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零售銀行隸屬花旗消費金融業務,網絡覆蓋全球4600多家分支機構。其業務主要針對個人、家庭和中小企業主,根據其風險偏好和財富管理目標度身定製全方位資產組合策略。
6月27日,花旗銀行任命了新的全球零售銀行業務總裁羅中恆(Jonathan
Larsen),並是首次將這個主要業務部門的全球負責人設立在亞太地區。羅中恆從2009年開始在亞太區著手推進IT系統全面改造。隨著他的上任,最先
在亞洲推行的智能銀行模式也將在全球範圍內推廣。
C=CBNweekly
L=Jonathan Larsen
C: 零售銀行業務的盈利依託於網絡覆蓋,但同時其發展也受到網絡覆蓋面制約。在蘇格蘭皇家銀行和德意志銀行先後退出了在中國的零售業務的環境下,花旗銀行仍在積極拓展零售銀行業務。為什麼如此堅持?
L:
我們認為,零售銀行業務和財富管理業務在未來五年至十年之內將成為我們業務發展的重要引擎。並且現在亞洲已經體現出這種趨勢。以2011年的數據來看,亞
洲的零售銀行業務銷售收入和淨收入都已經佔到花旗亞太地區銷售收入和淨收入的一半。在信用卡發行上,花旗已經是泛亞洲最大的信用卡發行機構。在擁有財富的
人群中,我們已經有了一定的品牌優勢。我們需要更積極地鞏固和擴大這種優勢。我們知道,中國國內的大銀行在傳統的業務領域依然佔據絕對的市場份額。我們不
打算跟這些銀行發生正面競爭。但值得慶幸的是,中國還存在一些缺口市場和獨特的市場,比如個人財富管理業務。亞洲是全球最大的財富管理市場,而中國無論從
高淨值的客戶數量還是需要財富管理的客戶數量來看又是其中最有潛力的市場之一。
C: 你被受命帶領花旗的全部零售業務進入數字時代。在此之前你一直在升級亞洲業務,在公司全面改造IT系統後,推出了以電視牆和觸摸屏為賣點的「智能銀行」分支機構。這些舉措對於推進零售銀行業有哪些幫助?
L: 先說一個數據—目前我們在亞洲的全部交易差不多有98%都是通過網點以外的渠道進行的。現在你所理解的傳統銀行網點的功能,都可以在線上和移動互聯網完成。我個人甚至認為,傳統銀行網點就像恐龍,遲早有一天會滅絕。未來會是智能銀行網點的天下。
網點更多的是承接了一種介紹和瞭解客戶需求的功能,同時讓客戶進行體驗的功能。就像蘋果店—人們在店裡體驗新的產品和服務,轉身在網上完成交易。積極
應用各種先進的科技,打造智能銀行網點,這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大事,使我們從根本上有別於競爭對手,並將成為我們零售銀行服務中的一個共通元素。
C: 如果新開網點將全部是智能銀行的模式,並且大量採用新技術,那麼這是否會增加你們選址的難度?比如,相較過去,要更多地去考慮這個城市消費人群對技術的接納度?
L:
關於技術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一個三歲的小孩子可能比一個成年人更容易學會。因此,技術的推廣跟這個城市的經濟發展、人民富裕程度以及GDP都不是那
麼相關。而且,有一點很重要。我們應用技術的指導原則是:快速、簡易和無處不在。比如,蘋果公司的一系列產品都可以很好地開展銀行業務,對我們來說很適
用。我們在iPad和iPhone上面都已經開發出我們自己的應用為客戶提供各種服務。我們的智能銀行網點都儘量減少紙張的使用,把所有的表格全部搬到網
上。現在你可以在沒有任何紙質表格的情況下在線申請一張信用卡—這在十年前是無法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