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港口裡的旅遊業

http://www.infzm.com/content/82500

整合後的港口,將成為福建新的旅遊勝地。能否在環境保護的基礎上發展海洋經濟,是福建面臨的挑戰。

「除了海洋物流,濱海旅遊是福建海洋經濟另一重要部分。」廈門市旅遊局資源規劃處副處長蘇衛軍說。

廈門是中國炙手可熱的旅遊勝地。近十年間快速發展,但旅遊資源已經無法滿足蜂擁而至的遊客:2012年十一黃金週,鼓浪嶼最多時一天湧入12萬人。遊客太多,島上的原住民要麼「逃」往市區,要麼閉門不出。「旅遊質量和體驗因為人多而受到影響。」蘇衛軍坦言。

隨著海洋經濟規劃,廈門正計劃開拓濱海旅遊項目。「例如西班牙海洋樂園的項目,可以依海而建。」蘇衛軍說。廈門正在發展遊艇產業,目前還是特種旅遊項目,普及度並不高。

而港口,將成為新的旅遊勝地。比如,東渡港區將來會成為福建濱海旅遊的新名片,這裡將發展為游輪母港。

由廈門東渡郵輪碼頭乘搭「小三通」船,1小時便能到達金門。乘客能看到在大擔島上的大幅標語,標語的對面是廈門椰風寨海灘,與之遙相呼應的則是「一國兩制統一中國」。

那裡就是炮擊金門的地方。一個簡單的遊船項目,每年吸引近五百萬遊客光顧,連續十年長盛不衰,人們稱作「海上看金門」。

整合後的港口,遊客的接待能力將大大增加。就在不久前,廈門剛剛接待了8萬噸級的「海洋航行者」號郵輪,這是目前大陸接待最大的郵輪。而下一個目標,則是接待22.5萬噸級郵輪。

不過,挑戰同樣嚴峻。

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副教授彭本榮記得,十多年前海裡能看到各種水草。「現在呢?植物都看不到了。」

在他看來,中國從北到南,沿海工業佈局對海洋污染嚴重。「福建必須吸取教訓,在保護好環境基礎上發展海洋經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4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