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美經貿摩擦將變大戰?

1 : GS(14)@2018-01-28 13:39:53

【明報專訊】新年過後,美國對華步步緊迫,貿易紛爭頻起,貨幣戰悄然打響。中國不但爭取所謂的「市場經濟地位」無望,反而處處被美掣肘。面對美國攻勢,中方立即揚言報復,要麼訴諸WTO,要麼對美貿易反制裁。

與此同時,繼續尋找國際伙伴抵制特朗普的「美國優先」。迄今,中國的國際攻勢收效尚可,國際上不滿特朗普的隊伍正在壯大。

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以及印度、加拿大兩國總理公開表態支持全球化、反對保護主義後,無論特朗普26日在瑞士達沃斯論壇說甚麼,他都會面臨前所未有的「孤立」。

美國優先 恐陷孤立主義

除了已傷及切身利益的中國,德國、法國這些盟友也不願意在特朗普「美國優先」的旗幟下,容美國丟下各國重回「孤立主義」。

自從特朗普上台,就一直對華高舉大棒,以開打貿易戰相威脅。2017年,兩國之間的口水官司不斷,其間小規模的貿易摩擦頻繁上演。

2018年初,貿易戰的威脅變得更加迫切。美方公開聲稱,當年支持中國加入世貿是一個「錯誤」,把淘寶網、北京秀水市場等9家中國市場被列入「惡名市場」名單;對進口來自中國等國家的光伏產品、大型洗衣機分別採取為期4年和3年的全球保障措施,還準備了至少156項針對中國的貿易措施。美國商務部長羅斯稱「中國製造2025」是直接威脅,或將對華展開侵犯知識財產權調查。

中國龐大市場 重要棋子

中方立即回應,將採取所有適當措施,堅決捍衛自身的合法權益。一旦大規模的貿易戰開啟,就將不再是兩國文職官員之間的口水戰,而是兩敗俱傷的深淵。

「中國製造」無法找到美國市場的替代者,同時也有反制美國的「本錢」。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16年裏,美國對華貨物出口增長500%,遠高於同期美國對全球出口90%的增長。中國躍升成為美國第三大出口市場。而且大多數人都相信,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的日子愈來愈近。

對華貿易政策步步緊迫的同時,美國正借助匯率手段,擺脫國際貿易劣勢甚至換取資金回流。

貨幣戰美國佔據上風

2017年,美聯儲三次加息、啟動縮表,特朗普政府也通過了大規模減稅法案。但美元沒有像預期的那樣表現出強勁勢頭,反而經過短暫升值後掉頭直下,2017年美元指數總體下跌9.9%。這與以往的經驗正好相反。

對中國的直接影響就是,人民幣匯率不斷上升,出口成本上升。1月24日,在岸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突破6.4。

與此同時,帶來更大威脅。人民幣升值後,包括內地房地產在內,出售人民幣資產後可以換得更多美元。再加上美國的國際稅收減免優惠,這會誘發投資者拋售人民幣資產、抄底美元。倘若如此,剛剛結束了資金淨流出的內地又將面臨外儲縮水壓力甚至房地產泡沫被擠破的風險。

[馮其十 神州新形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392&issue=201801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3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