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是臉書(Facebook)上市後一百天,蒸發掉的市值。比九月初的鴻海集團鴻海、鴻準、奇美電等九家公司的市值總和還多。 這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三大的上市案。五月十八日,成立八年的臉書,以每股三十八美元上市,市值創下一千零四十億美元高峰,比今年成立滿兩百年的花旗銀行還高。 這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網路公司上市案。上市第一天,賣出的股票就替臉書募集了一百六十億美元的資金,比Google上市時首日募集的資金,還高出八.五倍。 上去快,下來更快。上市後第一百零一天,臉書的股價已經腰斬,剩下十九美元,一百天內,超過五百億美元市值(約合新台幣一兆五千億元)因此蒸發。 臉書能得到超高市值,是因為這家公司是第一家成功把社群網站從概念變成現實的公司,連高傲的蘋果創辦人賈伯斯( Steve Jobs)生前接受採訪時,也提到臉書創辦人兼執行長馬克.佐伯格(Mark Zuckerberg),是他在矽谷最欣賞的人。 力保員工隱私 連停車場都有保鑣巡邏 原本投資人以為,臉書會變成超越Google的網路廣告霸主,因為臉書能比Google更了解用戶,你是哪個學校畢業,有幾個小孩,朋友是誰,臉書都一清二楚,他們打造出「超級廣告機器」,有這些資訊,臉書能比Google更精確替每個廣告找到客戶。 但為何它的股價,只剩Google的三十七分之一?為何投資人熱捧Google,卻不愛臉書?為了尋找答案,本刊記者來到矽谷。 臉書總部門口,豎立著全球知名的大拇指Logo,每天都有來自全世界的觀光客,來這裡按著臉書招牌拍照,替臉書另類「按讚」。 臉書雖然靠別人的隱私賺錢,卻對自己的隱私極為保護,不但規定員工不得透露其他員工的個人資料,連停車場裡都站有保鑣,隨時有巡邏車巡視是否有陌生人接近。 鼓勵駭客文化 沒固定座位,可隨時塗鴉 走進臉書位於第十六號樓的大廳,迎面而來就是佐伯格聘請專業畫家創作的塗鴉畫作,在臉書對外的會客系統輸入朋友的名字,系統馬上問你,「要開會 (Meeting)、面試(Interview),還是訪友(Social)?」即使是上班時間,看朋友也被當成是拜訪公司的正式理由。 臉書的工作環境很明顯是為工程師打造。臉書辦公室裡,到處可看到牆上貼滿「HACK」(駭客)字樣,臉書鼓勵員工創作,工程師甚至隨時可以在牆上塗鴉。 臉書辦公室裡,每個人都沒有固定位置,這個星期參加哪一個專案,位置就在哪裡,專案結束,再換位置,以至於臉書內部有一種觸控螢幕,搭載專用的內部程式,幫員工搜尋同事的位置。 臉書強調扁平化組織,連佐伯格自己都沒有辦公室,和其他人一樣窩在普通辦公桌旁。佐伯格叫得出所有工程師的名字,隨時有可能晃到工程師旁,討論程式開發的最新進度。 這裡是工程師的天堂,要換位置,甚至有專人幫你搬桌子;餓了,公司總部裡有七到八座餐廳,中式、泰式各種餐點都有,完全免費。 總部裡還有一條「商店街」,舊金山最熱門的咖啡店,這裡找得到。想玩,公司裡有專用的電動玩具室和桌上遊戲(board game)的空間,最酷的是,臉書裡還有員工專用的自動販賣機,擺著各種iPad配件,不用付錢,按按販賣機,就能免費拿到這些高科技玩具。 獨寵工程師創意 從開發流程管制產品進度 在這裡,工程師才是開發服務的核心,「在這裡,產品經理一點用也沒有。」一位矽谷部落客在採訪臉書後,提出這個結論。 在一般公司,工程師只是把點子變成程式碼的工具,工程師要聽產品經理、市場人員的建議,不能任意變更開發流程或改變產品功能。 在Google,情況略有不同,工程師有兩成時間,可以開發自己認為很棒的新功能,再提給公司其他團隊審查,但是一旦進入審查流程,工程師仍然要接受市場和行銷人員的建議,仍有許多點子因此被放棄。 臉書卻是最極端的例子,在這裡,工程師決定自己對誰的點子有興趣,要先做哪件事,連工程師的主管,多半也只是提醒部屬,「哪些計畫要先完成,」「產品經理 要遊說(lobby)工程師,採納行銷人員的建議,」工程師可以隨時改變產品開發流程,增加新功能,在跨部門會議時,是工程師負責報告產品進度,如果產品 部門發表太多意見,工程師還會公開批評「其他部門干預太多。」 臉書員工詹姆士(James)表示,臉書非常要求速度,「我們不會等六個月,才讓服務上市,」他們每月審查進度,詹姆士表示,任何點子,都會放上網路平 台,用網友的反應決定下一步,他同意臉書很強調駭客文化,要求員工不斷思考。對外界的觀察,詹姆士並不承認也不否認,「我們的產品開發流程,分成很多不同 的計畫,每個計畫,情況都不一樣。」 這間公司強調「做自己愛用的服務」,這些「酷」服務有沒有辦法賺錢,公司能不能滿足華爾街的期待,反而不是他們最關心的事。詹姆士表示,「我們有太多工作要完成,沒空關心股價。」 一位雅虎(Yahoo)主管觀察,臉書專用高薪挖年輕工程師,但缺乏管理經驗,做出來的服務品質不見得穩定。就在臉書上市前,通用汽車(GM)才撤掉一年一千萬美元的廣告預算。 長期觀察社群網路的春樹科技總監陳暉鈞認為,臉書問題在於,上網站的人只為看朋友留下的訊息,不是為了特定的共同興趣,不管廣告商登什麼廣告,都不像 Google那樣,能把廣告和用戶搜尋的內容緊密結合。比起來,「像Yelp(一個新興評比社群網站),讓用戶討論對餐廳的評價,比臉書更容易拉到廣 告。」 現在,臉書正在全球找人才、找點子,希望靠新點子提升獲利。九月十一日,臉書總部就派人來台辦駭客大賽,目標鎖定手機應用和遊戲平台,希望建立自己的App大軍,幫公司重返榮耀。 「臉書是坐在金礦上,還不知道怎麼挖。」美國媒體如此評論臉書的處境。現在的臉書,像是Google早期的狀況,就像當年Google找Novell前總裁施密特(Eric Schmidt)來當執行長,臉書現在也需要更有組織的管理方式。 臉書雖靠工程師的創意登上高峰,但成為上市公司後,須用更有系統的管理,才能符合投資人的期待,這個問題一天不解決,臉書就難再看到千億市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