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黃國英﹕中國去槓桿 長線利金融股

1 : GS(14)@2018-01-15 01:50:03

【明報專訊】2018年開始,港股牛氣冲天,有停不了的聲勢。因為假期關係,有部分投資者可能還未就位,加上市場上沒有什麼特別的催化劑出現,就變成了升勢好像沒有太大的說服力了。很多投資者現在仍在期待趁低吸納的機會,因而成交並未十足的配合,現在可能只是過年前的部署把大市推升,除非指數跌破30000點,否則趨勢都是大漲小回的格局。

很多投資者都想當然地以為市場中有淡友存在,則市况難升,但其實恰恰相反,有淡友就有挾倉、有挾倉才有爆升的機會!投資者切勿不經研究就自以為是,否則無端「企錯邊」,把自己置於險境就太不值得了。

美國息口向上、美元和債券偏弱,有利通脹重燃,說明了美國的稅改其實是國家受傷,得益的只是大商家,正因如此才會看到美元和美債齊弱這種反常現象。同一時間美股卻節節上升,正正就是這種畸形現象下的畸形反應。

美元美債齊弱 反映稅改只惠及商界

另一方面,人民幣上升、資源價值上升則正正也是回應美國稅改的反應,投資者現階段就要想像一下在這種不尋常的情况下有什麼可以從中得益,有什麼可以值得投資,這就是未來的路向了。過往投資者都聚焦在騰訊(0700)和平保(2318),但現在港股有全面發展之勢,以往落後的金融和資源股亦開始蠢蠢欲動、着着爭先,就說明已經開始有了微妙的不同。工行(1398)和建行(0939)現在都已脫穎而出,市場資金都不約而同地聚焦在這些大價股之中。在資源股和金融股的類別上,以往注碼偏低的投資者現在就可能要考慮調整比例準備乘勢而起了。2018年投資者要尋找一些對息口不敏感的股份,例如騰訊;又或是找一些息口上升時有利的股份,例如工行、建行和招行(3968),以及資源類股份等作為新的投資目標。

中國政府積極去槓桿的情况,其實對金融類股份應該是有正面影響,並不應視為不利因素。以往投資者覺得中國的金融系統風險很高,就算覺得經濟紅火但仍是信心不足,總是準備隨時一走了之。現在的去槓桿,正是撥亂反正,經政府之手矯正過來。雖然風險仍然較高,但總比以往的「極高」有所改善了。 短期雖然會有陣痛,但前景始終是正面的。

憧憬受惠息升 留意工行建行招行

新聞就經常看到一些很奇怪的現象,很多公司出事、資金鏈斷裂而被市場淘汰,但仔細想想,這就是市場中自然的汰弱留強機制,當這些糟粕被清除,其他的市場領導者就會瓜分資源、壯大自己,就會進而矯正了市場,推動股市節節上升。這和傳統的理解是截然不同的事實,但卻是現今的實况!把不良的資產和公司去除,鳳凰才有浴火重生的機會。現在就正是這個「陣痛」的情况出現了,和傳統的智慧並不相同,又實在並不意外。正如樂視清盤,港股卻對此全無反應,就是最好的證明了。所以現在內銀開始發力,如果以往倉底無貨,變成現在就需要補充了,在你補我又補之下,結果就會形成資金的流動,上升的趨勢就因而產生。投資者並不需要計較什麼是真理,最重要是乘勢而起來跟紅頂白,因為賺錢才是投資者進入市場的最終目的。

市場自然汰弱留強 只需順勢而行

現在的市况是投資者的投資目標正在轉移,可能出現今天的我要打倒昨天的我。以往因為前景不看好,就算如何廉宜的股份也不買,但現在這些股份已經有了新的因素推動,那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很多投資者會把美國今次的稅改和上世紀80年代的稅改相提並論,但其實兩者在深層次中是截然不同的!最明顯的是列根的稅改是比較公平地令所有美國人都有所得益,但現在特朗普的稅改,得益的極可能只是商界而已。大家都叫稅改,但本質上、骨子裏卻有着顯著的不同!現在雖然未有顯著的效果浮現,作為投資者就只能步步為營、順勢而行。股市可以續升、美元可以續跌,投資者可以等,直至出現明顯的趨勢逆轉,到時才改轅易轍也不遲。順勢而行永遠是安全的策略,這是投資者必須謹記的。

(本欄內容乃獲授權輯錄自香港電台普通話台財經節目《e線金融網》)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財經新視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810&issue=201801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5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