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行业洗牌加速 纺织业自我救赎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81029/01545441375.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5

263.5亿港元购入中能硅业 “电王”朱共山的多晶硅救赎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6-24/HTML_JSAD1DRRQMRI.html


263.5亿港元的收购价,199亿港元的2009年天量新股发行,在金融海啸导致光伏行业哀鸿遍野的冲击下,这是“电王”朱共山对巨资投资多晶硅行业的冒险式救赎。

6月23日,中国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能源)(03800.HK)宣布,将以总代价263.5亿元,收购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中能)100%股权,朱共山为协鑫能源第一大股东兼主席,而朱同时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智悦控股也握有江苏中能绝对控股权。

“他这是在进行豪赌,在目前香港与美国等资本市场对新能源热烈追捧的前提下,寄望借此收购增加江苏中能的现金流。”一位光伏业内权威人士表示,5月 8日中国忠旺(01333.HK)上市募得94.94亿港元,但已戴上2009年以来全球最大金额的新股募资桂冠,朱共山想要向资本市场拿到近200亿的 资金,“需要去冲刺一个奇迹”。

保利协鑫的公告称,263.5亿港元的收购价中,将有199亿港元透过发行每股2.2港元、合计90.51亿股新股支付;余下64.4亿港元将透过现金、发行有抵押票据及新股支付。

现 年51岁的朱共山,以民营资本的身份在华能、国电、华电、大唐、中电投这五大电力集团及申能、粤电、深能和皖能等地方军控制之外的狭小空间里腾挪,拥有近 20多家以垃圾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为主的再生能源电厂,并以30亿人民币的身价,位列《2008胡润能源富豪榜》第18位。

冲刺纽交所未果

据公开资料显示,江苏中能多晶硅项目由协鑫集团投资70多亿元人民币,2006年8月落户徐州经济开发区。时至2007年9月21日,其一期1500吨生产线正式投产,第二期1500吨生产线则于2008年4月投产。

根据江苏中能的规划,其第三期生产线为15000吨,建设完成后,江苏中能的多晶硅产能将达到18000吨,而到2010年将达到27000吨的产能规模,成为全球三大多晶硅厂商之一。

“朱共山此次将江苏中能揽入协鑫能源中,实在是迫不得已。”上述权威人士告诉记者,2008年江苏中能错过了光伏企业赴美上市的最好时机,彼时的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多晶硅概念已经疲倦,上市计划夭折导致资金链紧张,原定投产计划缩减,能否获得融资将决定今年中能的产量。

此 前的2008年8月,以江苏中能为业务主体的协鑫硅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了IPO申请,计划在纽交所融资8.625亿美元,其IPO的发 行承销商则为摩根士丹利和瑞士信贷。后因投资者对国内光伏兴趣一再衰减及金融危机影响导致日期一推再推,并最后导致上市冲刺未果。

“此时保 利协鑫出手,当然有江苏中能资金链紧张的因素存在。”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透露,多晶硅现货价格已从2008年的480美元/公斤的峰值跌至 2009年4月的80美元/公斤,目前更是在70美元/公斤之下,“以目前的多晶硅现货价格,对于国内厂商来说已经接近成本,更别提有巨额的利润,中能硅 业也不例外”。

前述权威人士感慨,冲刺纽交所失败之后,大家对于协鑫能源并购江苏中能就有所预感。其原因在于,江苏中能的扩张速度极快,其 一期工程只需要17个月时间建设,二期更减至10个月左右,随后三期于2008年底即迅速上马,“在业内是绝对的黑马,但也留下了一个迅速扩张中的资金‘ 饥渴症’”。

事实上,除却多晶硅生产之外,江苏中能正积极将业务领域向产业链下游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系统、太阳能发电站等领域延伸,其目标是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光伏产业公司

江苏中能副总经理马平表示,该公司计划在未来四五年在欧美国家有所布局,“希望通过在美国及欧洲的开发、建设,使得协鑫光伏从一个硅材料的供应商,转型为提供光伏发电的绿色能源供应商”。

在上述权威人士看来,仅江苏中能三期多晶硅产能建设需要一百多亿资金,非占据该公司绝大部分股权的朱共山所能独立支撑,加之银行信贷收紧,“要想三期工程顺利运行并产生效益并走向综合性企业,主要还是要借助资本市场”。

拷问199亿港元募资

协鑫能源公告显示,倘是交易完成后,朱共山及其家族等关联人士的持股将由原来的34.47%提升至56.17%。

问题在于,在目前资本市场低迷的行情下,199亿港元的新股发行或许需要投资者的“十分厚爱、高看三分”。据WIND资料显示,港交所前4个多月新股发行仅筹资逾123亿港元。

“ 朱共山此时将江苏中能纳入协鑫能源棋盘,可以借力当前港交所热捧新能源这个理念。”国泰君安(香港)能源行业分析师王鼐分析,新能源企业在港交所得到数月 追涨,以中国电力新能源(00735.HK)为例,其4月8日股价仅为0.355港元,但6月23日最高时涨至0.63港元,涨幅有一倍有余。

263.5亿港元的收购价,对应江苏中能去年底税后净利22.33亿元人民币,已有10.4倍的市盈率。

姜谦表示,倘是以江苏中能年底将达到18000吨的总产能计算,协鑫能源以263.5亿港元收购中能硅业应该是溢价收购。“上市公司保利协鑫按2.5元折让12%,以每股2.2元溢价收购大股东旗下公司资产,就对价而言,这一收购价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并不划算。”

事实上,国内光伏企业所称的产能与产量往往有较大背离,多晶硅企业的产量一般仅为产能的六成左右。以国内最早从事多晶硅生产的四川新光硅业为例,2008年计划产量800吨,为产能的63.49%。

姜谦据此估计,江苏中能虽号称18000吨的产能,产量能达到10000吨已算是不错的数据。

数据显示,江苏大全集团建设规模6000吨/年多晶硅,需要投资60亿元;江西赛维LDK于2007年8月开始斥资120亿元,上马1.6万吨多晶硅项目。

“ 如果以江苏中能1.5万吨多晶硅产能来看,需要投资112亿—150亿元,即使去除20%的自有资金,仍有近百亿缺口。”前述光伏权威人士告诉记者,多晶 硅生产线建成之后,还要花费超过半年的时间来调试产品,“所以一般需要一年半至两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有规模化效益,而且多晶硅的利润会有一个直线衰减的过程 ”。

王鼐介绍,目前香港资本市场处于平静期,平均每日仅有500亿-600亿港元的交易量,故此对“电王”朱共山而言,需要以极大的智慧去说服机构或其他投资者接受199亿港元的募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91

准入门槛提高 轮胎业“自我救赎”


http://www.21cbh.com/HTML/2010-2-1/164493.html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中国轮胎业肯定愿意走高端路线,而不是主要在中低端市场打拼——不仅利润微薄,而且一不小心就会遭遇“特保”。事实上,中国轮胎业已在试图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1月29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下称“中橡协”)一位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轮胎行业准入条件(讨论稿)》此前已经下发到行业内有关机构和企业,调研后一直在进行修改,即将上报到工信部”。

一位轮胎业人士表示,“在工信部批准后,《准入条件》还需要发改委等部门会签,出台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可以预见的是,一旦《准入条件》推出,将会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整合,抑制产能过剩。”

但并非所有轮胎企业都如此乐观。山东华勤橡胶工业集团副总经理王伟勤对记者表示,“如果缺乏有力的推动,《准入条件》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准入门槛

“协会手上的初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上述中橡协人士说。中橡协会长范仁德此前曾明确表示,准入的门槛,除了在产能规模上进行要求之外,还会对鼓励和限制发展的产品品种作出要求。

据了解,《准入条件(讨论稿)》主要包括项目建设、产品召回、监督与管理等方面。讨论稿中提到,新建载重汽车子午胎项目产能应达到100万条以上,轻型载重汽车子午胎项目的产能应达到500万条以上。

而在产品方面,则主要包括“禁止生产斜交轮胎产品,轿车子午胎产品中不再上65系列以上产品,载重子午胎不再上有内胎产品”。此外,新建企业应具备轮胎召回的能力。

本报记者了解到,讨论稿还对轮胎项目投资商的资产情况作出了规定,包括主要股东的银行信用等级。此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李家伟曾建议,(新建轮胎)项目投资总额应不低于7亿元人民币,主要股东资产负债率在50%以内,银行信用等级AA。

入门红线的划定,将推动轮胎生产商向大型化发展。目前,中橡协已建议各级政府支持批准节能环保项目,近期不再批准低水平的轮胎产品重复建设项目。

随着《准入条件》逐步走向前台,轮胎行业或许在5年内将开始一轮洗牌。山东一家大型轮胎企业的负责人对记者坦言,“《准入条件》主要通过节能减排等指标为新上马的项目划定了门槛,对大型企业不会有太大影响。”

但他亦表示,“但《准入条件》如果没有强制效力来支持,只要有市场空间,新项目还是有可能上马。”

自我救赎

为轮胎业划定一条入门红线,是工信部和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在2009年上半年就已着手进行的工作。

2009年6月,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召开技术经济委员会轮胎专家组会议,商议制定轮胎行业准入条件,当时预计在年底前推出。据中橡协技术经济委员会主任赵文权介绍,2009年3月开始着手制定产业振兴规划时,工信部就多次提到准入问题。

中国轮胎行业正在经历的困境,是准入门槛提高的直接原因。

中国石油与化工协会副秘书长冯世良认为,“橡胶制品行业对国际市场依存度最大,也是受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特别是2009年秋季的美国轮胎特保案,使橡胶制品出口本已严峻的形势雪上加霜。”

数据显示,2009年出口轮胎3.02亿条,出口依存度约为46%,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与中国轮胎产业的现状不无关系。作为轮胎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中国的轮胎产量约占世界轮胎产量的四分之一。“但目前中国轮胎行业的集中度太低,过于分散。”王伟勤说。

据了解,中国约有500到600家轮胎生产商。其中,除了吉林等地的少部分企业,约60%的轮胎生产商集中在山东省,近400家。

一位业界专家认为,对庞大却不强悍的中国轮胎行业而言,准入门槛的设定将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虚胖”,从而改善产业结构,逐步实现“自我救赎”。

对轮胎业的前景,冯世良表示乐观。“2009年,行业采取了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大力拓展国内外两个市场、改变出口方式等举措,同时,国家内需政策拉动国内汽车消费增长,使得橡胶制品行业逐步化解危机,成效显著。”

据冯世良介绍,2009年,橡胶制品行业产值达4774.7亿元,同比增长16.1%,是石化行业中增速最快的子行业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26

太子奶救赎变奏:李途纯涉嫌“非法吸存”


http://www.21cbh.com/HTML/2010-6-18/3MMDAwMDE4MjU3Mw.html


太子奶集团公司(下称“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被带走调查。

本报独家消息显示,6月8日,株洲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五大队以“非法吸收公 众存款案”为案由,发布网上追逃通缉令:2008年,湖南太子奶为解决资金困难,利用高息回报做诱饵,以“货款准备金”、“借款合同”等形式,向单位个人 变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6000余万元,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犯罪嫌疑人太子奶集团公司董事长李途纯在逃。

