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思考的碎片--8/25 讀書及其他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4guh.html
思考的碎片--8/25 讀書及其他

1.推薦《在不確定的世界》魯賓的自傳。
能看到Big Picture大格局

最近看的三本自傳 Peter Peterson的 Bloomberg的和Rubin的
明顯格局Rubin最大,Peterson最真實。最細節。
Bloomberg對傳媒的思考非常棒。別忘記那個是在90年代的思考。放到當下互聯網時代一樣超級有用
我特意推薦給小方同學。或許能給雪球以啟示如何搞錢。
Peterson自傳中最有收穫可能是日美紡織品配額的談判。敵對國法案。很有趣。
其實這從Big Picture看就是雁行模式的反應。日美紡織品配合到後來中美紡織品配額總有天會發生越美紡織品配合。


魯賓認為面臨決策時應遵循四個原則:
一是世上唯一確定的事就是確定性;(時間不可逆是確定的。所以投資要和時間做朋友。人性不可違而且人性一萬年沒變化過。所以利用人性永遠可以獲利)
二是每個決定都是權衡幾率的結果;(這個權衡是主觀的)
三是面對確定性,必須果斷採取行動;(決斷力)
四是決策過程的品質往往比決策的結果還重要。(gaming中的威懾,甚至有點Soros的反身性。現在的決策過程會直接影響到作為決策的後果)

2.方法
@格桑小雪 教會我一個讀書的方法。就是好書讀過一遍立刻讀第二遍。這就是加深記憶。
有天我走進書房一個很深的感觸是一書架子書我都讀過。但是很多書幾乎都沒啥印象。我甚至可以回憶起讀那本書的狀態和地點但是真的不記得裡面啥有用的內容。
所以反覆記憶還是有價值。我現在的方法是準備讀完後兩週寫讀後感。同時在閱讀過程中用錄音筆+記號筆。
時間不夠就回頭只看劃過的標記。加強記憶。過一兩週婷下當時的錄音。加深記憶。回頭聽,用時間思考和積累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其實方法很有趣,我是到很後來@玩石 告訴我後我才知道,原來考試就是一個優化的遊戲
在固定時間內做到準確率×權重(題目分數的高低)的最優。
所以原來我讀書時候成績不好有這個因素。不懂遊戲規則。

3.腐敗恐怖主義
這個詞是去年723撞車事故後發明的
當時就預言過這個詞在未來若干年都會流行而且會越來越頻繁出現在報刊中。
今次的哈爾濱大橋坍塌也算一個例證。

4.李宗瑞 
這個case我的第一反應是去查下終身乖乖丸哈
https://www.evernote.com/shard/s113/sh/a53970df-7ef3-4795-b761-5398e52025e9/71722dcad33e0d953e034b04854f337d

Date Rape Drug 本來以為這個會紅。後來一查無趣的很75年羅氏就有了。沒法搞錢。

5.蘋果避稅
@創業家雜誌:圖解【蘋果如何避稅?】David Du:簡單地說,蘋果採用的避稅方法分兩步,第一步,double irish;第二步, with a dutch sandwich. @知乎 全文見下圖

dutch sandwich沒看的太明白。

不過這個玩法最後就是體現在全球化環境下會讓各個政府展開競爭。從政府的效率到社會制度的競爭。
這是最有趣的競爭。如果人口可以自由流動。最簡單的是信息的自由流動然後是資金的自由流動。最複雜的應該是人口的自由流動。
我們這裡有GFW哈。連信息的自由流動都搞不定。唉 無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5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