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猜」了20多年的商業名詞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277

  這篇專欄,跟年輕的朋友們談幾個困擾了我很多年的商業名詞。它們從我開始觀察企業界的20多年前就存在了,卻仍然讓我困惑不已。


  第一個名詞是「成長」。偉大的彼得·德魯克曾經說:目前快速成長的公司,就是未來問題成堆的公司。每一個企業家都把成長作為企業存在的終極價值。「每年的銷售額增長多少,利潤增長多少。」這是管理者所需要的,也是投資者所需要的。


  德魯克早在1970年代就已經注意到了成長的危機。他認為,如果企業都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很快就會耗盡整個世界的資源。成長是企業必須追求的目標。問題僅僅在於,企業應該制定怎樣的成長策略?


  在一個快速成長的行業中,企業就應當有一個較高的最低限度成長率,否則就會被競爭拋開。也因此,企業的成長目標必須適當。


  在十來年前,美國通用電氣的CEO傑克·韋爾奇被認為是最傑出的企業領導人,在他看來,「健康的成長,應該是做了正確事情的結果。而成長不應當成為目 標本身。」在自傳中,老傑克說,如果說我在通用做對了什麼的話,那並不是我曾批准了價值多少億美元的併購案,而是我駁回了多少數額的投資。


  也就是說,任何可能危害公司財政健康和安全的創新或冒險,都是應該被打上問號的。每一個企業家都必須在誘惑和激情面前經常地問自己:此時此刻,我是否必須成長?有沒有人能夠真正地、有效率地把握其中的節奏和比例?


  與成長相關的另一個名詞是創新。十多年前,尼葛洛龐帝在著名的《數字化生存》中說道:漸進思想是創新的敵人。如果你工作的分分秒秒都在改進,使今天比 昨天更好,那麼,你必然不會花時間去創造新的事物,而徹底摧毀舊的事物。「更好一點」的思維定式與重新創造和徹底摧毀的新思維定式是針鋒相對的。


  D·阿威尼在《超優勢競爭》一書中寫道:「貫徹始終」是靜態競爭環境中的成功關鍵,因為這種策略可以幫助公司維持現有的優勢。然而,在一個急劇動盪的 動態環境中,企業競爭的重心就不再是維持現狀,而是打破現狀。因此,「貫徹始終」破壞了公司從一個暫時優勢轉移到另一個暫時優勢的能力。


  很顯然,這樣的觀念中存在著一種偏見:創新就是不斷地突破和破壞。然而,創新的邊界在哪裡?創新的成本如何控制?


  最後再說說「百年老店」。關於企業可以活多久以及企業究竟擁有怎麼樣的生命週期,兩位91歲的老人對此有著耐人尋味的回答。


  有人問日本松下創辦人、「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松下公司有長期目標嗎?松下說,有。長期目標的時限是多少?松下說,250年。那麼,你們需要什麼來貫徹它們呢?松下說,耐心。


  而另外有人問德魯克:企業長久生存的秘訣是什麼?德魯克說,不存在這樣的規律,即某家公司一定能長期經營下去。相反,存在著這樣一個規律,人類創造的 任何東西終有一天都是要消亡的。一家公司能保持成功超過25年,就是非常罕見的了,認為「公司是不朽的」是華爾街的誤解。


  這似乎是東西方兩種經營哲學的一次奇妙的對撞。在今天的中國,到處都是夢想著創造「百年老店」奇蹟的企業家們,然而,似乎很少有人真正參透了其中的奧妙。


  成長、創新與百年老店,也許這些都是從商者和商業觀察者一生都無法猜透的謎。我有時候便想,它們是動態變化的產物,也許真的沒有標準答案。這樣想著,也就釋然了。


作者:吳曉波(財經作家,上海交通大學EMBA課程教授,「藍獅子」財經圖書出版人,哈佛大學訪問學者,常年從事公司研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0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