的敢花錢去做一些創新的和他認為好玩的遊戲,雖然這些遊戲都沒做成。但是你看他後面做的《三國之殺場》,其實真的是有很多創新,雖然有些創新並不好。包括現在的《契約》和《骷髏海》,都不是我們現在主流意義上的‘好產品’。他沒成功,我覺得恰恰是他不願意對目前國內這種完全不追求遊戲樂趣,純數據化挖付費的主流妥協。”


除此之外,描述二戰同盟國與軸心國爭奪海上控制權的即時/回合制對戰遊戲《海戰風雲》也是市場上同類題材非常少見的作品。

不過這位受訪者也表示,“他團隊的研發能力有限。因為他們的團隊他的話占得比例太大,對產品影響太大,但是他本身並不算是頂尖的制作人,所以他後面一直沒有什麽成績。他是個好的商人,演說家,投資人,但惟獨我覺得不是好的制作人。”

在一家企業評價網站上,一位自稱在頑石工作過6年的員工在填寫對CEO的建議時,他只寫了兩個字:放權

如果這樣看起來,吳剛拆分頑石,也許正是他另一個準確的預見性的判斷。

當媒體報道人物時,人們往往會揣測記者對於所報道者的好惡傾向。如果你是一個想尋求事物正確答案的人,又或者你願意和一個聰明人多呆一會兒,那麽你很難會不喜歡吳剛。

吳剛有一次在微博里寫到:“很多人清楚的知道自己不能死,但不明白自己為什麽要活?公司也一樣。”


2015年4月9日 (2900億成交額) Edward Lee 發掘十倍股

來源: http://edwardten.blogspot.hk/2015/04/201549-2900.html

雞犬皆升時代,真係好難數得哂個市有幾多垃圾被炒起
何為垃圾?指盈利極低或蝕錢既公司

今日喪炒垃圾經典包括聯華,雨潤食品,
聯華過去幾年盈利同比下跌幅度係-45.3%,-84%,-42.8%
由2011年賺7.7億之後2012-14年賺4.2億,0.68億,0.39億..
今年會賺多十倍? 你話呢?
另一隻雨潤2012至14年利潤,蝕6億,賺4359萬,賺5677萬....
今日聯華升44%,雨潤升30%,可以點估到佢地會炒呢2隻野?
一隻做超市,一隻賣豬肉,兩隻都唔係主題股,
大媽經濟學又用唔著,股市大賺會去多左超市買野/食多左豬肉??
又講唔通.....

另外有隻偉誌升22%,有人有印象既話會記得我提過,本來見佢業績好似好好
但分開上下半年睇,下半年盈利倒退,咁又炒高22%,解釋唔到~

亂升都無咩好講,唔通仲叫人入咩,不如睇下有咩未升~
所以今日整左個跑輸大市LIST,日均成交過3百萬,3月30至今升少過10%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iLh459rrhH09xMiNjaOZW6DE65PFMn3-OSMlQFT9pto/edit?usp=sharing

入面有唔少係之前當炒既殼股,好似光啟科學,誌道國際,坪山茶葉呢D....
殼股就唔推,揀返D有實際盈利既公司....

有盈利但呢幾日跌既公司已經無乜,
澳優(01717)係少數,可仲有珂萊蒂爾 (03709)
仲有創科實業669.....仲有中國金屬利用.......

有升但升得少既公司
體育用品業有幾間
2020安踏,2200浩沙,1968匹克體育

服飾股係假數重災區,升幅比較弱~
升得少既得虎都2399,卡賓2030.....
鞋有富貴鳥1819,呢隻之前炒過,同埋九興1836
曾經係內地人至愛既PRADA1913要跌10%

汽車銷售有幾間已經大升例如正通,中升呢D,
未升既有潤東1365,和諧汽車3836.....
汽車股有北京汽車1958,長城汽車2333.......