有媒体 称,株洲警方还带走了包括临湘市国土局副局长以及负责土地拍卖的拍卖公司老总等20多人,事情牵涉李途纯在临湘开发的项目——五尖山的土地窝案。

“这 是两码事。”临湘政法系统人士透露,李途纯被抓与临湘土地案并无关系,临湘国土局副局长被双规是因为牵涉另一件土地违法拍卖案件。

河北邯郸 原太子奶经销商王经理正是受害者之一。此前他“打给”太子奶共24万元“货款准备金”,两年后仍有14万元追讨无门。

集资内幕

2008 年初,太子奶资金链濒临断裂边缘,为筹集资金,太子奶在当年4月9日出台《货款准备金管理办法(修改稿)》,规定经销商“货款准备金的最高额为年度合同总 销量的30%,最低必须确保年度合同总销量的10%”,同时规定对经销商的货款准备金按照2%的月息计息,月底以太子奶货品支付。而在太子奶内部,也有部 分员工(主要是中、高级管理人员)向公司交纳货款准备金。

王经理正是在2008年参与了太子奶集资活动。他介绍,当时太子奶说,如果提前打 款,一年能有30%的利息,“都有文件说明的”。在这一高额回报吸引下,老王付给了太子奶24万元资金。“但是只给了1个月利息,就再没有了。说是资金链 断了。”

仅在2008年2月至7月,太子奶即通过这种方式筹得资金5600万元。此后,参与出资的部分经销商和太子奶内部员工开始要求公司 退款,并有员工一度向相关部门举报公司集资违法。

“太子奶货款准备金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但进一步的结论需要司法部门调查认定。”6 月17日,株洲市政法部门人士表示。

争夺大战

李途纯被带走调查背后,折射出身陷泥沼两年多的太 子奶救赎路径,以及公司创始团队与现任经营团队高科奶业之间的利益博弈。

2008年太子奶资金链断裂风波之后,株洲市政府在2009年1月 成立高科奶业,对太子奶进行托管,但李途纯并不愿“放手”太子奶,其先后两次谋求回归,但未果。

今年6月,李途纯高调表示,“我们都按照规 定接管的条件做到了,并对全过程进行法律公证,但高科奶业仍不肯将太子奶归还”。

“其实,政府和我们给了他(李途纯)不止一次的机会接管太 子奶,但是他都失败了,而且前前后后做了一些扰乱的事情。”6月17日,高科奶业新闻发言人王琳回应。

王琳称,李途纯曾经做过在规定时间内 引进3亿元资金和引入3000万元原材料等一系列承诺,但是均未果。“在等待中,对太子奶销售团队、品牌都有影响。因此,不能说没有给他控制权,是他一次 次失去了机会。”

高科奶业托管太子奶后的一年半时间里,公司经营状况并无明显起色,太子奶北京密云等数个生产基地停产,湖北黄冈生产基地甚 至被太子奶在湖北当地的债权人占据。

对此情况,王琳并不讳言。她透露,因为其他基地的停产,所有的生产压力均集中在株洲工厂之上。“现在株 洲这边包括端午节在内,都在加班加点生产供货,防止经销商哄抢事件。”而对于其他基地复产,她表示正在解决之中。

王琳表示,反而此前高科已 经替李途纯向经销商、供应商等偿还了2亿多元的债务。“当初银行的钱、职工内部集资的钱,这么大一笔钱进来的时期,正好是太子奶大量债务形成的时期。这说 明他的经营才是有问题的。”

王琳透露,目前太子奶仍有20多亿元的债务在身,而这还仅仅是直接债务,并不包括种种隐形债务。

破 产迷局

造成李途纯和高科奶业关系破裂的还有破产争议。由于高科奶业背后为株洲市政府,因此,有说法称这也直接导致了 李途纯此次被查。

4月中旬,包括花旗银行等在内的海外债权人在开曼群岛大法庭对太子奶提出破产清算。有媒体报道称,高科奶业是新一轮破产风 波的幕后策划者。5月底,高科奶业绕开了太子奶集团私下召见部分债权人,建议他们向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太子奶“破产重整”。

也正是在此消息放出后不久,李途纯开始高调表示自己欲重振太子奶的决心。同时,李途纯曾联络与自己关系较好的太子奶债权人,共同抵制对太子奶进行破 产清算。

不过,王琳否认了高科将领头对太子奶进行破产清算的消息。据她介绍,接受开曼群岛大法庭委任、担任太子奶的临时清盘人的香港保华顾 问有限公司(BorrelliWalsh)(下称“保华顾问”)的确联系过高科,也提出了破产重整的方案,“但我们目前没有找到合作的方式,或者说没有考 虑和他们合作。”王琳表示。

据王琳透露,高科奶业这边最开始的考虑是进行资产重整,引进投资者。

此前,高科奶业方面曾对外 称,株洲市政府已在今年1月与北京商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明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签署战略投资太子奶集团的协议,双方约定的投资总额为5亿元人 民币。

王琳表示,目前高科奶业正与投资者沟通,希望能追加投资,借此与债权人达成谅解。对于未来是否会采取破产的方式,王琳回答含糊。她表 示,破产无非两种方式,一是清算,将有效资产在法院指引下公平分配;一是重整。但她表示目前仍无任何决议。

李途纯曾跟几个基地地方政府协 商,欲接管这些生产基地,同时通过地方政府向高科奶业施压,迫其从事实上将生产基地转交,但被高科奶业拒绝。

“李途纯被带走调查,对高科奶 业没有任何影响。他目前的状况不能左右政府,也不能影响高科奶业的决策。他在太子奶中的影响会越来越小。”王琳称。

而对于王经理等一批经销 商来说,无论太子奶未来以什么方式重组,唯一要求就是获得退款。“哪怕给一部分都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47

7月困局房地产寻求自我救赎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12/wOMDAwMDE4NjIwOA.html


今年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有一个鲜明的特点,经济学家、学者和企业家们不像往年那么过于争议当前的市场状态,更多的关注点在市场调控之外。

全 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坦言,历次调控的经验之一是不能把太多注意力放在市场层面,治标不治本,关键还在于能否建立完善的土地制度、房地产税收制度 和住房保障体系。

房地产的调控也已不仅仅是房地产的问题,就中国经济而言,是房地产全产业链的自我救赎。圣象集团执行总裁郭辉告诉本报,调 控政策表面上看是对房价,实际上剑指整体经济甚至社会层面的问题。房地产一直是实际意义上的经济支柱之一,行业牵涉面广,楼市调控的成败将决定建材等相关 行业的命运。

调控面临的局面正空前沉重。而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的言辞中,更透露着巨大的危机感:“房地产爆发增长的十年已永远过 去。”

半年间的故事

本轮调控进入第三个月,7月市场疑惑却有增无减。疑惑者,除了市场买卖双方 的普通角色外,也同样包括不少开发商大佬,如向来“想得明白”的华远集团总裁、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当众坦言“我也想不明白了”。

为什么疑 惑丛生?关键得先看看这半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REICO 工作室在此次论坛上首次发布的《2010年1-5月中国房地产市场报告》给出了如是结论:房地产开发投资意愿保持较高水平,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逐月下降, 房价涨幅迅速回落。

“此轮调控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这是聂梅生和复地集团董事长范伟的共同判断,并在许多开发商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公 开言论中具有代表性。

取得效果的立足点,更多来自5月份之后的市场表现。成交量大幅降低的同时,房价停止上涨并有下降的趋势。而这正是国发 10号文件文字本身所要求达到的第一目标。

但是,这样是否意味着本轮调控的成功?对此,开发商、政府官员、专家等给出的答案几乎是一致的: 否。

为何?中坤集团董事长黄怒波说:“一直以来,多轮调控,都没能遏制房价过快过大上涨,不是调控本身和市场问题,而是跟一些制度因素有 关,这是根本性的原因。这次调控,与往年类似,根本性的因素没有彻底转变,依然是红头文件推动市场调整,这是证明了行不通的。”

换言之,房 地产的问题远非市场交投变化能够彻底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本轮调控如何着陆

虽然调控未能解决 房地产的顽疾,理论上,调控政策应该进一步强化而决不是退出,但是以不少开发商为主一派倾向很明确:为了房地产的长远健康发展,应该让调控赶快收手。

为 何产生这样看似矛盾的两种反应?

“十年九控,都没有明显效果,应该需要回过头来质疑一直以来采用的行政干预式的调控方式,是否能够解决中 国房地产的深层次问题。”路劲地产董事局主席单伟豹表达了他的担忧,预计今年在价格层面不会有明显下调,而明年出现报复性反弹的概率却不低。

政 策的持续性,则是包括开发商在内的诸多业内人士的另一个质疑所在。

任志强坦言,这么多年这么多轮房地产宏观调控,出了众多政策,但是几乎没 有一条核心政策能够真正坚持严格执行一年半以上的。而一年半,按正常的房地产开发节奏,开发商却来不及完成一个从拿地到交房的周期。“企业的投资策略更多 应从3-4年甚至更长的市场发展周期出发,所以,当前开发商该买地的还是在买地,该进行投资的依然在投资。因为如果跟着调控的周期来,企业是无法发展和生 存的。”任志强建议。

这或许就是开发商集体呼吁调控政策应该尽早退出的深层次原因。阳光100集团董事长易小迪坦言,最终还是要回到市场的 层面来解决市场的问题。

可是,政府部门从整体经济的角度去抉择房地产调控的进退,恰恰得出与开发商期待相反的结论,尤其是在今年。

“对 宏观调控不妨悲观些。”钟伟指出,中国2010年经济增长约9.4%,经济增长逐季回落。除外贸之外皆不容乐观。房地产调控则可能“一控到底”。中国通货 膨胀高点在6-10月份,全年物价3%-3.5%,体现出“调整之年”的特征。

面对行政干预的手解决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企业该怎么办?于 是,以任志强为代表的开发商大腕开始带头呼吁:赶紧降价,促进成交,让政府尽快找到调控追求的市场平衡点,后续的政策可能就不再出台了,离本轮调控着陆也 就不远了。

全产业链的救赎机会

有业内资深人士指出,2005年前后的楼市调控,出现的是“上海等一线城市生病,全 国吃药”的尴尬,而如今的新一轮调控,房地产细分市场如绿色低碳地产企业面临的是“传统地产模式生病,绿色低碳地产跟着吃药”、建材等房地产上下游产业则 面临“房地产生病,上下游企业一起吃药”。

就这个意义而言,与其说调控是房地产行业的冬天,不如说是治愈房地产全产业链长期顽疾的自我救赎 机会。

对于中国房地产的悲观论调已并不鲜见。北科大教授赵晓直言,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十字路口,人口红利、出口红利以及楼市红利三大动力在消 失或消退。“这次房地产很难再像过去一样钟摆式调控。房地产过度膨胀,先富购房从实质需求转向投机需求、外资流入转向资产投机。而且调控业已行政化。”

调 控的大网还在不断收紧。继5月19日《关于土地增值税清算有关问题的通知》后,国税总局又公布了《关于加强土地增值税征管工作的通知》,规定除保障性住房 外,东部地区省份预征率不得低于2%,中部和东北地区省份不得低于1.5%,西部地区省份不得低于1%,而核定征收率原则上不得低于5%(此前,大多为1 %-3%)。

