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在烏蘭巴托打工的日子

http://www.eeo.com.cn/2012/0820/232192.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宋馥李 張宏 王井懷 現在,能逛一會兒大街,也是很奢侈的事情,趙文俊覺得。

趙文俊是烏蘭巴托一家中餐館的廚師,三個月前,經朋友介紹,他從二連浩特來到烏蘭巴托。從走進餐館起,他所有的時間,都待在飯店。

因為,從來的第一天起,趙文俊就被告知,晚上不要一個人出去,雖然原來也接觸過蒙古族,但來到了烏蘭巴托,他早就聽說,蒙古人很不喜歡中國人。「畢 竟是人家的地方,小心一點好。」趙文俊說。旁邊,該餐廳的王經理,輕輕笑了一聲說:「其實也沒那麼誇張」。王經理來蒙古已經有四五年了,他說,中國人和蒙 古人,偶爾會發生一些衝突,有時候其實是中國人的過錯。

排斥華工

趙文俊的擔心,其實是初來蒙古的中國工人共同的擔心。在蒙古,中國工人,已逐漸演變為一個敏感的字眼。雖然並非人人都會遇到,但曾經發生過的幾起事 件,經過人們口口相傳,聽起來頗讓人害怕。「晚上街上有很多蒙古醉漢,看到中國人,會欺負你的。」剛來到蒙古,記者的朋友也這樣提醒。

蒙古大業創業房地產公司董事長趙巨榮,則明確告訴記者,近些年,蒙古蓬勃發展的房地產業,需要大量技術工人,吸引了不少中國人來到蒙古務工,排斥中國人的事件,在烏蘭巴托不是新鮮事兒。

其實,凡是爆發衝突,很難說清楚原因在哪一方。趙巨榮說,只要及時發現處理就可以。遺憾的是,很多施工隊伍,本身管理鬆散,疏導不力,讓內部糾紛演變成外部問題。

很多時候,多是從語言不通,相互誤會而來。來蒙古務工的,以中國南方人居多。南方人說話往往語速快,語音高。而蒙古人說話聲音不高,只有吵架的時候,才會提高聲音。在近距離接觸時,蒙古人常常會誤認為中國人是罵他們,誤會經常發生。

另一方面,很多中國工人也有問題,一些人歧視蒙古人,嘲笑蒙古人懶散或酗酒。或者說一些諸如「中國發達蒙古不行」、「蒙古曾經是我們的領土」等等,而這些話,往往是蒙古人非常反感的。

趙巨榮說,工人們畢竟是在異國他鄉,很多施工隊伍,本就是老鄉團,這樣的隊伍,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開始時,如果一兩個蒙古人跟這麼多中國人衝 突,當然也會吃虧。這時,蒙古人就會給一些極右翼組織打電話,一個電話,往往一呼百應。到這種地步,性質就不一樣了,成了打群架。

從去年到今年,在中國商人的建築工地,均發生過中蒙兩國工人的衝突事件。而一旦發生類似事件,中國人往往會被拘留,大使館出面都沒辦法,因為只要動 了手,就犯法了。今年,烏蘭巴托某處建築工地,就爆發了一起類似的衝突,幸虧建設單位報警及時,沒有釀成大事。當時,參與打架的有20多個中國人,而蒙古 人,則叫來了「大亞蒙古」組織的70多個人,最後5個中國人被打傷。

近幾年,蒙古出現了多個有反華傾向的組織,比如大亞蒙古、藍色蒙古、世界兒童保護等,都是合法組織。在極右翼組織的衣服和車子上,公然掛著納粹的標誌。不過,一些組織並非只反對中國人,而是針對所有的外國人,只不過在蒙古的外國人中,中國人始終是最多的。

這樣的組織人數有多少,難以準確描述。在蒙古採訪的幾天內,不同的人給出不同的答案,有的說幾十人,有的則說有幾百人。他們並非沒有工作,平時也上班,遇到事情,則相互聯絡迅速聚集。

「討厭」中國人

蒙古國內蒙古商會會長劉巴特爾分析說,蒙古人確實不太喜歡中國人,這是客觀現實。在蒙古的一些公共場所,常常能感受到這種不友好。一些出租車司機,會拒載中國人。烏蘭巴托郊外的旅遊點,如果是中國人,則會提高收費。

