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好電影更要好好賣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231
《大師》(The Master)幾乎是在最後一刻才入圍2012年的威尼斯電影節競賽單元。直到電影節結束的時候,所有聚集在麗都島上的媒體記者和電影人們還在猜測它在最後一刻入圍的理由。


  這部電影實在是太特別了,很難不引發關注和討論。它使用了70毫米膠片拍攝。這種古老的制式已經同《埃及豔后》和《阿拉伯的勞倫斯》等1950年代至 1960年代的好萊塢經典影片一同塵封進了歷史。或許這也正是這部影片在最後一刻才入圍的原因之一—它實在是讓配備了3D和數字播放技術的影院有點為難。


  不過,威尼斯電影節評委會成員把「最佳男主角」獎同時頒給該片兩名男主演,不僅是因為這個特殊的復古制式,更多的是因為製片和發行方韋恩斯坦公司聰明的策略。


  就在幾個月前《大師》的新聞發佈會上,情況還不太樂觀。在那場發佈會上,儘管坐在最後一排,哈維·韋恩斯坦仍然主導著現場,他不斷示意主持人哪些問題可以回答,哪些問題可以直接忽略。可他的團隊還是慌了陣腳,他們幾乎用「我們不確定……」作為每一個回答的開頭。


  這個團隊的信心已經被韋恩斯坦的策略「重新包裝過了」。韋恩斯坦一直以「重新包裝」歐洲電影聞名,他擅長以「讓人看得懂的方式」剪輯歐洲獨立電影。 《國王的演講》的故事本身曾經因為其中爆粗口的場景而受到批判。哈維剪輯的版本口味就輕了很多,而且富於外交辭令的色彩。這在以前的電影製作中是前所未有 的,未來也很有可能被覆制。


  但他如此肆無忌憚重新剪輯電影,除了為自己爭取到了「好萊塢剪刀手」的稱號,也被很多導演看成「惡魔」。宮崎駿曾在接受《衛報》的訪談時說,《幽靈公主》在美國發行時,他曾郵寄給韋恩斯坦一把武士刀,刀刃上寫著一行字:「不得刪減!」


  在過去數年裡,韋恩斯坦兄弟製作和發行的每一部影片幾乎都戰無不勝。「我們不怕承擔風險,這個行業總要有人站出來支持那些尖銳大膽的影片。」哈維·韋恩斯坦對《第一財經週刊》說,「我曾經為美國民主黨工作,這方面是我的老本行。」


  和韋恩斯坦過去參與製作過的電影一樣,《大師》的議題也很富爭議性。儘管導演安德森否認這部影片就是科學基督教(Scientology Church)的創始人、美國科幻小說作家L·羅恩·賀伯特(L. Ron Hubbard)的個人傳記,但這部影片的靈感確實來源於科學基督教。最近,這個教派由於湯姆·克魯斯的離異成為話題中心。


  但這並不是哈維·韋恩斯坦看中此片的原因。


  「我從不因為所謂的『爭議性』而去接手某部電影。」哈維·韋恩斯坦說,「真正有必要支持的是電影導演能用畫面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他認為這個時代永遠不缺少優秀的導演、演員和編劇,但他們的創作一旦涉及政治或者社會議題,就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這種選擇電影的標準曾讓迪士尼非常頭痛。在米拉邁克斯影業(Miramax)被迪士尼收購後,雙方矛盾日積月累,最終因為米拉麥克斯堅持發行矛頭指向美國政府的《華氏911》而爆發。韋恩斯坦兄弟選擇離開米拉麥克斯,再次成立自己的公司「韋恩斯坦公司」。


  但哈維·韋恩斯坦認為這種標準「正是讓我們在米拉麥克斯影業(Miramax)時代就在業界聞名的原因,一直延續到現在的『韋恩斯坦公司』。」從《性、謊言和錄像帶》開始,韋恩斯坦兄弟能讓那些小成本電影獲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一直都不是因為他們敢於冒險。


