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國內實施的開源節流戰略不同,凡客在海外則動作頻頻。
2012年9月8日,凡客宣佈其在越南開設的獨立域名網站試運營,凡客助理總裁欒義萊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凡客在越南的網站運營是與越南ECPAY公司合作,由凡客提供技術支持等軟性投入,而倉儲基地及呼叫中心等具體運營則由ECPAY公司進行本體化運作。
事實上,凡客誠品南下越南已籌謀多時。
凡客內部人士表示,根據此前對越南本地消費調研,發現凡客的品牌美譽度及價格已堪稱白領消費品牌,「介於高端與低端之間,所以定價相對可以稍高,並可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
「跨境物流成本高,品牌知名度、政策風險及文化差異等問題都會影響海外市場的擴展,如果與本土企業合作就能探索這種海外本土化的運營模式,則能規避上述風險。」欒義萊說。
發力海外
實際上,凡客的海外試水早已開始。
2010 年,凡客便成立了面向全球銷售的跨境全英文網站。欒義萊稱,與現在越南本土獨立域名相比,此前的網站雖然以跨境銷售為主,但庫房及呼叫中心均在國內開設, 國外的客戶並不能享受完整的凡客服務體系。而且由於一直借助ebay等渠道,跨境品牌服裝產品的推廣也存在諸多障礙。
但這並未影響凡客持續推進海外佈局的整體戰略。
欒 義萊透露,雖然目前英文網站的銷售量佔凡客整體銷售還比較小,但各海外市場表現出的潛力卻成為海外拓展時的有力依據。「2010年下半年開始海外業務,目 前東南亞佔比12%,俄羅斯佔比48%,俄語地區超過65%,越南佔比是小於8%,但其在2012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00%,這讓我們看到了潛力,而與越 南合作方的談判也很順利,所以首選在越南。」
凡客總裁助理胡海深就曾表示,凡客將考慮在代工廠的周邊或者當地設立銷售市場,而這也或將是凡客接下來實行擴張的一記組合拳。
一名內部人士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證實,「我們年初進行海外代工廠的立項,主要是出於對代工廠自身需求的考慮。」
而在國內大環境萎靡境況下,與傳統的銷售模式相比,電商的訂單數量則仍稍勝一籌,「所以即使是獲益少,代工廠也更願意接我們的走量訂單,目前我們有嘗試在孟加拉進行襯衫及牛仔產品的項目。」
欒義萊也同時指出,「下一步會更加深入地進行合作,將嘗試在越南本地製造服裝,並在本地銷售,希望能實現全產業鏈的越南本土化。」
而對於凡客來說,海外擴張的「野心」還遠不止於此。
「下一個地區是俄羅斯,目前正在籌備中。」欒義萊透露。
本報記者瞭解到,凡客還試圖將越南模式進行複製,並拓展到其他國家,「未來如果有機會可能還會包括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和澳大利亞,凡客在當地有一定品牌知名度。」
擴張還是救贖?
2011年下半年以來,凡客一直處於風口浪尖。
從IPO暫停到庫存規模空前再到最近旗下自建物流如風達收縮規模,凡客一直在縮減成本。
而對於此次南下越南,業內人士則指出,「看似擴張實則是其縮減成本清理庫存的手段,海外的生產與銷售會就地解決部分庫存,而不用為其已經龐大的庫存再做加法。」
事實上,大規模的庫存早已不是凡客的秘密。
本報記者瞭解到,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凡客營收接近20億元,同比增長300%,但規模持續膨脹時,其庫存壓力也日漸凸顯。
據本報記者瞭解,從2010財年到2011財年,凡客的虧損已從6800萬元飆升到4.86億元,同比增長600%。今年3月,市場更是一度傳言凡客庫存已攀升至14億。
而對於此次海外試運營,來自凡客內部的消息稱,目前定為一年內實現1000萬美元營收。「雖然不能明顯改善其庫存,但起碼不會雪上加霜。」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高壓之下,凡客的自我救贖也相繼展開。今年以來,凡客就開始對供應商進行整合,精選供應商資源,截至目前,其供應商已從200多家縮減到100多家。
但上述業內人士透露,凡客高居不下的庫存以及暫停的IPO已然讓其資金鏈捉襟見肘,所以在供應商整合中,凡客主動優化供應商也僅僅是一方面,「也有部分供應商是因為凡客貨款問題而拒接凡客訂單。」
而經歷了去年的IPO暫停後,凡客反而信心十足,並對外宣稱2012年「運營費用將控制在20%以內,毛利率達到40%」的口號。
其內部人士接受記者採訪時則證實,目前毛利率已經達到40%,其中,越南銷售因為與ECPAY合作,所以定價權也可自主,「比較像ZARA或優衣庫在中國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