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insider: 由於土地和房產價格的崩潰以及東亞其他地區的主權債務問題,日本在90年代中後期遭遇了嚴重的衰退。
東京大學2000年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日本青年在衰退期間的命運非常悲慘。
首先,新畢業生相對於原有員工數目的僱用率,將人力資源儲備變量作為解釋變量來進行回歸分析:
報告指出:
新畢業生相對於原有員工數目的僱用率在45歲及以上員工比例較高的公司明顯較低。高中畢業生在擁有更高老員工比例的大公司 更難找到全職工作。這些公司也招收了更少的大學畢業生。非科學專業的畢業生最難找到工作。回歸模型可以被運用在1991年到1996年的數據之上,中年和 更年長員工比例的係數每年都為負且顯著。
接下來,人均職位增長率隨著年齡的下降而下降,對於年輕人來說增長率基本上處於崩盤狀態:
最後,根據年齡和行業細分出的職位增長率。在大公司中,年輕員工失業情況尤為明顯。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某種程度是由於日本的自身特性:該國擁有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中最嚴厲的解僱法:在大多數情況下,僱主有司法責任去證明裁員的正當性或嘗試用其他手法來避免裁員。
這使得解僱舊員工變得困難,停止招募年輕人則簡單得多。
但就業問題背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人力需求受到了總GDP下降25%的影響。
該研究對於日本的意義頗為恐怖:
青年失業率的上升會為日本帶來社會問題。青年犯罪率和勞動力市場的情況緊密相連。無法讓老的一代將技藝傳授給新一代人將對日本經濟未來的生產效率造成嚴重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