  他們從來就不會把一部電影直接丟給製作人員或者直接把電影投入市場。他們需要精心策劃,事實上他們也必須這麼做,因為他們所經手的所有電影幾乎都是獨 立藝術片。這些影片的成本幾乎都在1500萬美元左右,平均利潤預期大概會在5000萬美元左右。與那些大片不同,這些影片的終點並不是在全球上映就能坐 等票房源源不斷地進賬。


  要讓藝術電影賺錢,需要完全不同的方法。韋恩斯坦的模式甚至在首映之前就開始了。他們會提供給影院少量的拷貝,目的是為了引起影評人的關注。理由很簡單:這會引發口碑傳播,首先讓那些電影發燒友對影片產生足夠的好奇心。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院長湯姆·謝拉克(Tom Sherak)就曾經認為韋恩斯坦兄弟成功的秘訣在於他們非常擅長和媒體以及影評人打交道。對於他們來說,只要贏得媒體和影評人的心,剩下的一切都好辦。 觀眾自然會在這群人的引導下走進影院觀看影片。同時,和各大媒體的代表之間建立互相信賴的關係非常重要。這種關係必須是小範圍的,只有一群固定的好朋友會 被邀請去一些首映式和頒獎禮,並進行大量採訪報導。


  哈維·韋恩斯坦並不否認這一點。「電影產業同家族企業有點像。」他說。而他顯然擁有一個以他為核心的強大「家庭關係網」。「我們會和優秀的導演一起合作數年,比如昆丁·塔倫蒂諾、查克·拉塞爾、約翰·希爾寇特、安德魯·多米尼克等等。」


  下一個步驟通常是參加各種獎項,尤其是奧斯卡。他們十分擅長利用獲獎的影響力,操縱電影的檔期。


  在獲得威尼斯電影節入圍後,韋恩斯坦迅速把《大師》從2012年10月調到了2012年9月,而他發行的另外一部電影《溫柔的殺戮》則是從2012年 9月調到了10月。而從過去的一年中就可以看出,這兩兄弟幾乎沒落下電影界的任何一個獎項。每當一部影片進入某個電影節提名階段的時候,他們就會刻意加強 活動的頻率。


  2011年橫掃奧斯卡的《藝術家》也是一部非同尋常的電影,由美國和法國同時出品,而且是一部黑白默片。巧合的是,《藝術家》同樣也是在2011年戛納電影節開幕的前幾天才被組委會添加到名單中,也同樣在所有人的驚呼聲中入圍了主競賽單元。


  它在奧斯卡的驚人表現其實正是得益於韋恩斯坦精心計劃的宣傳策略。在這之前,他的另一個成功案例是《國王的演講》,同樣也獲得了不少奧斯卡獎項。


  2010年11月,這部影片開始在一些電影院小規模放映。等到2011年1月末獲得奧斯卡提名之後,才又在第61屆柏林電影節上首映,並通過從世界各 地彙集到此的電影人和媒體傳播出去。就在《國王的演講》獲得奧斯卡提名之前不久,韋恩斯坦突然把拷貝發放到了全球1680家影院裡。而在奧斯卡結束之後的 那個週末,這個數字變成了2500家。電影迷們開始在影院門口排隊買票,票房收入自然也不斷攀升。這當然是韋恩斯坦精心策劃的結果。在獲得奧斯卡提名前, 這部電影的票房成績只有5800萬美元,在獲得提名後,票房迅速就翻倍到1.15億美元。一個月之後,全球票房收入已經上升到了2.3億美元。


