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資水平上漲以及經濟增長減速為墨西哥帶來了機遇,可以重新爭取過去10年追逐中國廉價勞動力的部分企業。彼時中國平均工資水平只有墨西哥的四分之一。
波士頓諮詢公司說,對於美國市場,很多產品在墨西哥的生產成本可能已經低於在中國生產的成本。在考慮生產率差異之後,今年中國製造業平均工資水平超過了墨西哥。
墨西哥工人的單位時間產量往往高於中國工人,而墨西哥與美國鄰近,這意味著企業向美國客戶發貨的速度可以更快,而且費用常常更低。
中國仍然保留著很多優勢,其中之一是10多億的消費者。隨著中國工資水平上漲,這些消費者將有更多的錢購買產品,而不只是為世界其他國家生產這些產品。
另外也很少有人預計企業會大規模回遷至墨西哥。當地的禁毒戰嚇跑了新的企業,而熟練勞動力或零部件供應鏈的現狀也還不足以對中國的製造能力構成嚴峻挑戰。
但在中國工資水平繼續上升的過程中,墨西哥似乎是最有條件受益的國家。墨西哥出口額超過拉丁美洲其他國家的出口額之和。
據諮詢公司Alix Partners去年12月一項調查,它是美國以外面向美國市場生產產品成本最低的地方。
墨西哥境內沿著美墨邊境建成的工廠可以比亞洲工廠更快地向美國市場供應產品,特別是那些依賴於個性化設計和時尚潮流的產品。
在大型超市購買戴爾電腦的消費者,買到的是由富士康在中國生產的。但消費者可以在該公司網站上定製他們的訂單,比如增加內存或採用粉色背殼。這些電腦在墨西哥華雷斯附近一座佔地1200英畝的富士康工廠組裝和發貨,該廠每天最多生產3.5萬台筆記本電腦和台式電腦。
富士康墨西哥業務開發負責人烏蘭加(Francisco Uranga)說:我們的卡車幾個小時就可以開到美國那邊去。
對於體型笨重或運輸成本高的產品來說,墨西哥也很有吸引力。墨西哥汽車產量已經達到創紀錄水平,包括日產汽車和大眾汽車在內,數家非美國品牌的汽車生產商都準備耗資數十億美元在墨西哥建廠。
企業重返墨西哥也會讓美國受益。由於墨西哥企業嚴重依賴美國生產的零部件,墨西哥每出口1美元的商品,美國企業就可以賺到0.37美元。而由於 中國企業主要使用當地生產的零部件,美國從中國出口中獲利的比例要遠低於此。此外,墨西哥的就業機會越多,穿越美墨邊境的非法移民人數也會減少。
在過去的十年裡,中國崛起對墨西哥的負面影響首當其衝。自從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以來,墨西哥一直是新興市場中的先鋒。該協定於1994年生效。
墨西哥從這一協定中得到了最初的助力。但是許多在墨西哥設立業務的公司後來紛紛轉戰中國,原因是中國低工資幫助節省的成本遠遠抵消了墨西哥的關稅優勢。
中國現在每年向全世界出口大約1.9萬億美元的商品,出口額是墨西哥的五倍。10年前,中國的出口額大約是墨西哥的2倍。偉創力國際 (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 Ltd.)的數據顯示,從那以後,中國的平均工資從2000年的每小時0.6美元上漲到了目前的每小時2.5美元(包括福利)。偉創力國際是一家總部位於 新加坡的電子產品製造商,在墨西哥有4萬名工人,在中國有10萬名工人。包含福利在內,墨西哥的平均工資大約為每小時3.5美元。在未來幾年,中國的工資 水平很可能超過墨西哥。
中國決策者的目標是提高工資水平,哪怕這意味著中國的工資水平不再是全球最低,同時中國也將把最廉價製造商的角色讓給其他國家。對於企業來說,中國提高工資水平的好處,是消費者會更加富裕。偉創力的首席執行長麥克納馬拉(Mike McNamara)說,在中國生產用於出口的商品可能比以前稍微昂貴一些,但是這也意味著消費者基數的不斷增長。因此,如果你同時在中國銷售商品的話,那麼在中國進行生產是行得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