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繫匯率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2/06/blog-post_13.html香港實行聯繫匯率已經30年, 昨天前金管局主席任志剛提文章指聯繫匯率可以變更, 不明白他的動機何在。任總在位曾多次捍衛聯繫匯率,
但下任後就出文批評, 令人想起早前他被雷曼事件報告重點批評之後的反應。不過我們應該實事求是, 不應測試人家背後的動機, 建議是合理、有用的,
就不妨採納亦無妨。
聯繫匯率未來的方向有3個可能, 1是不變, 2是變得自由浮動或用其他方法掛鉤, 3是一半半。第3個可能不用說, 一半半的掛鉤是政府控制下的市場, 不應該在香港這樣成熟而自由的市場出現。餘下的只有可能1或可能2。
可能1就是不變, 現在的玩法, 不用研究。研究焦點在可能2, 如果可能2沒有比可能1更好的話, 根本不用考慮。考慮是有什麼要注意呢?
不應該只看掛鉤貨幣的升值潛力, 這可是大部份人都注重的唯一焦點, 因為美元預期會跌, 人民幣預期會升, 所以港元應該掛人民幣。
但事實上, 掛鉤的貨幣所有的代表性、流通量、認受性、經濟體支持、經濟的關聯性等, 亦是非常重要的考慮點。在大部份方面, 美元還是世界第一的,
歐元也完全不是對手。人民幣還不可以自由與世界其他貨幣對換, 這一點已經輸給美元九條街, 現在港元掛鉤人民幣簡直是在開倒車。
自由浮動又如何呢?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師羅家聰支持這個看法多年, 但我又對這個沒有多大信心, 香港只是一個城市, 最多是交易量高至可跟 New
York 及 London 比較的地方, 但始終是城市一個, 經濟體系不能跟一個國家比較, 這樣的經濟體可以支持一種獨貨幣嗎? 在這個情況下,
大鱷要搞事太容易了。不過, 可能羅家聰就是其中一個大鱷吧。
在家養魚, 定好水的鹽濃度之後, 魚缸中的小魚就會適應好環境, 各自生存, 各自精彩, 水位時高時低, 時清時濁, 小魚都有多寡。但水的鹽濃度不應該常改, 改得太急或亂改, 可能整缸魚都會死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