  《藝術家》幾乎複製了這一路線。2011年3月2日,韋恩斯坦把這部影片的放映範圍從956家影院突然增加到2000家。他聲稱這部影片的北美票房至 少可以在當時3180萬美元的基礎上翻倍。許多人都質疑稱這部電影最終的票房成績不會超過3000萬美元。韋恩斯坦根本沒有理會。到2012年6月,這部 電影最終北美票房達到4500萬美元。最終這部電影在全球165個國家上映,至2012年2月28日獲得了8300萬全球總票房。這部影片的成本只有 1500萬美元,而韋恩斯坦買下這部影片在美國和其他一些地區的發行權只花了300萬美元。


  在洛杉磯的柯達劇院,韋恩斯坦總是樂於展現他最好的一面。然而在電影圈裡,人人都知道他是不好惹的。他在好萊塢的名聲可以用「粗暴野蠻」來形容。不過 他自己更願意形容自己是《皇帝的新衣》裡的那個誠實的小男孩,在這個虛偽的圈子裡說出真相而已。「我必須承認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兩個猶太人結合的產物,但有 時候卻有著愛爾蘭人的脾氣。看來我得重新仔細研究下我母親的遺傳基因了。」韋恩斯坦笑了起來。


  而比他小兩歲的弟弟鮑勃·韋恩斯坦則跟他完全不同,至少看起來要平易謙和得多。他們都對自己如今所取得的一些感到滿意。從離開米拉麥克斯影業起,兩兄弟就希望向業界證明,韋恩斯坦公司的生意正在越做越好—儘管他們也一度對電影喪失信心。


  現在,《藝術家》和《國王的演講》這樣的經典都成了他們的光環之一,同時也讓這家公司載入當代電影史冊。在第84屆奧斯卡電影節上,其他由韋恩斯坦發 行的電影同樣也表現不俗。由梅麗爾·斯特裡普主演的《鐵娘子》獲得84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不敗》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大獎,另一部《我與夢露的一 週》也獲得了提名。


  「奧斯卡對於任何一部影片的票房來說都具有標誌性的意義。至少全世界的觀眾都認可這個標誌。這意味著像《藝術家》這樣成本只有1000萬美元至 1500萬美元的電影必須和那些成本過億的大片競爭。這個時候人們常常想到我們的存在於是過來找我們。我們就得擔起這個風險。」韋恩斯坦說。


  讓他決定擔起風險的不只是高收益。「拍電影是如何講故事的藝術,是故事本身構成行業的核心,而非大牌演員、金牌編劇或者導演。而腳本和整個攝製組都是 由製片人來決定的。至少這是我參與每部電影製作的模式。我尋找的目標永遠是與眾不同的故事,富有獨創性,而且真實。是故事讓《國王的演講》獲得全球觀眾的 喜愛。這是一種很個人化的東西。」韋恩斯坦說。


  不過這背後可不只是個人化的體驗,否則這些影片無法吸引觀眾的興趣,並征服那些挑剔的電影節評委會成員。畢竟具有原創性的劇本那麼多,並不是每一部最 終都能成為幸運兒,贏得商業上的成功,並獲得提名。更何況這一切並不是砸錢請來最好的演員、最好的導演,放在一起就能達到的。


  對於韋恩斯坦來說,「樂趣」與否本身同影片獲得商業上的成功有很大的關聯。但商業只是他真正樂趣的開端。「任何工作都要有趣。我常常會去審視我的計 劃,最重要的東西在於它們必須同能帶給我樂趣的時間保持的一樣長,關鍵看它們能帶給我多大的享受,以及有多複雜。」韋恩斯坦說。最近,他又有了給文藝片拍 續集這種「瘋狂」的想法,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嘲笑他們的想法,但這兄弟倆還是打算嘗試一下。


  「我充其量只是個勤奮的傢伙。」哈維·韋恩斯坦說,「我有四個女兒,她們每天早上都讓我抓狂。當你生活在一個全是女人的世界裡的時候,你會很快學會如 何面對失敗。但你也能獲得很多教訓,這也是我為什麼總能成功的原因:我能在瀕臨絕境的時候戰鬥。這或許是在業內大家都信任我的經驗,而觀眾也認同我的品位 的原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7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