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外資空調集體兵敗中國 劉步塵

http://xueqiu.com/5296621426/22090914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LG空調退出蘇寧、國美大連鎖。LG方面給出的解釋是「沒有退出中國市場,只是內部調整。」

LG的說法與5年前的新科相似。當時,撤出大連鎖的新科空調的解釋也是「渠道調整」,而今,新科空調在主流市場已經難覓蹤跡。

今年6月初,媒體傳出三星空調將退出中國市場,三星隨後聲明,稱僅為調整生產計劃。今番又傳出LG空調退出中國市場,的確並不令人意外。有心的消費者都能發現,這幾年,外資品牌空調在中國出現的機會越來越少。

實際上,三星空調被傳「退出中國」並不令人意外,在年初召開的三星(中國)年度戰略發佈會上,三星提到彩電、冰箱、洗衣機、手機、電腦,唯獨沒有提到空調,這不是一個「疏忽」可以解釋的。

今年以來,LG空調給人帶來的也不總是好消息,網上不斷傳出「LG空調用戶遭遇維修麻煩」。

近 幾年,中國家電市場發生深刻變化,四大傳統產品——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的前三強,都換成了中國品牌,尤其空調表現得最為明顯。曾經多年扮演高端形象 的日系空調如三菱、大金、日立等,而今也已日落西山。調查機構數據顯示,日系空調除大金市場份額約為1%之外,其他如東芝、日立市場份額尚不到1%。而韓 系空調在中國市場從來沒能經歷輝煌時代。

事實表明,外資空調集體兵敗中國。

在我看來,外資家電在中國的日子正在變得越發 艱難,LG退出中國市場僅僅是這個群體的縮影。伴隨外資品牌衰落的是中國品牌的崛起,在空調領域,本土品牌正在變得空前強大,數據表明,僅格力、美的、海 爾三家市場額份即超過70%,屬於其他品牌的機會不多,屬於外資品牌的機會更少。

來自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全國大型零售企業商品銷售調查監測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格力變頻空調市場份額高達35.24%。今年上半年,格力電器營業收入增長20%,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高。

一 般認為,外資空調集體沒落緣於三大因素:首先,本土空調快速持續成長直接擠壓了外資品牌生存空間。目前,格力、美的、海爾三大品牌已佔去70%以上份額, 加上格蘭仕、TCL、志高等其他本土品牌,佔比總和不低於90%,留給外資品牌的市場空間不足10%。其次,本土品牌在技術上實現重大突破,尤其變頻技術 進步非常快,大大縮短了與日資企業的技術差距,甚至在許多方面還超過它們,技術進步有力地支撐了產品競爭力,這是越來越多消費者「第一選擇」即為本土品牌 的重要原因。再次,本土空調架構了從一二級市場到三四級市場的龐大渠道網絡,而外資品牌至今仍然依賴蘇寧、國美大連鎖,三、四級市場銷售渠道至今無實質性 突破。據悉,格力、美的、海爾已經做到每個鄉鎮平均兩家專賣店,全國專賣店總數均超過20000家。

繼空調之後,不排除外資品牌的冰箱、洗衣機也將於未來二年退出中國市場的可能。

外資品牌退出中國市場,客觀上為中國品牌持續擴大份額提供了市場空間。但是,必須清醒地看到,中國家電尚未完成從「營銷主導」向「技術主導」戰略轉型,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和韓日品牌相比還有不小差距,這一切些都決定了中國市場的勝利,只是「萬里長征走完第一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8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