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建築商成今年「啤殼」大戶 地產及基建類佔主板新股32%

1 : GS(14)@2017-12-18 03:35:46

【明報專訊】畢馬威昨日公布今年新股市場統計,今年本港首次公開招股(IPO)集資額將達1300億元,隨着愈來愈多新經濟企業上市,以及交易所引入改革,預期明年集資額有望超過2000億元。報告分析,按新股宗數計,房地產及基建類別穩居第一,年內佔約32%,其中更大多數為建築公司,有分析認為,建築公司近年成「啤殼」主要行業來源,反映今年「啤殼」風氣仍盛,但隨着上市門檻有可能提高,明年或較收斂。

明報記者 余慕恩

據畢馬威報告顯示,基礎設施及房地產的主板IPO宗數佔比由去年的29%微升至32%,並指是受香港政府及建設項目支持,並已有5家相關海外企業上市,而企業均為新加坡來港上市公司,且均與建築業有關。

上市門檻或提高 明年「啤殼」料收斂

有四大會計師行合伙人指出,集資額較小的建築公司上市啤殼,過往一直常見,香港資本市場容易集資,亦能賣得「好價錢」,近年亦成為趨勢。不過他指交易所現有意將上市門檻由2億元提升至5億元市值,明年實施的話將提高上市成本,亦有被監管機構阻止賣盤的風險,故或將較為收斂。

立信德豪會計師事務所董事林鴻恩表示,基建及建築股在港上市一般只需要足夠合約數目便可,而賣盤套現的數目以億元計,以一般上市建築公司每年2000萬至4000萬元利潤計,是每年利潤的10倍,即使上市門檻提升,仍相當有吸引力,近期甚至有考慮上市的公司因應改例而加快上市,又指內地商人對本港的上市公司仍然有需求。

分析:新加坡法制相近 來港新股較多

至於其他東南亞企業,他認為較難通過交易所的上市審批,因為這些國家的反洗錢、反貪等條例暫未健全,新加坡在地理及法制上更靠近本港,故來者較多。

此外,由於港今年缺大型新股,將失卻全球IPO集資額的首三名,屈居第四(見表),預測今年主板錄80宗主板IPO,集資1240億元。

金融業集資規模佔主板逾半

按集資規模計算,仍以金融業作主導,佔主板53%,畢馬威指其中三分之一來自金融科技企業,可見傳統金融服務轉型的勢頭,並指在未來一年將迎來更多金融科技公司上市。而由於下半年數隻新經濟股來港上市,信息科技、媒體及電訊業的集資金額市場佔比亦由去年的3%升至今年的16%。

另外,創業板新股數目亦創新高,一共錄得80宗,預測全年集資金額為60億元,按年增長30%。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907&issue=201712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3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