強泰環保1395之前好似熱炒但呢排算升得少....
通達集團698真係估唔到比較弱,比巨騰國際3336升得少~
兩間做殼既都升得少過做手機或手機鏡頭或手機MON既公司~

餐飲股,味千,翠華,呷哺呷哺升超過20%
唐宮升15%,都係內地人熟悉既餐飲~
未升既有港資大家樂341,大快活52,佳景703
不過唔係內地既未必有人炒.......

以上只係揀D未升既出黎俾大家睇,唔係推介!!!!
因為部份公司體質不佳(不過聯華雨潤都唔係好)
中獎定中陷阱,各位自己計算風險回報率.......

大家可以留意返自己熟悉未升果D,
真係太多行業總有D未郁,有無人炒真係無得計,睇彩數~
你熟佢知佢基本面唔差,但未必有人有興趣炒~但至少唔會跌太甘~
呢D位唔想再叫人高追了,都係果句要買一早買左
我之前SET果個模擬組合好多都升唔少~
2月呢篇升3成幾至1倍.....
http://edwardten.blogspot.hk/2015/02/blog-post_21.html

放假果陣寫既餐飲汽車銷售又開哂車....
係呢堆未升既搵下,呢堆都升埋就無野好講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625

一個神奇的故事:瀕死小公司竟然一夜搞定1000萬,還融了2900萬美元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510/149797.html

黑馬說:一群原本散落在各地、獨自前行的創業者,通過黑馬營聚集到一起,發生了人生與事業的轉折,他們如何找到更高的山峰去攀登?

文 | 本刊記者 鄒蔚
編輯 | 王冀

一夜之間搞定1000萬


多年之後,李元仍然不會忘記2014年冬天的那個夜晚。

“那天我們班上完課,大家組織小型聚會,二三十個同學在一起喝酒、談人生、談創業,特別開心。當時有個環節,每個人分享自己在創業過程中最困難的一個事情。輪到我了,我說當下就是最困難的時候,(2015年)1月1日有一筆貸款就到期了,大概1000多萬,如果在那個時點不能融到錢,或者沒有現金進來,我可能十多年的努力就沒了,壓力非常大。”

李元是北京樂寵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以下簡稱樂寵)。這家公司圍繞著寵物做生意,包括寵物用品電商、寵物社區等。李元在行業深紮了十多年,不止一次經歷過項目失敗,但這次無疑是他創業以來最危險的時刻。

很多人站起來表態,“這個事情我們幫你解決”。他們當場湊錢給李元償還貸款。這群剛在黑馬營相識的同學,給李元提的唯一要求是:必須競選班長。

同學們的支持讓李元平靜了不少,但他還在做著最後的努力。去年12月下旬,樂寵獲得了新希望集團的投資意向。“第二次課選班長那一天,在上午新希望的決策會上,我們這個項目通過了,下午就選班長,我原本準備了演講稿,但一上臺就不知道該說什麽,就把那天晚上的故事又講了一遍,很多人都感同身受,它其實是黑馬兄弟拼死相救的精神在我們班的一個體現。”

最終,李元得到了大部分的選票,當選為黑馬營第十期二班的班長。很快,來自新希望集團2900萬美元的C輪融資到賬,李元熬過了他創業以來“最長的黑夜”。

“這是一次戰略投資,新希望可能利用我們的積累——包括電商、移動社群、大數據——很好地切入這個行業。”李元說,樂寵不僅獲得資金註入,還有供應鏈上的資源整合。

重新聚合

33歲的王樂強是創業十多年的“老手”,最近一個月沒少往其他城市跑。他自從把公司交給聘請的總經理之後,就迷戀上了去不同城市拜訪同學的日子。這種拜訪不是簡單地喝茶、聊天,而是就創業項目、突破瓶頸、上市進行深度的、無保留地思想碰撞。

王樂強是福寶貝創始人,他專註於兒童手工娛樂領域,他說自己是徹頭徹尾的理想主義者。在黑馬營,他為聽了陳年、黃怒波、李亞鵬的演講而激動,而過去他一直窩在鄭州創業,跟諸如姐夫、大學同學這樣的股東說理想,沒人搭理他。

