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國營企業是經濟轉型的攔路虎 二月立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ba217801018po7.html

週末看了一些股市的專欄節目,可以說是個空頭大聚會,看空者揮灑方遒,指點江山的氣魄著實有感染力,甚至可以用囂張一詞來概括,大概現在因為有了股指期貨,看空是可以產生效益的,所以底氣很足;不過我覺得可以心態平和一些,這個熊市雖然規模相對罕見,但比起998那一次,似乎可操作性還是好一些,我覺得主要原因是,上市的民營企業比起2005年那時候,要高出很多,直至今日,大盤屢創新低,高市盈率的股票還是很多,也不乏有創歷史新高的股票。

 

我一直所堅持的是,中國股市好的投資標的只在中小板和創業板或者主板的部分民營企業上,那些國營企業和所謂的大藍籌,它們天生就不是為股東創造利潤而來,它們天生就沒有真正的股份制精神,它們前腳分紅後腳就再度問你要錢,要的數目遠大過給的,股市從為低效率的國營企業解困,到為大權重的國營企業鋪墊資金溫床,其站位一直都是一個食利者,而這個貪婪的角色,主要是由這些國企和所謂大藍籌完成的,所以即便出現了所謂的罕見投資價值,也依然無人問津,根本上,一個本質上的食利者,無論它外表如何金光燦燦,來到資本市場,也是會遁形的,從這個角度上來看,說中國股市沒效率,那肯定是不對的。

 

相反,股市更可能是火眼金睛,因為事情的另一面是,中小板和創業板雖然也同樣經歷熊市,但是裡面的好企業,只要出現業績增長,並有持續性,一定受到市場追捧,哪怕給很高的溢價,說它胡亂炒作也好,坐莊也罷,總是有資本樂於周旋在其左右,資本逐利總是有核心依據的,而且,在產業發展的走向上,代表未來的主要企業,確實是主要集中在中小的民營企業裡面,因為中國的企業利潤雖然主要由國營企業獲得,但是在專利擁有,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這三大指標上,國營企業佔比分別小於65%75%80%,也就是說,分佈在基礎工業,房地產、通訊、金融和資源產業的國營企業,依靠行政壟斷獲得大部分利潤,然後優先蠶食利潤,回饋社會則少之又少,然後鮮有創新,鮮有專利,鮮有新產品,當然,也就沒什麼前途可圈點,股評人士一直在詬病中小板創業板跌的不透,價格一直高高在上,我看他們是沒有看到事情的本質,雖然熊市的帶動作用很大,中小板和創業板可能會補跌,甚至幅度不小,但是即便如此,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市場轉暖,漲的最快最好的,還是這些代表新經濟的,有前途的民營企業,而不是體型巨大的所謂藍籌股,這點應是毫無疑問。

 

中國的經濟轉型,很大程度上,是看怎麼革國營企業的命,不是表面上股份制就真的股份制了,就真的能體現回報股東最大的資本意志了,實際上它們佔了太多的資源,獲得太多不相匹配的剩餘價值,擠佔民營企業的生存空間,自己卻沒有什麼創新,也只負擔很少部分的勞動力就業,最終拖累整體經濟的發展,使房價脫離市場經濟的軌道,飛向永遠合理的高又高;使銀行脫離企業助力者的角色,成為社會利潤的最大獲得者,而獲得如此高利潤的銀行,每年還要定期向社會要錢,補充資本金;使壟斷市場的石油企業搞出比美國還要貴的油價,相應上市公司卻是連年下跌,一跌再跌,業內員工卻是富得流油,連打雜工的收入都遠高於社會平均水平;使信息社會中至關重要的通訊產業進入壟斷,通訊費用甚至遠高過人均勞動力成本大大貴過中國的英國和美國,所有這一切,都極大的提升了社會總的營運成本,不斷提升CPI指數,降低社會生產效率,降低普通大部分民眾的幸福感指數。

 

如果把中國的經濟轉型簡單看作是產業結構不合理,看做中國製造不能持續,要提升中國創造的能力,那肯定是搭錯了脈,看走眼了,未來中國創造的基礎還是中國製造,製造業不斷上台階的本身就是不斷創造,賣廉價勞動力和賣資源也是階段性的,發展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會提升,問題在於提升的時候處處碰到攔路虎,鐵道部的購票系統,中國有多少企業具備把它做好,做的很好的能力?它們用嗎?關起們來自己玩,肥水不流外人田,雖然現在這種壁壘已經有破冰現象,但是要形成燎原之勢,還有很艱難的路要走。

 

如果中國的資本市場是有效的,未來出現牛市,也應該是那些高效率企業的牛市,而不是那些高利潤,低效率企業的牛市,低效率意味著獲得的利潤是空心的,一旦坍塌,將迅速敗落,讓他們來做平抑指數平均市盈率的核心,實在風險巨大,那所謂的罕見價值,還是留待倡議者們自己享用吧。

 

附錄: 中國國營企業調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8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