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佳﹕租購並舉難打倒內地樓價
1 :
GS(14)@2017-10-29 23:15:24【明報專訊】十九大的焦點,除了看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如何集權外,對內地升斗市民最關心的當然是樓市。十九大會議上習大大只重申「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住建部更鋪墊尚有長效機制正在研究中,但真能打倒樓價嗎?顯然未必。
據內地中原地產的數據顯示,年內的調控政策多達180次,當中單是今年9月已有超過50個城市加碼調控。當中近期最被內媒等推崇的租售並舉制,自5月以來更選取了12個城市作為試點,打算以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專項供地等方式,加快規模發展。
以排頭兵的上海為例,其住房發展規劃中在2020年前將新增住房供應170萬套,其中商品住房、租賃住房和各類保障住房分別約45萬套、70萬套和55萬套, 租賃數字大得驚人,意味土地供應結構已改變,大量土地變成「只租不售」項目。
出售住宅地皮買少見少
按內地政府算盤,「只租不售」地皮供應增加,地價回落,配合租售同權壓制炒房買房需求,樓價理應下行。最近國家統計局的70城市樓價數據中,15個熱點城市樓價多數下跌,按月沒再增長。
然而,要真正推倒樓價,卻在於要調節城市發展模式。事關內地地大物博,600多個地級市,在猛推城鎮化下卻仍只得4個一線城市,熱點、省會城市也不過20多個。有開發商朋友直言,一線、熱點城市所以人口密集,全因公共服務、資源配套好,經濟產業發達,吸引外來人口及投資需求。
「只租不售」僅暫緩置業需求
「北上廣深」(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齊推「只租不售」地皮,想挽留人才。朋友指政府要搞租賃房給外來高薪才俊未嘗不可,但正因租售同權,人才更能留在一線城市,但最終「人才工作以外,也要談戀愛吧?丈母娘還是要你買房,總也不能一成婚就回家鄉」,最終需求仍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一二線城市最缺正正是土地,若要再減大城市可出售住宅地供應,在僧多粥少下只會令一線城市樓價穩中有升。
除了一線城市外,其他地方政府有多依賴「土地財政」,「銀行、開發商、政府」這個鐵三角關係又如何密切,相信讀者也心裏有數。政府似乎亦少看了中國人對磚頭的執愛,當可售住宅地減少供應,目前在限購等壓抑下,真實需求或暫時被壓下,但最終還是會爆發。
政策損發展商利益 最終需靠央企
從現實角度看,近年內地租賃房、長租公寓炒得熱哄哄,萬科(2202)、龍湖(0960)、旭輝(0884)、綠地等開發商紛紛參與其中,新近碧桂園(2007)亦將在上海推出品牌長租公寓,但到底賺不賺錢呢?答案非如想像中理想,事關即使本港上市房企現時境內融資成本亦要在6厘水平,內地租賃市場卻多年不振,回報僅得1厘至2厘,有分析員已懷疑是否能吸引民企長期參與。因即使地價有優惠,要長期持有物業收租,不能貨如輪轉,會耗費資本。只因目前租賃房獲舉國扶持,當然要「表忠」,安排少少投入,最終主力可能都要靠央企。
目前樓價似見下跌勢頭,事實上也不過是高峰後的間場,要達到推倒一線城市樓價,長遠要做的是改變大城市發展模式,將社會資源重新分配,但要從資源高度集中的核心一線城市分出去又談何容易,亦要待中國經濟由依賴傳統經濟轉往新消費、新經濟,相信難以一時三刻達到。
[李曉佳 財經澡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685&issue=2017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