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正在经受严峻考验。有研究机构称,自去年9年以来,已有近40家大型房企发布了增发预案,但没有一家融资计 划得以通过,包括万科。一些悲观论调指出:这次调控将是拯救中国房地产最后的机会。

对于房地产的上下游产业同样如此。郭辉坦言,就地板等建 材行业而言,毛坯房比例偏高,无疑对行业发展是利空,但更严重的是楼市的投资投机比例过高,这些买家往往不会进入房子的装修阶段,这一比例越高,将极大浪 费下游产业的市场空间。“调控对下游产业的冲击是暂时的,健康的市场更利于刚需的爆发,而刚需才能真正带动下游产业的实质性增长。”

面对这 样的救赎机会,赵晓指出,房地产调控只是一个开始,中国需要有根本改革。包括打破土地财政,打破政府土地垄断,重建中央地方政府财权事权关系等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01

华强北救赎:山寨之都“转基因”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27/2NMDAwMDIxMjY2Ng.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07

潘石屹的救赎

http://www.xyzlove.com/Transshipment/Market/psydjs/psydjs.htm

 10月9日晚上10點,伴著清涼的夜幕,潘石屹和他的團隊回到北京。30多個小時之前,他在香港略顯潮濕的天氣裡見證了SOHO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OHO中國)成功登陸香港證交所,首日開盤價為10.1元,比招股價上漲21.69%。

在回到北京之後的幾天裡,潘石屹沒有再去關注SOHO中國的股價。「一上一下的,我的心臟可受不了那種刺激。」這位SOHO中國的董事長用一種幸福的語調告訴《當代經理人》,「壓力從未像今天這麼大!」

僅從他要應對的利益相關者來看,壓力確實不小。在上市之前,SOHO中國有大約5800個客戶需要維繫和服務,而上市之後,其股票認購者達到57萬之 眾,潘石屹坦言必須要對這57萬人負責。更重要的是,個人財富突然被放大了。以上市當日收市價9.55港元計算,潘石屹夫婦所持股份的市值達317.45 億港元,由此躋身中國各種富豪榜前列。

不可否認,這種個人與企業兩種身份的同時轉換讓潘石屹興奮不已,在接受《當代經理人》專訪的過程中,談興很濃的他甚至把親自去美國買來的最新款iPhone手機展示給記者看。顯然,他對面前的壓力充滿了樂觀。

對於此時的潘石屹來說,終於擺脫了五年前那次失敗的上市經歷的陰影。

2002年初,為準備海外上市,潘石屹在英屬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了SOHO中國,將SOHO現代城、建外SOHO、博鰲藍色海岸、長城腳下的公社四個地 產項目一起打包放入了SOHO中國。當年10月12日,在為長城腳下的公社舉辦的開業典禮上,潘石屹首次向媒體披露,SOHO中國已順利通過香港聯合交易 所和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上市聆訊,上市在即。然而,不久即傳出SOHO中國被迫無限期推遲上市進程的消息,原因是中國內地和香港、美國等海外地區的財務制度 存在差異,使得SOHO中國當年盈利較預期出現巨大落差,承銷商無法成功說服基金經理和其他機構投資者。

這次成功上市有什麼不同?答案是沒有什麼不同,而且上市過程更像一部充滿曲折的好萊塢電影。最關鍵的一點是,2002年未能成功上市的敗因,恰恰成了2007年成功的動因:原本被海外投資者詬病的土地零儲備,在潘石屹看來,已經成了SOHO中國獨特商業模式的底線。

這正是整個故事的離奇之處:同一個公司,同一個團隊,同一種商業模式,為何五年之後所經歷的際遇會有天壤之別?這也正是潘石屹在贏得掌聲的同時遭受非 議的地方所在。如果說潘石屹已經成功地把SOHO中國的商業模式跟投資者解釋清楚了的話,那麼故事實際上才剛剛開始,一個顯而易見的常識是,SOHO中國 成功上市並不等於SOHO中國成功,一切都需要從零開始。

同樣,暴富之後能否承受因之而來的商業使命並將其變現,更是擺在「升級版」的潘石屹面前的一道終極命題。


「交代」問題

香港、新加坡、倫敦、法蘭克福、迪拜、紐約、波士頓和舊金山,潘石屹團隊用9天時間走完了這8個城市,平均每天開10場會議,這就是SOHO中國路演 的時空隧道。在這個過程中,一對一的會議共有58場,分組會議有73個投資基金參加,午餐會議有291個投資基金參加。一對一的會議後,那些海外基金經理 們的下單率為94.8%。這是潘石屹最想看到的結果,因為5年前正是這些基金經理們向SOHO中國投下了不信任票。

「2002年之所以沒能上市成功,主要原因就是當時的投資機構和基金經理更看重PA(市淨率)。」瑞銀亞洲執行董事、中國股票資本市場部主管朱俊偉透 露說,「隨著這兩年房地產市場的日益火爆,投資機構轉而以PE(市盈率)來看待地產企業,更加注重企業的成長性,這才會有今天對SOHO中國的踴躍認 購。」因為路演反應熱烈,SOHO中國面向散戶公開發售的股票獲得169倍的超額認購,從而使散戶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共享15.49億股股票。

事實上,這對潘石屹來說多少有點意外,因為就在SOHO中國發佈招股書之日起,就有機構投資者認為其6.3至8.3港元的招股價偏高,而SOHO中國2006年的利潤只有3.4億元,與前幾年相比大為縮水,「招股書裡2007年將近16.24億的預期利潤從何談起」?

在之前半年籌備上市的過程中,潘石屹向投資者們解釋了無數遍的一個「疑點」:SOHO中國為何2006年利潤突然下滑?「很多人不瞭解的情況是,在 2005年年底,香港會計師工會出台了一個新的會計準則。」潘石屹再次向《當代經理人》解釋,「在這個新的會計準則之下,房地產企業的利潤核算體系發生重 大變化。之前是完成多大工程量,就記入多大的銷售收入;現在則是只有全部工程完工,才開始記入銷售收入。」這就造成SOHO中國2005年之前的公司利潤 所有財務數據都是直線上升,而到了2006年突然下滑的直接原因。

潘石屹需要向海外,特別是香港的投資者「交代」清楚的另一個關鍵問題就是SOHO中國的土地零儲備戰略。這是直接導致5年前上市折戟的原因所在。熟悉 香港房地產市場的人都知道,由於香港是一個土地極為稀缺的城市,所以大大小小的房地產公司、尤其是上市的房地產公司,都非常看重自身的土地儲備,把大量的 土地儲備視為企業生存的安全閥,這也就直接影響了包括散戶在內的各種投資者的投資口味。

而SOHO中國的土地戰略顯然成了香港投資者眼中的另類。在今年年初拿下北京三里屯47萬平方米的商業項目之前,SOHO中國已經經歷了3年的「地 荒」,對於一個即將在香港上市的大陸房地產企業來說,這是很讓人費解的一種「無為」。無論是已經功成名就的萬科,還是剛剛名聲大噪的碧桂園,這些大陸的 「明星地產企業」無一不是以大量的土地儲備為根基的。「SOHO憑什麼另類?」這是潘石屹受到的最大質疑。

潘石屹不得不為此展開平生以來最密集的遊說攻勢。「幾乎每次與投資者會談,我都要著重解釋這個問題。」潘石屹告訴《當代經理人》。事實上,這個問題的 答案簡單得已經不能再簡單。「SOHO中國首先是一個商用物業公司,其次SOHO中國是一個專注CBD項目的商用物業公司。」潘石屹進一步解釋道,「這就 決定了我們只能在黃金地段拿地,而要看到利潤,就必須快速完工、快速交易。所有拿到的地都蓋了房子,所以看起來似乎永遠是土地零儲備。」

有人曾經向潘石屹討教,為何不把SOHO中國在前門的土地存起來。潘石屹的回答道出了問題的關鍵:「現在前門大街已經封閉了,如果再等上兩年開發的 話,土地可能會有所升值,但政府會有耐心等嗎?」按照潘石屹的說法,一個房地產商可以把他在內蒙的土地存上十年八年都沒問題,但在北京,在CBD,「顯然 不可能」。這種獨特的市場環境決定了SOHO中國只能走「快速拿地,快速完工」的土地戰略。


上市:救贖之門?

儘管可以說服投資者們認可SOHO中國的土地戰略,但潘石屹無法改變的卻是宏觀環境,這讓他在SOHO中國路演過程中經歷了從地獄到天堂般的戲劇性輪迴。

如果把SOHO中國今年的上市歷程看作一部小說的話,那這部小說的時代背景就是一直纏繞在潘石屹耳邊的美國次級房貸市場危機。一旦這場危機演變成金融 危機,直接的受害者極有可能就是SOHO中國股票購買者的國際各大投資機構,對於SOHO中國來說,此時無疑身處一個隨時可能會崩裂的利益鏈條之上。

與此同時,SOHO中國的上市時機也極為敏感,因為9月中旬美國各大銀行的上一季度財報遲遲沒有出來,這些潛在投資者們顯然也不敢輕舉妄動。此時,不 僅SOHO中國5年前上市擱淺的一幕總是在潘石屹眼前浮現,他甚至還想到了當年中國電信、中海油海外上市功虧一簣的場景。「那真是可以讓人一夜長滿白髮 啊!」潘石屹感慨道。

9月16日,潘石屹率領團隊抵達此次路演的第一站香港,而這兩天從業內傳出的一條消息更讓潘石屹的神經緊繃起來:美聯儲為了應對次級房貸市場危機有可能近期再次調息。「究竟是升還是降?」一種不安的情緒開始在整個團隊之中蔓延。

在經歷了倍受煎熬三天之後,9月19日凌晨,潘石屹接到了負責此次路演的投行朋友打來的電話,他得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好消息:美聯儲降息50個基點, 這幾乎是平時降息幅度的2倍!這也就意味著,潘石屹確定無疑的可以在當天早上看到全球股市一片紅的景象了。隨後,美國各大銀行紛紛公佈了最新財報,從中幾 乎看不出次級房貸危機的影響。

「絕對可以用『時來運轉』來形容這次上市之旅!」事後回味起來,潘石屹依然興奮不已,「最終一共募集了129億港幣,再加上自有的幾十億,現在 SOHO中國帳上的可支配資金超過150億。」事實上,宏觀環境對潘石屹的眷顧並沒有就此停止,在從國際金融市場頻頻得到利好消息之後,國內新一輪地產調 控政策的出台再次為SOHO中國的上市之旅錦上添花。

9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共同發佈通知,要求嚴格商業用房購房貸款管理,商業用房購房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50%,期限不得超過10年。在 SOHO中國登陸香港證交所的轉天,即10月9日,國土資源部又發佈《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規定》,其中最讓開發商揪心的一條莫過於其首次 明確,受讓人必須付清全部土地出讓金後,方能領取土地使用權證書,未按合同繳清土地全部出讓金的,不得按出讓金繳納比例分期發放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書。簡而 言之,今後拿地必須一次性付全款。

「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極有可能會對當前的地產市場形成一次重新洗牌,一些資金實力不夠雄厚的中小地產商將會倒下,而那些資金充沛的上市公司在拿地、 找項目方面將會更加遊刃有餘。」京郊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地產商對《當代經理人》無奈地表示,像SOHO中國這樣在政策出台前的最後一刻「登陸上岸」,實在 是萬幸。