一次課上,陳年問他們,你們最艱難的時刻是什麽?陳年講了自己把凡客從兩萬人裁至三百人的故事。“以前遇到困難,我一直安慰自己,堅持,等做大了就好了。聽完陳年講的課,我對堅持有了新的理解和定義,我也知道當我的企業越來越大時,也一定會經歷和同學們甚至陳年一樣的困難,有可能蹲監獄,有可能想跳樓,有可能不敢面對,但我仍然會堅定不移地在創業的路上走下去。”

4月15日,王樂強“流竄”到了北京,和十期二班的同學、西普學院創始人王建見面,探討公司上新三板的問題。此前,王建的一家公司成功登陸了新三板。“我之前找過券商、會計師事務所仔細研究過這個問題,現在再來找同學——沒有利益關系,再聽他講一遍,這事我就定心了。”王樂強說,未來他還將更頻繁地出現在北京。他會在北京設立團隊開發兒童社交App,“這也是同學鼓動的,他們還提供了辦公室。”

“找同類”,這是王樂強參加黑馬營的初心,“就像醜小鴨找到了白天鵝,以前創業是一望無底的深淵,在這一刻我踏實了。”當天夜里,王樂強要見兩位投資人,他們都是十期二班的同學幫忙介紹的。

黑馬營十期二班總共有70名學員,都是創始人。截至4月3日,總共有15位學員的公司獲得了A輪以上(含A輪)融資。有意思的是,去年在蘇州,十期二班開了一次私人董事會。“那次私人董事會的結論是:要麽你把自己幹掉,雇個總經理來幹;要麽你把公司賣了,重新再做一個。我以前覺得自己挺牛逼的,但是上完第一次課,很多人都感覺井底之蛙跳出井了,以前的自信突然崩塌,特別恐慌。”王樂強說。

那次私董會上,李元問王樂強如何選址,客單價、頻效、商場層次結構是什麽?王樂強一個都沒答上來。“我以前從沒考慮過這些問題”,王樂強說,“過了一段時間,我重新建立了自信,不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無論多大的困難都可以挺過去的那種自信。”

把心搞大,是王樂強最深的感受。以前,他認為自己的事業就是按部就班地把規模擴大,最頂峰可能達到百城千店的目標。當他學習了黑馬營傳授的“重度垂直”理論之後,發現兒童手工娛樂市場其實更大——過去,他只是把店開在大型商場里,而現在他發現住宅小區的兒童社交是一個巨大的未開發市場。

李元也經歷了思路的轉變,他的公司完成了從擴張到收縮的轉型,專註“電商-社群-線下”的O2O模式。“通過在黑馬營學習,我意識到單點突破是正確的。現在我做好這100萬粉絲就夠了,不用想得太大,這就需要很好的產品,而原先我做的產品太多了。”

王樂強和其他同學經常勸說李元,以他的能力去做一個更大的領域,公司價值會比今天做寵物公司大得多。但是,李元告訴他們,做寵物公司是自己的夢想。“我們這群人就是這樣,手上托著夢想,同時在實幹”,王樂強說。

類似的同學還有很多。

王文鋼比李元、王樂強年紀大不少,但他的夢想是給中央電視臺大樓套上“花褲衩”。王文鋼是優曼家紡創始人,從國外回來時,他和妻子馮軼被商店里賣的進口浴巾高昂的價格嚇到了。他們決定用一種較輕的方式切入一個很重但很大的市場。優曼家紡打破傳統家紡市場的分銷制,以互聯網為銷售渠道,將供應鏈上的用戶需求、設計、代工高效率地打通,讓家紡產品可以像服裝一樣小批量、多樣式、高叠代頻次地為用戶生產。

奇人還有張帥,他是微信服務號“請出價”創始人,這是一個被看做“最值錢”的C2B服務號,它在京東股權眾籌平臺上按照1億元的估值出讓10%股權,很快被全部認購。簡單來說,“請出價”將常規的商家標價、用戶購買的購物方式逆向操作,搜集用戶對一件熱門商品的價格區間,再以談判的方式和商家協商確定最低價格——往往低於常規渠道的標價。當交易沒有完成,定金會退還給參與者。張帥和十期二班的同學以及創業導師們分析、推演過各種模式,確立了現在的產品方向:聚焦幾類產品、偏重實物。

