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繼續說關於企業估值的看法 黑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1c5f7c30100t4zd.html

我的中心論點「一家企業的價值近似等於新建一家相同企業的成本 。」(我後面的論述只是說對於企業家來說什麼樣的投資值得做——即什麼樣的企業值得擁有。)

我的論述的確有很多不足之處。下面我再次做下解釋:

首先我在前文中提到

    "一家企業的價值等於新建一家相同企業的成本 。(前提是這家企業能有不錯的利潤,一家注定會年年虧損的企業只值它的清算價值——因為破產清算在所難免)這裡的成本是綜合成本,除了賬面上的以外還需要考慮很多因素, 如: 僱員的因素(優秀管理者和員工),顧客的因素(顧客對產品的喜愛),無形資產,特許經營權,專利等等。簡單的說就是經濟商譽。"
         
其實大家都知道企業家在估計企業的價格時   在企業能夠取得不錯的利潤的前提下
      1)首先考慮的是   有形資產淨值
      2)然後考慮的是   除了賬面以外因素的價值 僱員的因素(優秀管理者和員工),顧客的因素(顧客對產品的喜愛),無形資產,特許經營權,專利等等。            即給專利權和無形資產這些東西的一個總估價                        
      3)最後1+2          得出估價
         
我這個人比較愚鈍,個人認為這種估值類似於  企業價值=資產淨值+經濟商譽

問題來了    首先淨值部分   即總資產-總負責
  企業的 賬面淨資產大家都知道是多少。 需要調整為實際淨資產價值 。
  有一些像是把 「庫存商品調整成現值」 之類的問題。這些調整必須具有對行業的透徹瞭解才能完成。
  在這裡我提出我的一個一般性看法:這些調整的確重要,但相較之下遠沒有經濟商譽部分對估值的影響大。                                                                    


然後重點問題來了    經濟商譽      (注意絕不是會計商譽。)

定義 商譽(Goodwill)是能使企業中的人、財、物等因素在經濟活動中相互作用,形成一種 「最佳狀態」的客觀在。          如果這種狀態可以使企業獲得遠超平均水平的收益的話 我認為它具有價值

企業家雖然不知道什麼是商譽,但是他們深知成功的商業模式,優秀的管理隊伍,良好企業文化,專利權,客戶的喜愛等等這些對企業的價值  
         
我覺得想要建立這種良好狀態是需要成本的

說到這裡我突然想到創建一家企業其實就是建造一座"廠房」然後建立一種良好的經營狀態兩個部分都有價值,但良好的經營狀態更具價值                    
結論  創建企業的成本應該是 有形資產淨值的現值+建立這種良好狀態的成本。                                      
                                          
良好狀態的來源有很多 比如"百年老店」 新進入的企業很難與之競爭 「新建一家相同企業」指的是經濟效益基本相同
如果走時尚品牌路線但盈利能力相同(包括風險和獲利的穩定性等)的話 也可以認為有相似的價值。

      經濟商譽有時是顧客的喜愛,有時是地域環境,有時是專利權。
我覺得 新建一家相同企業的成本這點很重要  如果建立一家相似的企業很容易(用價格衡量就是很便宜)的話。這家企業長遠的來看不會有很好的收益——高收益會吸引來競爭,激烈競爭通常會降低利潤,如果通過建立一家相似的企業很容易的時候更是如此!)

難以進入的行業和市場為在它之中這些企業帶來優勢

 

其他的兩個重要方面

 

    一        如果你是企業主的股價和你作為對手盤的估價會有差異
              因為最簡單例子。企業主如果想退休,如果想把這家公司盤出去一定折扣很大。為何?
              因為就中國的情況看企業主自己的價值起碼佔公司50%
              這類例子很多。

              作為對手盤收購主要看企業主是否在任還是退休。"

  
「企業主自己的價值起碼佔公司50%」這句話我是十萬分的贊同!
做買賣的主體是人,一個有能力的億萬富翁即使傾家蕩產,10年以後一樣富可敵國!衡量人的標準是能力而不是財富

有一個做外貿的朋友自從退居了二線以後,他驚訝的發現今年的盈利是去年的30%。
如果馬云把阿里巴巴交給我來做,可能三個月就破產了。
一個沒有邁克爾喬丹的芝加哥公牛隊沒有多大價值。

優秀管理者是企業的重要財富 所以老巴在收購完企業後要求他們繼續留在崗位上,如果他們不願繼續留任的話就必須從新考慮是否值得收購。                 
請喬丹這樣的球員加入自己的籃球隊是很困難的,所以想新建一隻和芝加哥公牛隊匹敵的球隊也很困難。這種困難需要花很多錢去雇大量的著名球 星才能克服。——這當然需要很多很多的錢,而這必然增加了建立這樣一隻球隊的成本。當這種成本大到不值得去建立這樣一隻球隊的時候,便沒有人會去建立它。 於是芝加哥公牛隊又一次獲得了總冠軍。  企業也是一樣。

既然請到優秀的管理者是十分困難的(不光是錢的問題,主要是經營理念方面的),那麼擁有這樣的管理者就是一種財富。在估值的時候必須考慮。   
  
                           
      二       同時作為收購估價還有一個競爭性因素。比如收購競爭對手的價格可以出高點。
               收購非熟悉行業估價會低點。」

                                 
競爭對手的價格可能會高點,因為收購了你等於是消滅了一個競爭對手。而且也容易獲得協同和優勢互補的效果。

這一點的確是這樣。這種收購比較特殊 因為消滅了競爭對手得到的利益而且獲得的協同和優勢互補效果到底有多大,如何調解管理層之間的利益衝突都十分困難。在這個方面一般企業的政治因素起到的作用很大。(被收購方支持收購的股東所持股份的比例,管理層的態度,員工害怕失業的影響,國家對收購成功後是否會形成壟斷的顧忌等等)

這些矛盾即使在收購成功後仍然存在,而且很容易影響企業的效益。
收購方會認為自己是征服者(飛揚跋扈),而對方會認為自己是亡國奴(會磨洋工)。在人事問題,工資問題難以調和。收購方的管理人員因為管理著一家更大的企業而容易漲工資,而被收購企業的員工更容易被解僱。

           究竟什麼樣的價格合理,我才疏學淺難以判斷。
                     


           收購非熟悉行業估價會低點。

這一點也是必然的,對不瞭解的東西應該保守點。

我的一般辦法是  對不瞭解的東西不碰,不熟的生意不做——既然投資為什麼不投資自己瞭解的。

況且當初認為是保守的估計很可能因為自己的無知而並不保守。自己的保守估計和實際價值差了十萬八千里——尤其是和瞭解這個行業的人一起競價的時候(你出低了,人家就買走了。你出高了,又一個冤大頭誕生了!)
      



    寫到這裡我想大家看都看看的很累。說實在了我打字打得也很累啊。
    支持我一直寫下去的是大家的關注和建議。
                        希望我能 勤以補拙   
                                 只要你能提出自己獨到的意見和建議再累也值了! 謝謝大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4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