潘石屹顯然心知肚明其中的意味。「這一新政對上市地產企業是一利好消息,因為開發門檻的提高將使得一部分競爭對手自動出局。而對資金實力薄弱的地產企 業則是利空,這意味著如果沒有錢,就沒有可能再在地產市場游弋。」他告訴《當代經理人》,SOHO中國接下來將會把充沛的資金主要用於尋找新項目上。

毫無疑問,SOHO中國的此番上市不僅有自我蛻變的意義,更是充滿了自我救贖的元素。


底牌

如果沒有這些曲折多變並且最終利好的宏觀環境的眷顧,SOHO中國還能走多遠?潘石屹很坦誠地向《當代經理人》表示,宏觀環境的貢獻佔70%。在他看來,這種宏觀環境不僅包括上市過程中的一些好機會,從更長遠來看,這是整個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自然結果。

潘石屹十年前第一次去新加坡時,那裡的CBD已然成型,這給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當時他就決心在北京打造一片同樣氣派的CBD。十年之後,當他率 領路演團隊再次來到新加坡時,發現這裡的CBD並沒有多大變化。「而再看看中國,再看看北京這十年發生的變化,原因很簡單,新加坡是一個成熟的市場,變化 空間已經不大,而我們這裡每天還都在變化,對於SOHO中國來說,這就是機會。」

當然,宏觀環境的利好不可能單方面解釋SOHO中國走到今天的原因。SOHO中國與其他商業地產公司的最大不同是什麼?這是SOHO中國在籌備上市過 程中投資者追問最多的一個問題。如果說土地儲備是一個房地產公司生存發展的支撐點的話,那當這個支撐點不夠堅硬的時候,以何種商業模式進行運作就成了維繫 其生存和發展的血脈了。讓潘石屹創業十二年來日益堅定的一個信念就是,SOHO中國找到了一條他自認為最獨特的商業模式,並且他一直在努力讓更多的人接受 這個信念。

「在核心地段蓋好房子,然後賣給投資者,最後我們負責出租管理,這就是SOHO中國的商業模式。」潘石屹相當精煉地解釋道,看得出來,這組句子對他來 說已經是輕車熟路。事實上,SOHO中國一直被業內人士所不屑的一點就是自己不持有物業,而是把它都直接賣給投資房客。這種被譏為「暴發戶才做的買賣」在 潘石屹看來自有它的生存道理。

「首先這塊市場確實存在巨大需求,有很多人並不想自己直接搭建商舖或者開公司,它們就是想通過投資商業地產從而進行第二輪價值開發,而且商業地產領域 從來沒有一條清規戒律說只能自己持有而不能進行產權交易。我為什麼要忽視這個本來就存在的巨大市場呢?」潘石屹說,從現代城到建外SOHO,不知有多少就 是抱著投資目的的山西和溫州炒房團進來了,而且還有不少回頭客。

原因何在?在潘石屹看來,SOHO中國的商業模式實際上是一條自上而下的價值鏈。在價值鏈上游,由SOHO中國進行搭建平台;在中端,由投資者進行資金「加油」;而到了末端,才是真正創造價值的力量:這就是千千萬萬有租用需求的商家和企業。

潘石屹的邏輯很簡單,儘管是在CBD,但不可能所有的商業地產都必須像國貿那樣,成為容納世界500強企業這種高端客戶和所謂金領、銀領等高端人群的 物業模式。「目前的中國是中小企業的天下,雖然大企業實力雄厚,但真正能夠把CBD充實起來的還是那些渴望盡快長大的中小企業。」他甚至自豪地說,每天幾 乎看不見穿的西裝革履的人士出入現代城或者建外SOHO辦公,「這就是我們的定位」。

而在CBD之外,潘石屹正在試圖尋找另外一種商業模式來為新項目解套。在今年年初拿下的「前門大街復興」項目中,他正在嘗試從設計風格到業態內容的徹 底革新。「這是一個非常中西結合的項目,從設計上來看,它是典型的中式建築,但招商對象卻會包括Apple這樣的時尚公司。」

「與以往相比,這是一個改變。」潘石屹告訴《當代經理人》。


從局點到賽點

在上市成功之後,潘石屹回到北京展開的第一項工作即為著手組建投資者關係管理部門,他希望這個部門能夠把SOHO中國的相關信息及時準確地傳遞給大小股東。可以預見,作為一家境外上市公司的一把手,他在博客中的聲音將會越來越謹慎。

這是一種身份的轉換。很難說清是SOHO中國在改變潘石屹,還是潘石屹在改變SOHO中國,或者同時發生?

「境外上市對於一家房地產企業來說,是國際化的一部分,也是國際化的開始。」潘石屹說。但是,他也承認,這對自己這一代企業家來說是一個挑戰。「
柳傳志王石
這一代人是我們這個商業時代的開路先鋒,但他們面對的是早期的市場化侷限,而我們現在面對的則是國際化侷限,」潘石屹認真地說,SOHO中國的產品也是一種中國製造,但我們要努力體現它的國際化色彩。

在SOHO中國每一個項目的設計上,實際上都融入了潘石屹的一種國際化理念。儘管SOHO中國自己擁有一個三十多人的設計團隊,但其實他們只是國外設計團隊的輔助力量,「所有的設計都外包」。

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是,SOHO中國所有項目的產地、原材料、施工隊以及最終客戶,無一不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這就是現實,在國際化面前,有些東西 是不可改變的。」但潘石屹並非逆來順受,他會主動去觸摸這些現實,比如在項目建設最高峰的時候,他會給將近7000名民工派發補助,在夏天供應西瓜。

即使如此,潘石屹依然承認自己是利潤和財富的狂熱信徒。「這並沒有什麼不對,作為一個企業家,其使命就是最大可能地去創造財富,然後才有機會回報社會。」潘石屹說,這可能是他與上一代企業家的不同之處,「他們那一代人更強調責任,天生就有一種家國情懷。」

所以當王石說20%以上的利潤萬科不做時,潘石屹會 幽默地接過話茬,說:「他不做,我來做。」

而這種商業價值觀,無疑也給潘石屹這樣的企業家招來了一些非議甚至罵名。如果說SOHO中國的成功上市已經為自己贏得了一個重要的局點的話,那接下來就是潘石屹一個人乃至一代人的賽點了。

 

對話潘石屹:搭便車與侷限性

            方浩

  《當代經理人》:與五年前的上市相比,你認為SOHO中國今年能夠成功登陸香港聯交所的最大利好條件是什麼?

潘石屹:中國經濟已經與五年前大不一樣了,這是一個快速發展、快速變化的五年,而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繁榮,「中國概念」正在日益成為國 際市場樂於認可甚至追捧的元素。十年前,國貿CBD只是一片舊廠區,五年前多了幾個工地,而再到明年,國貿三期、中央電視台以及加上現在的SOHO、銀泰 等,已經具備相當規模。所以說從大的時代背景看,SOHO中國的發展乃至上市是一個「搭便車」的結果,這個便車就是急速變化中的中國經濟。

《當代經理人》:SOHO中國自身的實力在什麼地方?

潘石屹:如果說宏觀環境為SOHO中國的上市創造了70%的有利條件的話,那剩下的30%其實也是非常關鍵的。這30%對於歐美投資者 來說,就是我們的盈利能力和商業模式。眾所周知,歐美市場對一個即將上市公司的衡量標準最主要的就是看你有沒有一個獨特的商業模式,因為一種商業模式獨特 與否直接關係著你的盈利能力。隨著這幾年SOHO中國的盈利能力展現出了一種難得的穩定性、可持續性,因此讓歐美投資者接受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困難的就 是這30%如何讓香港的投資者理解並接受。在香港,衡量一個上市地產公司前景的底線就是你有沒有大量的土地儲備,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新鴻基,這是它在香港成 功的關鍵因素。而SOHO中國作為一家內地的商業地產公司,土地儲備一直是個「薄弱環節」。所以SOHO中國對香港投資者做了大量解釋性工作,一個重要的 觀點就是SOHO中國的土地儲備戰略是基於我們自身的商業模式,即商業模式決定了我們不可能在CBD範圍內進行土地囤積,這既在政策上通不過,也在經營上 不划算。

《當代經理人》:夫妻聯手創業並推動一個公司的成長,而且還都是名副其實的管理者,在你看來是這種架構適應了SOHO中國,還是SOHO中國適應了這種架構?

潘石屹:張欣是香港人,而且我們一大家子除了我拿內地身份證之外,其餘全是香港戶口,這就造成了我們家「一國兩制」的結構。他們到香港 出入境時,只要拿著香港身份證,什麼東西都不要簽也不要排隊,我拿著大陸的港澳通行證排隊要排很長時間,她每次都等我半個小時。所以我們家的離岸制是「一 國兩制」造成的。但SOHO中國會得益於這種「一國兩制」的家庭結構,不僅因為張欣是香港人,來去自由,更重要的是她的成長經歷、工作背景很大程度上彌補 了我的不足。比如說籌備上市、與國外投資者溝通等等,這些事情她比我具備更多的經驗,畢竟她在香港長大,留學在英國,又在華爾街工作過,這些都是SOHO 中國的優勢,當然,也就轉化為我相對於其他一些內地企業家的優勢。

《當代經理人》:你覺得你這一代企業家與柳傳志、王石他們那一代企業家在財富觀上有何不同?

潘石屹:應該說他們那一代企業家是中國市場經濟的開路先鋒,幾乎就是在一張白紙上規劃和實踐他們的抱負。我想他們這一代人身上最大的特 質就是有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個人對名利看得比較淡薄,在他們看來企業如何為社會、為國家創造價值可能是最重要的事情。而我們這一代創業的過程其實是與中 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同步的,因此一些理念、想法可能更市場化一些,比如強調個人對財富的支配權。同樣是回報社會,他們那一代可能是以一種企業行為來實現,而 我們可能是一種個人行為。如果說這兩代人面對的挑戰有什麼不同的話,那他們當時可能主要面對市場化的侷限性,而我們現在則面對國際化的侷限性。比如說如何 更得心應手地與國際投資者打交道、如何更智慧地參與國際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等等,無論是地產上市企業還是其他企業,這些都是今後必須面對的問題。

 

 

地產企業新一輪上市風潮背後的隱憂

            方浩

  在前不久剛剛出爐的兩個最具權威的中國富豪榜——《福布斯》富豪榜和胡潤百富榜的前十名當中,地產老闆分別達到7人和6人,「地產圈貢獻富豪」的說法可謂名至實歸。但這種說法成立的一個前提是,上市,上市!

是的,2007年,再沒有什麼比上市更能牽動中國房地產商們的慾望神經的了。碧桂園、復星、SOHO中國、遠洋地產……僅僅這四家在香港上市成功的地 產企業就已經募集到約為500億港幣,但這並不是其中的最大亮點:拋開遠洋地產這家國企不算,碧桂園、復星、SOHO中國三家民企造就的三個富豪的總身價 (按掛牌當日市值核算)約為1300億港幣,而且已經看到,這個總身價在上市之後「長勢喜人」。

但是,如果僅僅把地產企業的上市看作是關於「一夜暴富」神話的個人問題,那顯然忽略了問題的實質——如何維繫個人和公司暴富之後的可持續性?這正是「潘石屹們」要面對的問題。


融資悖論?