趙磊是合鑫生物創始人,這家公司專註於人體脊柱健康。通過黑馬營的學習,他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危險。“我們將脊柱康複設備銷售給醫院,出租給健康管理機構,運營很輕,這樣使得企業其實並不具備核心競爭力,因為醫院和健康管理機構完全可以直接引進這些設備,從而拋棄我們。”學習完重度垂直理論,趙磊決定延長服務鏈,以現有資源為基礎,打造“脊柱健康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直接服務客戶。

令牌連心

班上的同學彼此成為了創業潤滑劑和加油站。李元說:“很多話不能跟合夥人說,不能跟家里說,甚至不能跟自己老婆說的話,但我們可以跟同學暢所欲言,因為大家都感同身受。我之前比較封閉,其實應該更開放,應該努力尋求外界的幫助,而不能什麽事情都自己去扛。其實大家都一樣,我那點兒苦算什麽?”

李元當選班長後發現,班上同學的互補性很強。“像我這種做互聯網的人,其實內心深處會羨慕那些傳統的企業家,他們是實打實做起來的,而且戰鬥力很強,有韌性,敬業。班上有的同學每天5點鐘起床第一個到公司,最後一個下班,而且持之以恒在做。”

在黑馬營十期二班,每位同學都做了一塊木頭令牌,刻著各自姓名,當遇到獨自無法克服的巨大困難時,可以拿出令牌,全班同學都會盡全力幫忙,但這個令牌每個人一生只能使用一次。

“我們感覺心里有底了,做事情會更加放心”,王樂強說,“否則創業就像攀登懸崖,很可能一失手掉下去了,不知道會摔成什麽樣子。”不久前,班里一名學員的公司發生重大變故,從200多人縮減至3人,辦公室也從上海陸家嘴搬到了一間倉庫里。十期二班專門把班里的能人集中起來,成立了找錢組、找人組、找資源組,幫助這位同學對接各種資源。他們希望這個集體“永不畢業”,彼此成為各自人生中的一塊重要基石。

“創業不是為了活著,就是為了成功,我希望成為早教領域教父級的人物。”王樂強的聲音突然大了起來——他看到了自己一年之前完全不敢想象的風景。\版權聲明:本文作者鄒蔚,編輯王冀,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446

2015年4月9日 (2900億成交額)

雞犬皆升時代,真係好難數得哂個市有幾多垃圾被炒起
何為垃圾?指盈利極低或蝕錢既公司

今日喪炒垃圾經典包括聯華,雨潤食品,
聯華過去幾年盈利同比下跌幅度係-45.3%,-84%,-42.8%
由2011年賺7.7億之後2012-14年賺4.2億,0.68億,0.39億..
今年會賺多十倍? 你話呢?
另一隻雨潤2012至14年利潤,蝕6億,賺4359萬,賺5677萬....
今日聯華升44%,雨潤升30%,可以點估到佢地會炒呢2隻野?
一隻做超市,一隻賣豬肉,兩隻都唔係主題股,
大媽經濟學又用唔著,股市大賺會去多左超市買野/食多左豬肉??
又講唔通.....

另外有隻偉志升22%,有人有印象既話會記得我提過,本來見佢業績好似好好
但分開上下半年睇,下半年盈利倒退,咁又炒高22%,解釋唔到~

亂升都無咩好講,唔通仲叫人入咩,不如睇下有咩未升~
所以今日整左個跑輸大市LIST,日均成交過3百萬,3月30至今升少過10%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iLh459rrhH09xMiNjaOZW6DE65PFMn3-OSMlQFT9pto/edit?usp=sharing

入面有唔少係之前當炒既殼股,好似光啟科學,志道國際,坪山茶葉呢D....
殼股就唔推,揀返D有實際盈利既公司....

有盈利但呢幾日跌既公司已經無乜,
澳優(01717)係少數,可仲有珂萊蒂爾 (03709)
仲有創科實業669.....仲有中國金屬利用.......