劉巴特爾說,蒙古人有一種很奇怪的心態,在經濟上,他們很依賴中國人,常常要求中國人幫忙。而在政治上,只有說中國人不好才有市場。競選議員的時 候,沒有人敢說我和中國人是哥們兒。有的蒙古官員和北京的朋友說,雖然我們開會的時候反對中國人,但這是搞政治,請不要在意,我們還是朋友。

當然,也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中國威脅論的蒙古版本,大意是說,中國收了港澳,馬上要收台灣,之後就是蒙古。這個論調聽起來很荒唐,但在蒙古卻很流行,並被一些排華組織加以利用。

劉巴特爾說,說排華或許有些誇張,但蒙古對中國的防範心理,卻是從政府延伸到了民間。曾經的歷史糾葛,再加上70年的隔絕,在一些蒙古人的思想意識裡,中國就是潛在的敵人。於是,蒙古的議員,總愛拿中國說事兒,用抵制和限制中國,博得民眾的支持。

2008年前後,到蒙古務工的中國工人日益增多,形成了一股中國民工潮。當成群結隊的中國人出現在烏蘭巴托街頭,這個國家感受到種種不適。而多數中國工人,由於沒有經過培訓,並不懂得尊重蒙古的生活習慣。經常能見到的景像是,穿著不整潔的中國人,在街上喧嘩吵鬧。

還有一些中國勞務中介的詐騙行為,也影響了中國工人的形象。很多勞務公司,通過中間人,跑到四川、河南招募工人,甚至還收取工人的中介費。可是到了蒙古之後,工人們才發現很多項目是假的,只好找大使館解決,產生很壞的社會影響。

諸多因素下,隨著中國民工潮在蒙古出現,相應的排華潮也出現了。

而蒙古國的一些政客,為了迎合這些這種情緒,將中國工人的問題政治化。於是,蒙古迅速出台法律,規定某一國的勞務工,人數不能超過本國人口的1%, 很明顯,這是指向中國的。在房地產行業,每輸入一個中國勞工,必須同時招進7個蒙古工人,而在礦產開發行業,比例則是1:9。計算下來,按蒙古國總人口 280萬計算,中國工人的數量,不能超過2.8萬人。

趙巨榮透露,按照這個標準,根本無法滿足對中國勞務工人的需求。實際上,中國工人的數量,遠遠超過這條線。那麼,多出來的工人怎麼辦?那就只好找關係疏通,想方設法進來。如此一來,用工成本又抬高了一大截。

中國工人無法取代

對於大多數中國企業來說,雖然中國工人屢遭排斥,且成本日益高漲,但僱用中國勞務工,仍然不可替代,有很高的性價比。實際上,在烏蘭巴托當地找工人,並不好找。雖然蒙古人頻頻抱怨,中國工人搶走了他們的崗位,但當企業真正去招工,卻沒有這麼多本地勞動力。

蒙古國總人口280多萬,除去在國外打工的30多萬,再去掉婦女兒童,再除去公務員,其他企業的工人,能到建築工地上打工的,只有很少一部分。

即便能找到的蒙古工人,管理也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在中國老闆們看來,多數蒙古人工作隨意懶散,難以遵守正常的工作時間,且都有酗酒的習慣。蒙古的工人,是每半個月領一次工資,領了工資後就去喝酒,往往兩三天內見不到人,等花光了錢,再回來上班。

無論是開發房地產,還是搞礦業開採,中國的老闆們,顯然更喜歡用中國工人,雖然招一個中國工人所花費的成本遠遠高於蒙古工人。在大業創業房地產公司 的建築工地上,熟練的技術工,工資都在1萬元人民幣左右。在此之上,公司還要向蒙古官方支付每人1500元的勞務費及其他費用。「現在,國內工資也漲了, 我不加倍,工人不會過來。」趙巨榮說,今年僱傭了來自國內的400多名工人,都是勞務簽證,來了後可待半年至一年。

公司管理員工時,都是分開管理,中國人歸中國人管,蒙古人歸蒙古人管,絕不交叉。趙巨榮坦陳,這是一種無奈的辦法。而在他的工地工作,實施全封閉管理,中國工人們不能隨便出去。小區裡有小賣部、食堂,同樣不允許喝酒。

當然,管理總有漏洞,畢竟無法完全限制工人們的人身自由。總有工人會自己偷偷溜出去,等到發現時,一般都不用找,80%的幾率是在警察局待著,只能趕緊派人拿護照領回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4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