動輒上百億的融資額度,這實在是一個2007年才開始的上市神話。以萬科為例,1989年首次發行股票時,其上市前淨資產為1325萬元,首次募集資 金2800萬元。隨後,萬科在證券市場進行了多次再融資,截至2004年6月底,萬科在證券市場累計融資31億元,淨資產56.4億元。直到2004年9 月底,萬科再次以發行可轉債的方式融資19.9億元,公司規模才空前壯大。以2004年9月15日A、B股總流通市值計算,萬科雄踞第八。

不能說萬科沒有趕上好時候,只能說碧桂園、復星和SOHO中國正逢其時。不久前由《證券時報》發佈的《2007年房地產上市公司投資策略》表明,人民 幣持續穩步升值、居民收入增長及消費升級、城市化進程加快、開發投資增速高企、房地產結構性供需矛盾長期存在等因素成為支持2007年房地產市場持續走強 的最大動因。

大環境的持續走強令如今的上市地產企業受益頗豐。據統計,截至2007年8月29日,已公佈2007年半年報的房地產上市公司達73家。這些房地產公 司共計實現營業收入436.1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2.29%;實現營業利潤97.73億元,同比增長77.46%;完成淨利潤67.74億元,同比 增長80.13%。行業總市值達到10827.79億元。公佈的73份半年報數據顯示,42家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36家淨利潤同比增 長,其中增長幅度在50%以上的達到了21家。

而在遠洋、復星、SOHO中國之後,還有一長串名單正在厲兵秣馬的同時經受上市前的最後煎熬,它們包括:華遠、中遠、恆大、旅遊地產……在這些後來者 (無論是民企還是國有)看來,上市不僅是募集資金那麼簡單,考慮到宏觀調控政策越來越具有針對性,上市幾乎成了地產企業不被排除在遊戲之外的最後希望。

9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共同發佈的關於「商業用房購房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50%,期限不得超過10年」的通知以及10月9日國土資源部發 佈的《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規定》兩項最新地產調控措施,被業內人士看作是「全國五萬多家房地產企業的釜底抽薪」,因為隨著上述兩項政策的 出台,「拿地赤裸裸地變成了考驗地產公司是不是大款的一種交易行為」。

以碧桂園為例,在上市融資之後的不到半年裡,其土地儲備已達4500萬平方米,若以目前全年銷售200萬平方米商品房的進度計算,足夠開發20多年。難以想像,如果沒有上市籌得巨額資金,拿地還會這般瀟灑。

問題就這麼簡單?當然不是。事實上,在業內人士看來,地產新政的出台只會對那些中小型地產企業產生直接影響,這些企業由於融資渠道等實力問題,已經不 可能對資金充沛的上市公司構成威脅了,但是,針對那些極具投資價值的地塊的競拍,依然是大公司之間的較量。「無論是住宅市場還是商業地產,新政的影響是普 遍性的,雖然會有一些中小企業在競爭中掉隊,但實力雄厚公司之間的較量遠沒有結束。」著名地產金融專家易憲容告訴《當代經理人》,「上市之後由於資金量更 加充裕,因而其競爭也就更加激烈。」

一個顯著的現象是,今年出現的圍繞「地王」的爭奪幾乎全被上市公司包攬,鮮有非上市公司的身影。今年7月,北京北辰實業聯合北京城開以92億元的天價 中標湖南長沙城北新河三角洲地塊,成為「中國地王」;8月份,黃浦區163#街坊地塊掛牌出讓成功。蘇寧環球旗下的南京蘇寧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 44.04億元人民幣的總成交價、66930元/平方米的樓板價,從層層包圍中拿下這一內地「單價地王」。而這兩起「地王」故事中的贏家,北京北辰實業股 份有限公司和蘇寧環球,都是根正苗紅的地產上市公司,它們挫敗的競爭對手中則包括了北京金融街、新鴻基地產、和記黃埔、華潤置地等老牌上市公司。

如果說上市之後資金比以前多了的話,還有一點就是競爭格局更大了,也更慘烈了。


形象工程

如果說中國社會存在一股仇富思潮的話,那麼,對地產富豪的不滿甚至憤恨可能就屬於矛盾中的矛盾了。事實上,這其中的一個視角需要澄清:那就是對地產商 的仇恨並不在於他們的財富,甚至都不在於他們的第一桶金來自何處,而恰恰在於他們日益膨脹的財富值與不斷攀升的房價之間的某種關係。

2006年8月以前,美國房地產市場經歷過近8年的繁榮,但美國房價8年累計漲幅也僅50%左右,每年房價上漲幅度不足5%。相比之下,深圳市用半年不到的時間,就走完了美國房市的8年繁榮歷程,而這背後的推動力,除了市場需求,大部分矛頭被指向了囤地捂盤的地產商。

從這個角度看,地產商在通過上市獲得財富增量之後,如何把自己的正面形象適時、準確地表現出來,就成了一個尤為迫切的問題。另外,與國內富豪榜形成鮮 明對比的是,在日前,《福布斯》雜誌公佈的2007年度美國400富豪排行榜上,前十名當中沒有一名地產商,而在今年的世界十大富豪中,同樣也找不出一個 房地產商的身影。

2007胡潤、《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揭曉之後,面對由地產商佔據半壁江山的這兩個榜,輿論給出的直接評價就是「技術含量太低」。這其實引出了關於中國 地產富豪形象的另一個命題:在無法像IT、互聯網富豪那樣享受通過手中的技術創造財富的時候,能否通過管理創新來提升自己的形象。

潘石屹認為自己正走在這種道路上,而他的武器也就是他最為看重的SOHO中國獨特的商業模式。「商業模式最核心的方向就是別人都干的事情你別去幹。」在他看來,這就是一種創新,但他同時認為,一個企業家執著地追求財富是很正當的行為,「只要不違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05

溫州的救贖

http://magazine.caixin.cn/2011-10-14/100314093_all.html

等到溫州「跑路」的眼鏡大王胡福林回國,負責信用危機應急工作的溫州官員隨即組織7家銀行召開會議,要求各銀行在胡福林的信泰集團貸款到期後,在兩個工作日內予以續貸。會議還同時稱,一旦銀行因擅自抽貸、停貸或者延貸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將予以責任銀行必要的處罰。

  對此,參與會議的當地銀行人士頗有微詞:「病急亂投醫」。

  浙江銀監局局長楊小蘋向財新《新世紀》表示,在這場民間借貸信用危機中,溫州80多家因此倒閉的企業,沒有一家是因為銀行抽貸或停貸引起的,全 部都是企業自身的問題,包括管理混亂、脫離主業、盲目擴張、脫離實體經濟、個別企業主賭博輸光等問題,其中銷售額達到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只有幾家。

  央行溫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長周松山亦表示,「溫州中小企業倒閉並沒那麼嚴重,問題被過度渲染放大了。」

  溫州市金融辦主任張震宇則稱,希望銀行業繼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力爭達成新增貸款1000億元的目標,同時,爭取利率回歸到基準利率水平。

  不過,溫州當地一位銀行界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受制於上級機構,「現在即便是貸款利率,也沒有降下來。估計過一段時間,銀行會有些新增貸款投放,但是,不會太多。」

  接近央行的多位人士向財新《新世紀》記者坦承,貨幣信貸政策只可能向某一個行業傾斜,並無給予某一個區域單獨政策的先例。

  一位接近央行的分析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銀行與政府對於救助信用危機的這一觀念衝突,恰恰說明了一個核心問題:「目前溫州只是局部問題,並沒有構成全局性的系統性風險。並且,溫州一向是市場經濟發達的地區,更應遵守市場信用原則。」

  10月1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會議,要求在規範管理、防範風險的基礎上促進民間借貸健康發展,有效遏制民間借貸高利貸化傾向;依法打 擊非法集資、金融傳銷等違法活動;嚴格監管,禁止金融從業人員參與民間借貸。他亦提到,對小型微型企業的金融支持,要按照市場原則進行,減少行政干預,防 範信用風險和道德風險。

600億再貸款懸疑

  10月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溫州並主持召開會議,聽取浙江省、溫州市關於小企業發展情況匯報。隨行者包括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央行行長周小 川、銀監會主席劉明康等部委一把手。溫家寶要求有關部門在一個月之內研究出台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財政、金融、稅收等一攬子政策。

  9月底,溫州市政府向浙江省政府提交《關於要求申請金融穩定再貸款的請示》,由省政府出面,向央行申請金融穩定再貸款600億元,期限1年,專 門用於支持溫州金融機構增加對困難企業的融資,維護地方金融穩定。「相關事宜由省政府牽頭。」浙江金融辦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

  此舉一出,引來市場嘩然一片。

  接近央行的多位知情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這一要求不太可能實現,「從目前央行全面監測情況看,溫州當地商業銀行運行良好。現在溫州的信用危機只是局部問題,並沒有構成系統性風險。」

  央行發放的再貸款以金融機構為主,少部分為非金融機構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部分企業和事業單位貸款。

  在計劃經濟時期,央行發放的再貸款作為貨幣政策的主要工具,曾扮演過非常重要的角色。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再貸款開始承擔化解金融風險,支持金融體制改革的重任,如地方政府向中央銀行專項貸款、支農再貸款、無息再貸款和中小金融機構再貸款等。

  2003年銀監會成立後,中央銀行承擔宏觀調控和防範與化解金融風險的職能,再貸款主要指金融穩定再貸款,即是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發放 的用於防範和處置金融風險的再貸款。按照現行再貸款分類,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向中央專項借款;用於救助高風險金融機構的緊急貸款;用於退市金融機構個人債 務和境外債務兌付等其他風險處置類再貸款;用於兌付人民銀行自辦金融機構個人債務的再貸款等。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為關閉清理各類金融機構以及國有銀行改革,央行已發放1.4萬億元再貸款,而金融穩定總支出更超過2萬億元。

  從2002年到2005年的券商綜合治理期間,央行發放了數百億元再貸款,用於彌補券商客戶保證金窟窿和兌付個人債務;1998年開始的信託業 整頓,26個省區市以財政擔保借了1411億元央行再貸款。由於金融機構清理資產困難重重,清償率很低,地方金融風險在很大程度上轉化為地方財政負擔。此 後,央行為推進農信社改革發行1680億元央行票據,部分可以再貸款形式置換。

  再貸款的發放大多屬於不得已之舉。業內人士認為,再貸款會影響到貨幣供應量,帶來實質性的通貨膨脹壓力,對央行的貨幣政策造成挑戰,並會造成比較嚴重的道德風險,非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動用。

  接近工中建三家銀行高層的人士均表示,目前尚未承接針對溫州地區的再貸款任務,沒有被要求給予後者特殊的信貸傾斜。

  一位國有銀行風險條線高管表示,對於決策層在溫州期間的表態,目前他們只看到原則性意見,尚未瞭解到具體計劃。他反問,「溫州開了口子,全國怎麼辦?如果沒有標準,道德風險如何控制?」