有升但升得少既公司
體育用品業有幾間
2020安踏,2200浩沙,1968匹克體育

服飾股係假數重災區,升幅比較弱~
升得少既得虎都2399,卡賓2030.....
鞋有富貴鳥1819,呢隻之前炒過,同埋九興1836
曾經係內地人至愛既PRADA1913要跌10%

汽車銷售有幾間已經大升例如正通,中升呢D,
未升既有潤東1365,和諧汽車3836.....
汽車股有北京汽車1958,長城汽車2333.......

強泰環保1395之前好似熱炒但呢排算升得少....
通達集團698真係估唔到比較弱,比巨騰國際3336升得少~
兩間做殼既都升得少過做手機或手機鏡頭或手機MON既公司~

餐飲股,味千,翠華,呷哺呷哺升超過20%
唐宮升15%,都係內地人熟悉既餐飲~
未升既有港資大家樂341,大快活52,佳景703
不過唔係內地既未必有人炒.......

以上只係揀D未升既出黎俾大家睇,唔係推介!!!!
因為部份公司體質不佳(不過聯華雨潤都唔係好)
中獎定中陷阱,各位自己計算風險回報率.......

大家可以留意返自己熟悉未升果D,
真係太多行業總有D未郁,有無人炒真係無得計,睇彩數~
你熟佢知佢基本面唔差,但未必有人有興趣炒~但至少唔會跌太甘~
呢D位唔想再叫人高追了,都係果句要買一早買左
我之前SET果個模擬組合好多都升唔少~
2月呢篇升3成幾至1倍.....
http://edwardten.blogspot.hk/2015/02/blog-post_21.html

放假果陣寫既餐飲汽車銷售又開哂車....
係呢堆未升既搵下,呢堆都升埋就無野好講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320

2900點攻防戰打響 下半年A股應該這樣操作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2189.html

周四兩市小幅低開,滬指開盤後即窄幅進行盤整,圍繞2900點展開爭奪。早盤受消息影響,物聯網、4G概念等板塊表現活躍。滬指窄幅震蕩,臨近午盤時,兩市沖高後開始震蕩下行。

截至午盤,滬指下跌0.83%,報2281.55點;深成指下跌0.91%,報10204.16點;創業板下跌1.14%,報2120.14點。

盤面上,儀器儀表、物聯網、4G概念等板塊漲幅居前;稀土永磁、新材料、鈦白粉等板塊跌幅靠前。

外圍市場方面,亞太股市周四漲跌互現,日本股市日經225指數半日上漲0.48%,報16143.24點;東證股價指數上漲0.39%,報1289.66點。截至目前,韓國首爾綜指下跌0.48%;澳洲股市S&P/ASX200指數上漲0.14%,臺灣加權指數下跌0.41%。

消息面上,劉士余:資本市場承擔新使命 迎良好發展機遇;十大中報預增王背後的故事:神州長城預增300倍;國常會數張“藥方”力阻民間投資下滑;狂賺62倍的期貨奇才:上證綜指三季度或漲18%;年內99家企業IPO申請獲通過 過會率94.3%;動力煤7月份上漲預期增強 資金悄然布局10股;中海油高層“大換血” 今年仍需縮產降投資;停複牌新規提速重組 梅泰諾60億並購揭盅;深交所發函問萬科深鐵重組 獨董回避事由成焦點;高盛擬減持口子窖不超過16%股權 8年浮盈48億。

對於2016下半年A股市場走勢,平安證券概括為:“逆水行船,不進則退”。短期博弈將集中於對市場風險評價的博弈,以尋找短期風險評價下降的時間窗口進行結構性投資。

流動性長期以來都是決定市場走勢的核心因素之一,有跡象表明“水”流將開始逆轉。實體部門的加杠桿能力正在顯著弱化,2016年私人部門投資的快速滑落是值得警惕的因素,它極有可能帶來流動性的被動收縮;金融部門的加杠桿能力則受到監管趨嚴的影響,尤其是“脫虛入實”的政策導向和對杠桿的限制措施。兩者的疊加效應使得我們認為M2增速的滑落可能才剛剛開始,其未來的下行走勢可能會類似於投資增速般不可逆轉。目前來看,A股市場很難認為已經對此做好充分準備。

