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多iPad mini,看多蘋果 潘欣
http://xueqiu.com/1493966921/22429461(為紐約時報中文網供稿,不幸的是同一天紐約時報在中國陣亡了,呵呵)
蘋果公司24日凌晨發佈了5款新產品,其中最受關注的非iPad mini莫屬了,圍繞著iPad mini注定又將是新一輪唱多或唱空蘋果的爭論。
事實上,iPad mini的產品早已經在發佈會之前就被完全劇透了。過度的提前曝光,不免讓人感覺iPad mini缺少了新鮮感,更別說以往iPhone、iPad發佈時帶來的那種超越用戶期望的驚喜感。 自從後喬布斯時代起,蘋果任何一個新品發佈都會從劇透開始蒙受諸多的質疑,這次iPad mini當然也不例外。對iPad mini主要的質疑觀點集中在認為蘋果缺乏創新、定價不合理。
從產品本身的角度,iPad mini可能確實沒有那麼激動人心的革命性創新。但是,我們看看iPad mini所擁有的7.9英吋的屏幕、7.2毫米厚、300克的重量,對比一下更小屏卻更厚更重的三星和谷歌7英吋屏產品,這就讓人無法否認iPad mini的強大競爭力了。無從探知iPad mini為什麼沒有選擇「主流」的7英吋屏,但是差異化的屏幕大小就有可能就此劃分出一個新的消費市場。
眾多輿論分析認為iPad mini是蘋果涉足中低端平板電腦市場的舉措,並由此推論其定價偏高,以致於看衰其銷售前景。但是,中高低端市場的劃分並不僅僅是價格一個維度,而應該綜合去判斷產品的特性、應用場景、產品定價、以及目標消費群體來進行判定。所以用相對10英吋屏的價格或和三星谷歌產品的定價來劃定iPad mini進入中低端,又用其定價來證明其在中低端市場的定價偏高是自相矛盾的。一個相對谷歌和三星更大屏更輕薄的iPad mini並不是一個想在「中低端市場」廝殺的產品,而是一個企圖「革命」、重新定義小屏幕平板電腦市場的產品。
相對厚重的10英吋iPad而言,iPad mini顯然是一個更便攜的平板電腦,這必然會讓iPad的應用場景擴大,也必將帶來更大的用戶群覆蓋,真正的讓佔據70%份額的iPad實現從「無線」到「移動」的跨越,並實現其在平板電腦市場更強勢的壟斷。iPad mini的推出和10英吋屏iPad將聯手覆蓋平板電腦市場。有的人會質疑蘋果會在平板電腦市場左右手互搏,並認為iPad mini會搶奪iPad的市場,導致蘋果營收和利潤受損,但是如果對比他們的售價和市場中劇透的成本價,應該會發現iPad mini其實是利潤率更高的產品,所以這只會為蘋果帶來更好的利潤規模,所以蘋果自身並不懼怕iPad mini搶奪iPad的份額。
iPad mini和三星、谷歌7英吋屏產品的競爭也不會是價格的競爭。蘋果強大的品牌一直支撐著其產品實現更高的溢價,而不是去和其他市場中的玩家去玩低價競爭的遊戲,iPad mini也一樣會如此,更何況它是一個較對手更大屏更輕薄的產品呢。從競爭的角度看,iPad mini的推出會給7英吋屏市場中的玩家以更大的壓力,隨著iPad mini市場份額的增長,對手們漲價的空間會更小,讓對手的未來變得更艱難。
iPad mini當然不是完美的,它最受質疑的一點就是那僅僅和iPad2一樣的屏幕分辨率,這對於一部分The New iPad的用戶來說可能是阻礙其購買的重要因素。至於為何沒有採用高分辨率的Retina屏,可能有兩個原因所造成的,一是供應鏈和成本控制問題導致暫時無法量產、二是蘋果只把目前的iPad mini當做一個試探市場的產品。我們可以看到蘋果自從iPhone 4s開始,產品發展的路線就已經變成了漸進式,而不是原來公眾感知到的跨越式發展。無論軟硬件,新的產品功能都是在某一個產品線得到成功驗證後,再逐步應用於其他產品線。依據此,大概可以判定,半年後,配備有Retina屏的iPad mini會進入市場,以進一步強化蘋果在「小平板」市場的競爭力。
輿論對iPhone5的質疑是一件並不遙遠的事,今天庫克宣佈iPhone5自上市六週以來實現了500萬部的銷售,成為了有史以來銷售最快的蘋果手機。對於iPad mini,我們其實也不妨放下爭論,過一陣去看看它的銷售量再做判斷也不遲。一切用銷售說話,真正對iPad mini投票的既不是分析師的觀點也不是一兩天股價的波動,而是消費者的錢包。
在蘋果的特別發佈會上,其實最特別的的產品倒是第四代iPad,更弔詭的是它的名字是iPad with Retina display。這種產品品牌的命名方式,只會讓人懷疑其也擁有Retina屏的第三代iPad是不是真的擁有Retina屏啊?急匆匆的推出第四代iPad是一件比較難理解的事情,不知這是否意味著第三代iPad的不如人意以延續其產品生命週期,或是應對傳聞中谷歌即將推出的10英吋屏平板的競爭舉措。
在iPad家族的新品之外,Mac家族的三款新品,13英吋Retina屏MacBook Pro、新款iMac、新款Mac mini也很有看點。在一片PC已死的輿論中,蘋果卻依然持續擴張桌面電腦市場,或許這說明PC離死還遠。如果你是蘋果的忠實用戶,你會發現從Mac、iPad到iPhone已經越來越緊密的整合到一起了,整合它們的樞紐原來是iTunes,現在已經演變成了iCloud。iCloud會發展成為蘋果產業鏈條的中樞,變為個人計算的中心,而不是我們用移動或桌面設備來看待市場的單一維度。
最後,還是讓我們回到後喬布斯時代飽受質疑的創新問題吧,這種質疑存在主因一是把喬布斯神話了,二是對蘋果存在著不切實際的期望所造成的。
我們試想一下,以蘋果這樣的公司能沒有幾年的產品和技術儲備嗎?如果你不否認這一點,那麼我們或許可以做出這樣的判斷——後喬布斯時代的蘋果新品其實也大多是喬布斯時代的產物。如果這點成立,那麼如果你看空蘋果現在的創新能力或許也就是在看空喬布斯的創新能力。以iPhone和iPad為標誌,給蘋果打上了深深的顛覆式創新革命的烙印,但是我們看世界上任何一個企業,誰也不可能每發佈一次新品就實現一次顛覆或革命,所以我們也不可能寄望蘋果實現一次次不停的顛覆。
如今的蘋果已經憑藉著顛覆式創新,領導了桌面電腦屏幕和移動屏幕的潮流,在這兩個市場或許存在革命性顛覆的空間已然變得極其微小了。或許在介於iPhone5的4英吋屏和iPad mini的7.9英吋屏之間還會有一個融合式創新的機會。此外,我一直相信未來蘋果實現顛覆式創新的點是通過顛覆電視屏幕實現的,如今的Apple TV可能就是其埋下的一粒有待發芽的種子。對了,聽說蘋果的特別發佈會不就是用Apple TV進行的網絡直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