貸款獨木難支

  針對溫州企業主相繼「跑路」,自9月21日始,溫州市政府各部門密集召開會議。當日,溫州市副市長孟建新向市委書記陳德榮作了匯報。陳德榮要求,政府該出手就要出手。

  隨即,溫州市政府部門成立領導小組,組長由市主要領導擔任,下設4個專項小組。其中金融組由溫州市金融辦牽頭,第一步就是穩定銀行信心,希望銀行「放水養魚」。

  陳德榮與中行、農行、工行、交行、建行幾大銀行以及溫州當地銀行座談時表示,銀行應認清與企業的共生關係。

  銀監局亦與24家在溫州設立分支機構的銀行座談,要求銀行不壓貸、不抽資、要下調利率回落到基準利率水平。

  溫州市政府方面認為,目前的時局是恐慌造成的,「首先是銀行恐慌。銀行擔心大批的企業即將要倒閉,企業主出走,造成銀行不續貸,抽資,提高利率。」

  根據政府部門統計,2011年6月末,溫州中小企業貸款餘額是2623.28億元,比年初增加189.47億元,但是比去年同期減少了51.08億元。而整個8月,同比減少370多億元。

  「現在主要被要求繼續放貸。年初目標是新增貸款1000億元,但是目前只有600億元。」當地銀行界的人士表示。

  浙江銀監局10月10日向轄內各商業銀行提出了「三嚴五禁」監管要求,督促銀行嚴格自律,切實承擔起社會責任,降低小企業融資成本,包括嚴格落實利率風險定價,合理利率定價,主動讓利企業,對小企業貸款利率原則上不上浮或少上浮等。

  建設銀行浙江省分行同日對外宣佈了扶持溫州地區中小企業的六點措施,表示成立專項工作小組、給予信貸規模傾斜,不抽貸、不提高利率、不額外收費、不受存貸比限制、不搭售理財產品。

  知情人士透露,溫州市政府正在爭取國家開發銀行以基準利率定價的30億元貸款支持,市經信委副主任已經和國開行浙江分行接觸,如果拿到這筆貸款,一些行業協會有資格向政府部門推薦一些困難企業貸款。

  當地銀行還考慮同時發行集合票據,6家企業發行2.74億元,已經審核完畢。

  不過,在這一系列「救市」政策背後,要靠銀行放水來解救溫州民間借貸信用危機的可能性並不大。

  一位浙江工行人士向財新《新世紀》記者坦承,年初資金價格高企以來,前述一些要求禁止的現象,比如拉存款、搭售金融產品等的確在各行不同程度的存在,但是對於增加貸款額度卻並不容易,在信用危機時期,要求基準利率不准上浮更是違反客觀經濟規律。

  「每個分行的貸款增量是根據區域內的存貸比決定,也是總行給予的定量指標,目前很難給出更多額度,因為這將意味著其他地區的信貸額度減少。」但他亦表示,還是可以在利率和貸款結構方面,適當傾斜。

  有媒體稱,溫州銀監局在徵得浙江省銀監局同意後,放寬了銀行的票貸比標準(票據佔貸款總額的比例),票貸比從30%增加到50%,相當於增加了1000億元的信貸規模。但票據目前的市場貼現利率已經高達15%。業內人士發出疑問,放寬票貸比,有意義嗎?

  楊小蘋則向財新《新世紀》記者否認了這一說法。「沒有這個措施。對於企業來說,應該是壓承兌匯票爭取貸款,否則沒有意義。」她指出,前述「三嚴五禁」政策更具有實質性意義。

  當地金融界人士10月12日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要銀行保證完成1000億元的新增貸款。實際上無法完成,因為銀行沒有貸款規模可以貸, 存款也沒有上來。一位大行高管甚至坦言,要解決當前國內小微企業的經營困難,起碼需要增加3000億元的貸款規模,但錢從何來?

  浙江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在整個增量貸款中,佔比一直很高。截至2011年8月底,浙江省銀行業小企業貸款餘額13280億元,同比增長34%,超 過全省各項貸款增速20個百分點,小企業貸款餘額居全國首位、增量居全國第二位。當然,浙江對小企業的倚重程度也遠超其它省份。

  一位接近央行的分析人士援引國外中小企業的數據表示,國外銀行系統給予中小企業貸款也大約佔10%左右,而中國的銀行貸款支持中小企業已達到全部企業貸款總額的18%左右。

  「不過,在國外,中小企業通過銀行以外的直接融資的比例更大,比如發債和上市。」他表示。

整頓擔保業

  雖然四處化緣,溫州市政府也開始了相關機構的整頓工作。

  在上述座談會上,被叫去的還有當地48家擁有融資性擔保經營許可證的擔保公司,被要求相應減低原本1%到3%的擔保費率。根據統計,溫州掛著擔保公司、寄售行、拍賣行、當鋪等牌子的機構超過1000家。

  首創旗下農擔擔保的一名知情人士說,一些不合規的擔保公司以發行理財為由頭吸收社會閒置資金,將錢貸給需要資金的中小企業,從中賺取利差。比如 吸收資金的利息是2分,貸款利息可以到6、7分,通常安排借款人和貸款人直接簽合同。「很多溫州的中小企業毛利不足5%,完全就是靠資金拆借維持運作,一 旦某一環節出現問題,資金鏈斷裂,企業老闆選擇『跑路』,借款人就直接找到擔保公司,要求賠償。」

  中擔擔保公司的一名知情人士稱,擔保公司放貸的月息是4%,即年化利率48%,貸100萬,那麼就能賺48萬元,「攬儲承諾給客戶高額回報,通 常一年成本10%以上,浙江、福建、內蒙古等一些經營活動比較活躍的地區甚至高達20%。這種情況特別普遍。擔保公司扣除成本,能白拿近30%利潤。」

  他介紹,業內擔保公司短期貸款利率通常是 3%-7%月息(即年息36%-94%),委託貸款和直接放貸的利率均在這一範圍內。不同的擔保公司,對企業的認知風險不同,會相應調整利率。

  溫州市擔保協會秘書長郭炳鈔表示,目前溫州擔保公司在銀行的擔保餘額共有100多億元。一些企業主的出逃,已影響到正規的擔保公司。

  9月27日,溫州市擔保協會副會長單位溫州市金橋信用擔保有限公司和理事單位溫州金泓信用擔保因違規從事民間借貸生意受到牽連,兩公司負責人已選擇出逃。當地擔保界人士表示,金橋擔保和金泓擔保,資金規模應該超過兩億元。

  兩家擔保公司剛剛在今年5月份獲得政府部門頒發的融資擔保經營許可證。溫州市經濟貿易委員會還在當天的公告中強調,融資性擔保機構不得從事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受託發放貸款、受託投資等活動,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資。現在政府已經暫緩審批新的擔保公司。

  知情人士表示,擔保公司的業務還在繼續,沒有停頓下來,而且正在準備增加新的小額貸款公司,希望這些有監管的放貸機構能夠增加資金供應,拉低利率,以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

  「下一步,肯定要整頓不規範的擔保公司,正規融資性擔保公司要迎來大的發展。」溫州市經信委主任余中平在政府內部會議上表示。

產業升級之困

  權威人士指出,溫州的民間信貸危機,一是產業空心化造成當地剩餘資金過度向高利貸行業集中,尋求超額回報;二是溫州當地中小企業自身面臨產業升級所帶來的自然淘汰,造成民間融資的信用危機。

  楊小蘋表示,「這幾個月溫州共倒閉了87家小企業,佔總量比例非常少,溫州共有45萬家個體私營企業,整個浙江省每年註冊企業2萬多家,每年倒閉企業有1萬多家,企業的生生死死很正常,小企業轉型就是要優勝劣汰。」

  工行浙江分行人士亦強調,民間借貸、當地企業老闆「跑路」的事情,每年都有,一些生產能力弱、技術落後、靠投機謀利的企業自然會被淘汰。

  華興資本首席執行官包凡認為,所謂地下錢莊引起中小企業連鎖倒閉根本就是混淆視聽,真正的中小企業根本借不起高利貸,借高利貸者十有八九是去投機,以房地產為主。

  中金公司研報亦稱,已經發生的違約事件,多與過度舉債或涉足投機領域如房地產和礦業投資有關,而且即便是在溫州,出問題的中小民營企業在當地仍是少數。目前溫州民間信貸平均利率大致在24%-25%,利率達50%-60%的民間信貸並不多。

  某國有銀行風險條線高管表示,不排除少數企業為保持自己的信用,在企業出現經營困難,無法按時償還到期貸款,向外部臨時拆借高息資本,但他也表示,同樣不能排除將到手的貸款資金用於民間借貸,或者通過民間借貸炒房炒股,「如何界定拆借性質,是不小的考驗。」

  另一位大行高管表示,敢於借高利貸的企業主,不少都是炒房或者炒股,甚至參與非法交易,屬於結構調整和信貸緊縮的對象,他們感到資金緊張,不足為奇,將本應在實體經濟中發揮作用的資金,用於虛擬經濟,正是國內現階段民間拆借活躍的主要原因。

  不過溫州當地一位金融界人士表示,雖然溫州企業家跑的多,但這個不是主要問題。也不要一棍子把民間借貸打死。「有些朋友之間的相互借貸,利息也 才一分多。有的借貸利息甚至比銀行利率還低,解決了很多問題。所以1200億元的民間借貸不全是高利貸,更多的是個人借貸行為,壞賬率不會太高。」該人士 表示。

  多位市場人士認為,溫州資本需要自己救自己,「如果出了事情就要政府來資助,談何優勝劣汰?」

  當地人士表示,更大的問題還是實體經濟。基於溫州民間資本1萬億元的規模,即使高利貸產生600億元的壞賬,對於整個溫州民間資本而言,也是可以忍受的。但是更大的問題是,溫州的錢還能流向哪裡?

  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認為,溫州資金的投機現象並不僅僅在中國,在美國也同樣如此,即金融和實體經濟過度分離,更多投向虛擬經濟。這並不能全部歸咎於企業,也有國家產業政策不到位的原因。

  楊小蘋表示,此次推出的幫扶措施,不光要幫助解決中小企業渡過難關,還將進一步推動浙江地區的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引導中小企業回歸實業。

  「高利貸是溫州人的選擇,其後果應該由溫州人自己承擔。我們可以責怪人性的貪婪,可是不能否認市場環境的惡化,關鍵是如何對民營企業生存狀態和環境加以改良。」一位資深投資人士表示。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一些產業實際上存在玻璃門,民企很難進入,主要原因是壟斷和過度管制,准入都需要嚴格的批准。」前述接近央行的人士表示,「過去30年的制度紅利基本釋放完了,下一部改革的核心是體制放開的問題,必須得反思,現在是不是管的過死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62

中遠的巨虧與救贖

2012-02-25  NCW
 
 

 

經歷了若干個行業周期的中國遠洋, 為何至今仍是靠天吃飯, 任由巨虧頻頻 ◎ 本刊記者 劉冉 ? 吳靜 文liuran.blog.caixin.com|wujing.blog.caixin.com 連續兩年巨虧的中國遠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01919.SH,01919.HK,下稱中國遠洋)即將被打上“*ST” ,如果2013年繼續 虧損,2007年上市的中國遠洋將戴著 A 股虧損王的帽子,不得不暫行退市。

禍不單行,中國遠洋僅有的兩家能保持盈利的下屬子公司中,有一家正深陷于一起與中國銀行的鋼貿糾紛案,或面臨巨額索賠。一位知情人告訴財新記者,中國遠洋下屬公司中國遠洋物流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遠洋物流)近期涉及了一起整體規模約幾十億元的鋼貿糾紛 案件,如果官司敗訴,中國遠洋有可能將賠償原告數億元的經濟損失。但中國遠洋官方稱涉案金額不足億元。