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真的顯著下降,從新增信貸到新增社融數據均有所體現。除了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外,民企投資對於資金的需求持續下滑。我們可以用投資回報率下降、中長期預期不佳、技術創新不足、人力土地成本上升過快等因素來解釋私人投資的下滑,但最大的問題在於短期內我們找不到逆轉私人投資滑落的辦法。從中國經濟的結構來看,一旦投資增速下滑,實體經濟必然難以加杠桿,這使得當前的流動性寬松環境將變得不可持續,貨幣供應存在被動收縮的可能性。

監管政策則在控制金融系統加杠桿的能力,目的是防範金融風險(毫無疑問,實體經濟如果持續疲軟,過高的金融杠桿必然導致金融風險),這種影響將逐漸體現。從A股市場來看,對於IPO和再融資的審查已經收緊,而對券商資管和基金子公司通道業務的加強規範使得A股市場加杠桿能力變得非常有限,同時對於套利交易和內幕交易的打擊也趨向嚴厲。

2016年上半年市場一直疑惑於有關供給側改革如何實現去杠桿的問題,在穩增長和防範金融風險兩大目標約束下似乎難以全面去杠桿。但從宏觀經濟運行和金融市場監管層面,我們傾向於認為,去杠桿的條件正在成熟,被動去杠桿的力度尚難以估計,但流動性供給的回落趨勢已經開始展露端倪。

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機會將局限於對風險評價的博弈,防禦性布局和結構性機會並存。當市場預期風險事件可控時,市場的結構性機會增加;而當風險事件增加,預期不穩定時,市場則會陷入風險偏好下行局面。2016年下半年市場的風險點在於:宏觀基本面加速下滑(可能是局部的),信用違約風險出現上升;美聯儲加息預期沖擊;匯率波動帶來儲備資產變化;全球金融市場波動;解禁和減持壓力;美國大選等。當這些風險因素為市場預期吸收時,市場就會進入博弈時間窗口。

投資建議方面我們強調幾點結論:第一,流動性趨勢變化和監管趨嚴將帶來創業板、中小板和中證500與主板的估值差異趨勢性收斂;第二,市場弱勢格局難以改變,風險偏好的系統性提升難度很大。配置方面仍推薦防禦性板塊,推薦食品飲料、家電、醫藥和銀行;第三,在風險博弈期建議尋找科技領域中能夠穿越周期的板塊,相對看好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新材料、智能家居等。


剛過完CEO五周年 庫克就拋售蘋果股票套現2900萬美元

9月1日上午消息,據海外知名價值投資專業網站Gurufocus報道稱,蘋果周三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顯示,該公司CEO蒂姆·庫克(Tim Cook)通過出售269,883股蘋果股票套現逾2870萬美元,加權平均交易價格在105.95至107.37美元之間。此次套現前不到一周,庫克剛剛迎來了出任蘋果CEO五周年的紀念日。

根據庫克2011年獲得的一份薪酬組合,他獲得了126萬股受限股,其中包括98萬股以時間為條件的受限股和28萬股以業績為條件的受限股。

本周的交易過後,庫克的信托持有1,039,809股蘋果股票。按照周三的收盤價計算,價值約為1.1億美元。另外一筆70萬美元的受限股則計劃於2021年8月24日給予,還有5筆28萬股以業績為條件當受限股則會在2021年之前逐年給予。

而在前不久,庫克也曾出售33.4萬股蘋果股份,價值約3600萬美元。有意思的是,在庫克拋售蘋果的情況下,股神巴菲特卻增持了蘋果。據悉,巴菲特在第二季度增加了對蘋果公司股票的投資至15億美元。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今年5月就已經持有10億美元蘋果股票。在第二季度又增持了542萬股蘋果股票,目前持有的總股本達到1520萬股,價值為14.6億美元。

