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潘迪藍:油價美元反彈屬虛火

1 : GS(14)@2017-11-12 16:38:43

【明報專訊】近兩星期,美元兌日圓突破了夏季的交易區間,而且觸及了今年7月以來兌歐元和日圓的最強勁水平。布蘭特原油的價格則突破每桶60美元,創兩年新高。甚至,英鎊亦接近超越自法國大選之後它兌歐元的交易區間。投資者應如何應對這些發展?

我認為,可以毋須理會油價和美元的升勢,或者索性離場。因為股市創新高,通常都可以通過經濟和企業數據的實質改善來解釋,或者至少令其合理化。但是,美元、英鎊和石油近期被炒熱,卻似乎純粹來自政府和央行官員的承諾──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表示,將會維持限制石油的產量;歐洲和日本計劃延長量化寬鬆;美國和英國可能加息等等。

若投資者過度信任政府政策,最終可能會失望。這不僅因為政客可能不守承諾,更因為這些政策對市場行為和經濟基本因素,可能無法產生持久的影響。讓我們先看看一些肯定或幾乎肯定的承諾,例如英國央行在上周四的加息,以及美國聯儲局將於12月份的加息。這些加息舉動,是否真的會令美元和英鎊更強?

看來不太可能,至少有兩個原因。首先,像英國央行和美國聯儲局加息這些普遍預期的事件,早就被市場價格反映。這意味着,隨着這些加息發表的聲明稍為有點鴿派,市場也有很大機會表現得失望。

加息不意味貨幣轉強

其次,更重要的是,市場分析員普遍認為加息和貨幣轉強有關係,其實只有一個「即日鮮」炒家才會念念不忘這種短暫現象,對於潛在的貨幣趨勢,加息其實幾乎沒有什麼影響。事實上,美國聯儲局的加息周期,通常都是出現在美元疲弱時,而不是在美元強勢時。例如,聯儲局在2015年12月16日宣布這個周期第一次加息之後沒有幾天,美元就開始轉弱。

對於這種看似反常的現象,有多種解釋。由「謠言時買入,事實時賣出」(Buy the rumor, sell the news);到發掘利率平價的經濟理論;以至息差可能不是長期資本流動的重要決定因素,投資資本的預期回報變化其實更加重要,後者的走勢往往是與利率相反。不論哪個才是真正的原因,利率變化與貨幣走勢之間不可動搖的聯繫,只是一個廣泛流傳的錯誤概念,兩者的關聯其實很小。

歐元中期走勢視乎經濟驚喜

看看早前歐洲央行舉行會議之後,歐元就出現今年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標準的解釋是,歐洲央行的聲明基調比想像中溫和,它承諾在2018年9月歐洲央行的買債計劃結束之前,利率都會維持在-0.4厘水平。但考慮到自從歐洲央行在2016年3月推出負利率政策以來,歐元兌美元已經升值接近10%,為何現在繼續負利率政策又會突然成為歐元下跌的原因?

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是,貨幣的匯率是在一個範圍內上落,而不是只升不跌或者只跌不升。以歐元來說,由2015年3月量化寬鬆(QE)開始至2017年4月法國大選之前,歐元的交易區間在1.05美元至1.15美元。之後,交易區間上升至1.10美元至1.20美元,後者是在9月份出現。投資者現在必須考慮的問題是,歐元兌美元的底價是否仍然是1.10美元,抑或在未來幾個月,歐元會上升至1.15美元至1.25美元之間。

我相信歐元很有可能繼續上升,因為歐洲的經濟表現將會繼續超出預期,有關意大利和西班牙出現的政治和金融動盪憂慮將會消散。當然,這只是一個猜測,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歐元兌美元的中期匯率走勢,將會取決於美國和歐盟兩者相對的經濟和政治驚喜,而不是取決於兩者的中央銀行所推行政策的輕微調整。

再說回近兩個星期油價的升勢。以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或沙特阿拉伯可以透過承諾小幅度減產來控制中期油價的想法,實際上比中央銀行能夠決定匯率的想法更加無稽,因為OPEC現時只控制全球石油產量的40%,不再像2005年至2014年那樣有能力左右全球石油的增量。

這意味着,油價的上限將會由生產成本最高的生產商的邊際成本來決定。目前,生產成本最高的生產商就是美國的頁岩油生產商,儘管英國布蘭特原油的價格上升至每桶60美元以上,創下2015年中以來的最高位,但西得州中級原油(West Texas Intermediate, WTI)的價格仍然是每桶55美元左右,這表明環球市場並無石油短缺問題,只是因為上個月大西洋颶風引致的貿易套利而出現短暫的供應中斷。

布蘭特原油向下調整機會較大

在未來幾星期和幾個月,美國生產商將會利用布蘭特原油價格上升增加產量,以及透過在遠期市場對冲來保證利潤。同時,伊拉克、伊朗、利比亞(和庫爾德斯坦)等OPEC成員國將能夠吸引投資,以及利用對冲來增加產量和出口。因此,美國市場的油價可能會跌至每桶僅僅超過50美元,布蘭特原油現時每桶60美元的價格亦是向下調整的機會大過上升。

總括來說,美元、歐元、英鎊和油價最近兩星期的走勢都有一些共同之處。它們的升勢看來都是虛火,寧可離場,也不要跟風入市。

GaveKal Dragonomics資深經濟師

[潘迪藍 國際視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112&issue=201711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9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