從表面上看,中國遠洋的母公司——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公司(下稱中國遠洋集團)仍是中國的旗艦式央企之一。

據其官網顯示,截至2011年底,中國遠洋集團總資產約3200億元,另有1000億元左右的現金,1000億元左右的固定資產,負債約1800億元。中國遠洋集團擁有和經營近800艘現代化商船,5500多萬載重噸,年貨運量超4億噸,遠洋航線覆蓋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個港口,船隊規模位居中國第一、世界第二。集裝箱船隊規模在國內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四,專業雜貨、多用途和特種運輸船隊綜合實力居世界前列,也是擁有世界超級油輪的船隊之一。中國遠洋集團在全球範圍內投資經營著32個碼頭,總泊位達157個,根據德魯里航運咨詢(Drewry)最新統計,中國遠洋所屬中國遠洋太平洋的集裝箱碼頭吞吐量繼續保持全球第五。

但在這份顯赫背景下,中國遠洋近年來業績卻劇烈起伏,以危如累卵形容並不為過。中國遠洋集團持有中國遠洋約52% 的股份,中國遠洋是集團最重要的上市公司平台,集合了四大板塊近90% 的業務,截至2012年9月底,中國遠洋的總資產近1600億元。2008年中國遠洋盈利175.3億元,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巨虧75.41億元。2010年中國遠洋恢複盈利67.6億元。但2011年隨即報虧104.49億元。2012年前三季度的虧損又達到65億元,全年虧損預計將再度接近百億元。中國遠洋的公告將虧損原因歸咎于國際航運業供求失衡、幹散貨航運市場持續低迷,燃油及相關成本則居高不下等市場環境因素。

如果波羅的海指數(BDI)回不到2000點以上,中國遠洋2013年仍將面臨巨虧。雖然中國遠洋和中遠集團尚有近900億元現金和市值200多億元的對外投資在手,但如何拯救上市公司仍是個大問題。如果集團不能及時把幹散貨業務從上市公司挪出,或順利出售大筆資產,中國遠洋退市將成為大概率事件。但將虧損業務賣給集團,有違背2007年中國遠洋整體上市的公開承諾之嫌。

財新記者獲知,中國遠洋持股約42.7% 的中國遠洋太平洋有意悉數出售所持有約21% 的中集集團(000039.

SZ,02039.HK)股權,相關股權目前市值近70多億港元。投行中金公司、中銀國際介入,包括弘毅等 PE 表示了興趣。目前弘毅已經持有中集集團 H股約5% 的股份。如果順利出售,扣除成本,能為中國遠洋增加約20億元的一次性非經營性收益。

“中國遠洋的巨虧,虧在景氣好時被沖昏頭腦的擴張,背後是個別人的巨大利益 ;虧在缺乏長期戰略,沒有對沖周期性風險的準備。多少個周期過去了,還是看天吃飯。 ”知情人士如此分析。

禍不單行

知情人士透露,預計2012年中國遠洋的虧損額度再度接近百億元。

2013年1月25日,中國遠洋發佈預虧公告,稱2012年大幅虧損,公司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按2012年7月的《股票上市規則》 ,由於連續兩年虧損,2013年中國遠洋將被冠以 *ST。如果還不能扭虧,即連續三年虧損,中國遠洋將被暫停上市 ;如果連續四年虧損,將在2015年被終止上市。

一位航運分析師向財新記者分析,2012年中國遠洋前三個季度虧損64.03 億元,預計全年虧損應在80多億元。如果超過90億元,說明管理層對未來的計提撥備會計處理偏謹慎,為2013年做了巨額撥備。這種特殊的會計處理,對公司的利潤影響較大,需經過證監會、財政部會計司允許。換言之,這說明中國遠洋仍不看好2013年的幹散貨市場。

中國遠洋的最大虧損來自幹散貨業務。 “對於自有船,全行業在 BDI 達到2000-2500點才可盈虧平衡;租入船還要再高。這是行業里的基本共識。 ”多位分析師向財新記者表示。中國遠洋公告稱,BDI2012年平均值為920點,較2011年平均值1549點下跌40.6%。業界預期,2013年的 BDI 與2012年將不相上下,仍在1000點左右。集裝箱業務方面,分析師也表示,隨著北美經濟的複蘇,2013年太平洋航線盈利能力的改善會比亞歐航線略強,但整體來看,2013 年兩大航線對比去年不會有大的變化。

由此可見,如無特殊資本運作事項,單靠主營業務,即使被允許利用會計政策調節利潤,中國遠洋2013年虧損仍然是大概率事件。

對比同業,無論是國際同行馬士基、東方海外(00316.HK)還是中海集團等,都沒有中國遠洋虧得如此驚心動魄。

這些公司贏在業務結構各有不同,馬士基是集運外還有石油等業務,早就擺脫 虧損;東方海外主要是集裝箱業務,目前虧損很小。中海集團旗下兩家上市公司,資產規模共1200億元,被公認與中國遠洋最具備可比性。其中,中海集運601866.SH)採取集裝箱售後返租,目前轉為盈利;同為幹散貨業務的中海發展(600026.SH)依靠相對強勁的內貿 業務,2012年已經基本扭虧。令業界奇怪的是,中國遠洋為何如此巨虧,為何為不能逆周期調整業務結構早做安排?

而且中國遠洋為什麼不能服務寶鋼這樣的本土大客戶?

一位造船業的央企高管表示,該公司成立之初,一度將中國遠洋的發展規劃奉為模板。當時的中遠集團提出發展大物流的理念,即除了航運,還積極拓展碼頭、貨運、物流業務,不僅可以抵抗周期,並提供全面服務。但2004年航運和造船市場開始火爆,中國遠洋逐漸放棄了這一戰略,激進押寶航運和造船。

在他看來,中國遠洋急於掙快錢,放棄了原本可以做成行業老大的大物流戰略,才造成今天的慘況。他認為,現中國遠洋下一步的戰略布局非常重要,否則只能從一個泥潭走到另一個泥潭。

中國遠洋面臨的麻煩還不僅止于此。關於前述中遠物流身陷的鋼貿案,中遠物流辦公室主任姬文山向財新記者證實,中遠物流下屬的中遠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與中國銀行南通分行確有一起業務糾紛,目前雙方已進入法院審理階段。 “因為涉及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近日我方律師團正在和法院加緊溝通。南通中行在起訴我們之前,第一被告是另外一家公司,我們只提供倉儲和監管服務,從法律的角度講,它上一個案件還沒有結,南通中行沒有權利對我們提起訴訟。我們主張法院駁回原告對我們的起訴。 ”關於具體涉案金額,姬文山以信息披露規範為由不肯透露,但他否認“數十億”的說法。中國遠洋新聞發言人則堅稱“涉案金額不足億元” 。

據中國遠洋2011年年報,中國遠洋物流2011年實現淨利潤為6.02億元。這是目前除碼頭業務外,中國遠洋旗下惟一盈利的一塊資產。

深陷泥沼

中國遠洋擁有世界第一的幹散貨船隊,這是其當下最大的包袱。

一位航運分析師向財新記者估算,中國遠洋集裝箱板塊全年虧損約15億元以上;物流及碼頭盈利不到20億元 ;幹散貨虧損額預計80億 -100億元。根據2012年三季報,中國遠洋幹散貨船舶運力合計337艘,其中自有船220艘,租入船117艘,據此估算至少30億元的虧損 由高租金租入船而來。

高租金租入船究竟給中國遠洋造成多少損失,投資者無從得知。 “因為公司披露信息不全。 ”上述分析師表示,中國遠洋需要繼續降低租入船的比例。

這至今仍在品嘗的惡果,來自行業景氣頂點的2007年到2008年。現在看來,中國遠洋當時犯下重大錯誤。2007 年時,中國遠洋計劃要增加400多條船,融資額過千億元。到了2008年9月後,以雷曼倒台為標誌的歐美金融危機全面爆發,但當時航運市場還沒下來,雖然中國遠洋集團內部已經提出應該降杠杆甚至賣船,但是高層決策太慢,還是簽下200多條的高價船訂單,再加上中國遠洋的自建船基本建在高位,通過融資租賃等增加了很多杠杆,負擔沉重。

“雖然大家明知市場的泡沫隨時會破,但當時相關人士多有利益在其中,根本停不下來。 ”中國遠洋內部人士稱。

到目前為止,高租金租入船合同還未全部到期,給中國遠洋帶來巨額損失。

中國遠洋有關人士向財新記者坦承, “我們的船隊結構不夠合理,自有船和租入船比例還需調整。業務結構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缺乏互補產業對航運周期的對沖。 ”他並稱,近幾年來一直在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不斷調整優化租入船結構,努力降低租入船成本。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遠洋類似的窘況以前也發生過, “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時候已經有過教訓了,2007到2008年是重蹈覆轍” 。他並提醒,中國遠洋現在面臨船齡老化,無論汙染還是運營成本,新船都要低很多。但目前在市場低位,中國遠洋面臨巨虧,不敢擴張更換新船。即使市場轉好,船隊的運營成本也會很高,而且很容易被淘汰。到市場高點的時候,說不定又會重複以前的錯誤,高位擴張。

一位分析師表示,這個行業過去300年來都是這樣起起伏伏,低潮時需要大量的公司破產退出,才能恢複生機。

現在就是沒有人破產,產能依然過剩。

“那就幹熬著,看誰能熬過誰。 ”

重返 FFA

行業周期性向下波動,但中國遠洋已經喪失了套期保值的機會。

中國遠洋在2011年年報中稱,2011 年所屬幹散貨船公司持有的遠期運費協議(FFA) ,已于年度內結算完畢。

2012年業績巨虧與 FFA 的失誤操作無關。但當時對市場判斷失誤貽害至今。

FFA 即 遠 期 運 費協議(Forward Freight Agreements) ,是一種場外交易的遠期合約。協議規定了具體的航線、價格、數量、價格日期、交割價格計算方法等,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時點,收取或支付依據BDI價格與合同約定價格的運費或租金差額。國際幹散貨航運市場變動較大,給航運企業把握市場、穩健操作帶來很大的難度,同時船舶租金與 COA(包運合同)價格嚴重背離,FFA 可為航運企業規避市場波動風險發揮重要作用。

簡而言之,FFA 的目的應是套期保值,對沖風險,鎖定利潤。但中國遠洋的實際操作中,並非如此。

知情人透露,在2007年市場好時,中國遠洋在簽下200多條高租金船的同時,按 BDI10000點看多市場,購入大量 FFA合同,完全是同向操作。

當時負責FFA具體操作的為中國遠洋運輸部。金融危機爆發後,BDI 指數一路暴跌、FFA 市場遭遇拋售狂潮,深陷泥潭的高盛、摩根士坦利等大投行和金融機構紛紛撤離FFA市場,加深了人們對 FFA 的拋售恐慌。2008年,FFA 給中國遠洋釀下41.2億元巨虧。