雖然庫克貴為CEO,他的工資卻不高。今年1月份,蘋果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一份報告,顯示CEO蒂姆·庫克在2015財年的薪酬總額為1030萬美元。但是蘋果CFO、高級副總裁Luca Maestri去年薪酬總額超過2530萬美元;蘋果高級副總裁Angela Ahrendts薪酬總額2570萬美元;蘋果高級副總裁Eddy Cue薪酬總額為2500萬美元。


央行連續第七日暫停公開市場操作 本周凈回籠2900億元

央行4月1日連續第7日暫停公開市場操作,央行公告稱,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於較高水平,4月1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同時,央行還就7,14,28天期逆回購操作需求詢量。

今日無逆回購到期,本周央行未進行公開市場操作,共凈回籠資金2900億元。下周公開市場逆回購到期1000億元,為今年以來到期量最小的一周。

 


周期股強勢領漲,滬指站上2900點關口

周二(7月24日)滬深兩市股指強勢走高,中字頭概念、周期股集體走強帶動上證50指數快速上漲逾1%,滬指盤中站上2900點關口。深圳市場上,新能源、鋰電池以及部分醫藥股反彈,市場交投趨於活躍,深成指、中小板指盤中漲逾1%,深成指站上30日均線。截至上午收盤,滬深兩市股指全線飄紅,兩市半日成交額較昨日放量近700億元。

午市收盤數據(來源:Wind)

滬深兩市上午收盤,上證綜指收報2,904.93點,上漲45.39點,漲幅1.59%,成交額1,453億元;深證成指收報9,468.91點,上漲154.61點,漲幅1.66%,成交額1,633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633.49點,上漲12.52點,漲幅0.77%,成交額502億元。資金方面,央行今日未開展逆回購操作,因今日有700億元逆回購到期,當日實現凈回籠700億元。

盤面上,兩市行業板塊早盤全面翻紅,水泥、建築裝飾、鋼鐵、裝配式建築以及細胞免疫治療板塊漲幅居前。

熱點板塊:

由於水泥公司上半年業績普遍預增,水泥板塊周二早盤繼續領漲,截至上午收盤,西藏天路漲停,冀東水泥漲逾8%,青松建化、祁連山漲逾6%,海螺水泥、金隅集團漲逾5%。根據申萬宏源的統計數據,1-5月份水泥行業累計實現利潤515億元,同比增長117%,創歷史新高。其中,水泥上市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預計達到121%。

經歷周一集體下挫後,部分醫藥股周二早盤迎來強勢反彈。截至上午收盤,細胞免疫治療概念漲幅居前,銀河生物、華海藥業先後漲停,中源協和、冠昊生物漲逾6%,新開源漲逾4%。

消息面:

1、財政部消息,1-6月,國有企業經濟運行態勢良好。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比上年同期均有所提升,利潤增幅高於收入10.9個百分點,鋼鐵、有色、石油石化等行業利潤大幅增長。1-6月,國有企業利潤總額17176.3億元,同比增長21.1%。其中,中央企業11134.1億元,同比增長18.6%;地方國有企業6042.2億元,同比增長26.0%。

2、國家統計局披露7月中旬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變動情況,與7月上旬相比,28種產品價格上漲,17種下降,5種持平。其中石油天然氣類產品價格普遍上漲,液化天然氣(LNG)價格漲11.1%,液化石油氣價格漲3.7%。生豬價格上漲5%。有色金屬類產品價格普遍下跌。焦炭(二級冶金焦)價格下跌7.4%。

機構觀點:

山西證券認為,當前行情下,市場上最主要的制約因素在逐漸消散,投資者風險偏好觸底反彈,短線來看,市場迎來一波反彈可期。中期維度下,下半年我們預計貨幣政策端對於流動性的調節會持續改善。

華鑫證券指出,受利好刺激,近兩日指數強勁反彈,核心因數來源於超跌金融權重股以及基建藍籌股連續走強,短期由於利好刺激有望延續強勢,但想要連續走強,還需要成交量的配合,若量後繼乏力,代表了場內外投資者對未來預期依然擺脫不了弱勢震蕩的判斷。

責編:俞晟麒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