國資委一度叫停了央企們名不符實的“套期保值” ,包括中國遠洋。

近日,中國遠洋董秘郭華偉告訴財 新記者,主管部門已批准中國遠洋繼續 利用FFA等套期保值工具來防範市場風險,目前公司正研究制定具體方案。

一位2008年曾就 FFA 業務與中國遠洋有過接觸的國際投行人士稱 :衍生品本來是風險管理工具,前提是能管理好敞口風險、道德風險。前者需要專業技能,後者需要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

而中國遠洋的投資決策機制明顯存在嚴重問題,這是國企病,不改革很難治癒。

他感嘆,像中國遠洋這樣的國企,一則缺乏長期規劃,現行機制下,一把手容易寅吃卯糧,注重短期利益 ;二來人才匱乏。雖然中遠在央企中已經算較為國際化,但行政作風嚴重, “即便招聘大批教育背景良好的專業人才,也會在領導為上、裙帶關係的體制下逐漸變異,喪失對市場的客觀把握能力和進取心。 ”短期而言,國資委對央企投資海外金融衍生品有嚴格的限制,近年來運費、油價、匯率的波動較大,若沒有金融交易工具的保護,等於是坐等虧損。

扭虧何術

面對中國遠洋可能退市的窘狀,2月3日,北京問天律師事務所律師張遠忠以“中國遠洋小股東”的身份召集小股東授權,準備發起提案,要求罷免63歲的中國遠洋集團和中國遠洋的董事長魏家福。

張遠忠稱,在2008年下半年航運市場價格高得離譜的背景下,中國遠洋的管理者對形勢判斷出現錯誤,在自營船隊、租入船隊以及 FFA 三塊業務上均大舉做多,導致其現在一蹶不振。張遠 忠對財新記者表示,三塊業務的投資冒進,至少說明公司的投資決策機制“一言堂” ,缺少有效制約, “魏家福是法人代表,作為第一責任人難辭其咎” 。

對此,中國遠洋方面僅表示,充分尊重股東表達自己意願的權利,但目前的關鍵是提振投資者的信心。

“魏家福一定不會讓中國遠洋在自己的任期內退市。 ”一位航運國企高管對財新記者表示。

中國遠洋正在用各種辦法降低自己的財務成本,比如,三個月內連發三次美元債券,最近一次為2013年首期十年期美元債券,價格為 T+225(即同期美國國債利率加225個基點) ,遠低於國內融資成本。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透露,融資規模5億 -10億美元,因有中國銀行提供擔保,穆迪仍給了 A1評級。2013 年1月31日,中國遠洋子公司中遠太平洋剛剛完成3億美元債券的發行,中遠太平洋投關部主任陳彬對財新記者解釋,此舉“是因一筆長期貸款到期” 。

2012年12月4日,中國遠洋在中銀國際的幫助下,完成了10億美元的債券發行。

接近交易的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由於連年虧損,中國遠洋依靠 A 股市場增發融資已無可能,且發行債券規模已達淨資產的40%,在國內發行債券已無空間。2011年末,其資產負債率由年初的58.8%提高9.3個百分點至68.1%。

財新記者獲得的一份國有銀行對於中國遠洋集團的內部報告顯示,受航運市場景氣度影響,若航運市場持續低迷,虧損繼續擴大,中國遠洋集團償債能力將受到重大影響,建議銀行授信總量較上年有所壓縮,重點支持優質項目貸款、貿易融資、保函等業務。

2013年在行業景氣度不會發生巨變的情況下,中國遠洋將如何扭虧?

最樂觀的看法認為,如果2013年中國遠洋自有船的虧損控制在20億元以內,整體就有望盈利。中金公司航運業分析師聶迪中認為,中國遠洋集運2013 年有望微利;物流及碼頭等非航業務可貢獻近20億元的利潤 ;散貨船隊的租入船,已在2012年按 BDI1000點進行了虧損合同預計負債撥備,2013年租入船在會計上有可能不虧損。

對這一看法,業界存在嚴重分歧。

申銀萬國航運業分析師張西林預測,中國遠洋2013年仍將虧損65.5億元。

他認為,在預計2013年 BDI 波動均值區間為1000-1500的前提下,預計負債成本以20%-30%的速度下降,此項僅能為公司減少虧損約20億元。

魏家福多次在公開場合呼籲國家對航運企業展開救助。一位航運業分析師認為,獲批的可能性並不大。

變賣資產獲得一次性收益,是常見的扭虧方式。2012年中報顯示,中國遠洋持有中集集團、交通銀行、鹽湖股份等11家上市公司股權資產50.63億元,同時持有江蘇銀行、廣發銀行、中國遠洋財務公司三家非上市金融企業股權7.85億元,合計約為58.48億元,其中絕大部分為中集集團的股權。目前,中國遠洋決定轉讓這筆中集集團股權。

中國遠洋集團和中國遠洋還有近900億元現金在手。中國遠洋集團下屬中遠(香港)集團目前有超過30億美元的現金資產,中國遠洋在中國銀行有超過600億元的存款。但魏家福曾表示,中遠的日常運營資金就需要600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中遠集團目前持有13.41億股招商銀行(600036.SH,03968.HK)股票,占6.22%;持有招商證券(600999.SH)5.06億股,占10.22%;中遠 ( 香港 ) 集團通過全資子公司 Bauhinia 97 Limited 持有創興銀行(01111.HK)8700萬股,占20%。截至2月19日,上述可變現資產合計市值已超過250億元(近40億美元)。

分析師表示,將幹散貨等虧損資產 賣給中遠集團,也能成為扭虧方式。但2007年中遠集團曾承諾資產整體上市,如果將幹散貨業務從上市公司挪出,這本身違反了上市承諾。于中遠集團而言,不過是左右兜的遊戲,算不上真的扭虧。

“只要不出事,上市公司退不退市,國資委沒那麼在乎。 ”一位央企負責人告訴財新記者。今年, ST長油 (600087. SH)可能將成為第一家因連續虧損而暫停上市的航運類央企。

本刊記者楊璐、 于寧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133

品牌是唯一救贖 億光燒錢也得拚

2013-08-05  TCW
 
 

 

對手離開戰場,你應該高興還是擔心?對於國內LED照明第一大品牌,億光電子董事長葉寅夫來說,對手的退出,似乎高興不起來。

今年六月,LED兩大品牌之一的台達電,傳出將縮編LED終端消費部門,不再強打自有產品,改將重心轉往工程系統整合,爭取政府標案。LED照明品牌大戰才剛點燃戰火,從台灣打到中國大陸,不到一年時間就硝煙散去,難道這條路真的走不下去?

去年夏天,億光與台達電靠一顆顆號稱「節能環保」的LED燈泡,搶進便利商店、大賣場,大打價格戰搶市。在中國,億光、台達電分別以「Everlight」、「中達」品牌登陸,前者還在今年三月成立上海照明管理公司,並找來中國雷士照明負責通路布建的吳正喆擔任總經理,誓師成為華人第一LED照明品牌。

過去,億光穩居台灣LED產業龍頭,除了封裝,同時將事業觸角伸往上游,轉投資晶粒製造廠晶圓光電、泰谷光電,三年前,跨足照明品牌,目前國內市占率也已達三成,領先其他業者。但是,雖在台灣累積一定知名度,前進中國打品牌,葉寅夫承認,「我們現在還在幼稚園階段。」

七月下旬,葉寅夫在自家舉辦的「LED照明燈泡易讀標示」活動上,面對媒體詢問,目前億光品牌在中國的表現時,卻格外低調,一點數字都不透露,只說,台灣LED產值已是全球第二,又有整合產業上、下游的能力,億光身為老大,「不做品牌對不起大家」,連接下來計畫要到哪幾省開拓經銷據點,也一律不敢保證,不見以往的企圖心。

市場能見度低技術優勢不敵通路多寡

有台灣LED教父之稱的他,會如此保守看待中國市場,全因為這是一塊外來者看得到,但難吃到的大餅,而通路正是其中關鍵。

「做通路最辛苦,你(品牌)想被大家認識,即使打一堆廣告,消費者買不到也沒用。」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能源研究組組長林志勳說,過去台灣跨足LED照明,因為有技術優勢,大多幫國際大廠代工,但,現在想做品牌打入中國市場,技術不再是重點,最大的難題反而是通路。

在中國,照明是百年產業,不管白熾、節能燈泡,還是新興的LED,都得透過水電行、量販店或賣場販售,唯有打通其任督二脈,才能把產品賣到市面上。因此,許多LED業者都搶著和中國前幾大傳統照明廠雷士、亞明等合作,有技術加上通路,要搶食這塊商機,比自己打天下容易得多。

兩岸品牌聯誼本土業者難脫離代工命運

去年底,中國LED晶片廠德豪潤達為了找出海口,入股雷士二○%股權,得以從它遍布全中國兩千餘座城市的三千二百家專賣店,銷售產品,雷士也因此轉型,成為中國最大的LED照明廠,去年LED營收達人民幣二億五千萬元(約合新台幣十二億二千萬元),將近是第二大、從封裝轉做照明的國星光電的兩倍。

正因如此,目前台廠除了億光,其他像東貝、艾笛森等,都是與中國業者合作,提供LED技術支援、代工,再包裝成中國品牌銷售,「我們也評估很久,合作成功機率比較高,風險低很多。」東貝財務處處長翁聰智分析,如果像億光從零開始,自己深入各地建立經銷據點,砸行銷預算,三、五年下來,花個新台幣上百億元跑不掉,還可能血本無歸。況且,「照明在每個市場都是local king(指本土業者稱王),中國更重視政商關係,很多檯面下的交易行為,台灣業者如果只憑正當手段,根本打不進去。」一位LED業界人士說。

雖然有雜音,二○○九年就出資人民幣一千萬元(約合新台幣四千八百八十萬元),與上海亞明合資成立上海亞明固態照明公司的葉寅夫卻有不同見解,回憶那樁「並不順利」的合作案,他認為,「之前(雙方)思維還是有差異,他們是傳統照明公司,有很多、很多的庫存,光要處理那些,就是一件很難的事,你究竟是要先推LED呢?還是傳統照明?合作反而會讓進步的速度慢下來,勉強結為親家,一加一還可能小於一。」

中國市場卡位至少再撐五年賠本生意

無法盡全力衝刺LED事業,是葉寅夫獨排眾議,堅持品牌之路的原因。但,他也表示,這樣做的成本確實難以估計,「每打進一個地方,就是拿一筆錢去燒,可能燒完也把自己燒死了。」何時能轉虧為盈?他停頓了幾秒,說至少要五年才能看到初步成果。

林志勳則表示,對葉寅夫而言,LED是唯一本業,長遠來看,一定得從代工走向品牌,才有機會擺脫毛利率不到一○%的宿命,但對台達電來說,「就只是一個事業部,一直花錢看不到成果,當然收掉,」畢竟「連飛利浦在中國花了十年,市占率也不到五%。」

根據LEDinside(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 Force旗下綠能事業處)統計,截至今年六月,全球取代傳統四十瓦燈泡的LED燈泡均價,較上個月下滑二.七%,來到十五.六美元,中國更跌了七.九%,僅剩十.二美元,逼近十美元「甜蜜點」(編按:指LED產品價格降到傳統節能燈泡的兩倍,可望刺激市場需求),許多業者更推出低於人民幣二十元的廉價品搶市。中國LED照明起飛,似乎指日可待,億光能否乘勝追擊,恐怕不只比技術,而是一場看口袋深度的持久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2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