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重組互聯網產業鏈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6-08/100398567.html

 互聯網進入商業化市場化運營的20多年來,產業生態環境和產業鏈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即將到來的大數據時代,網絡業產業鏈也必將發生重組性的巨變。

  近年來,網絡業經歷著一系列深刻變化,姑且稱為「分離化」。在網絡業早期,典型模式是一個網絡公司開發運營一個網站,其中包含若干產品和服務, 公司的服務器通過網線連接一台網絡終端對一位用戶服務,由此產生的網絡數據歸公司獨有,形成單一固定封閉的循環。但時至今日,這種模式已難以應對產業發 展。一個公司的網絡產品和服務,未必只通過自己網站運營,還可以作為第三方應用在其他公司的開放平台上運營,形成網站與產品的分離。

  隨著一個用戶使用多個網絡終端以及云計算成為時尚,產品與終端之間產生了分離。Web2.0模式興起,使得信息的生產和傳播以及產品與服務的推廣,更多依賴用戶之間的互動實現,網站與用戶之間產生分離。

  種種分離趨勢對網絡公司運營產生巨大挑戰。面對N個產品×N個平台×N個終端×N個用戶關係的龐大服務矩陣,按老一套玩法勢必加劇網絡數據的非 結構化、非關係化和碎片化。一個公司在經營中僅抓住一個或幾個點不可能取得全面市場收益,處處都抓又消耗極大,資源不夠分配。所以,必須找到一條路,能從 過去簡單孤立的經營環境逐漸過渡到複雜互動的產業生態圈中去。也許,頭尾倒置,從數據端而不是產品端開始重新一輪戰略思考和定位值得嘗試。

  從大數據角度看,整個網絡業勢必重組。產業上游是一批能夠掌握大數據標準、入口、彙集和整合過程的公司,它們在大數據儲存、使用和分析的基礎 上,推出個性化、精準化、智能化的機制,跨越產品、終端和網絡平台的隔閡,讓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實現高效撮合與匹配,從而建立起嶄新的商業模式。 這些公司的理想目標是掌握全部網絡用戶和網絡服務提供商的網絡行為。這種駕馭大數據的能力反過來會深刻影響網絡業未來走向。

  從目前的產業格局看,facebook、谷歌和蘋果是最接近這一目標的公司。當然也有相當大可能,目前領先的公司不能完成這一歷史使命,要靠尚 未創業的未知公司來重新制定遊戲規則。無論如何,下一個類似雅虎、谷歌和facebook在產業發展史上地位的公司,應該在大數據方向上產生。雅虎 1996年上市時,谷歌尚未創業。八年後的2004年谷歌上市時,facebook尚未創業。再過八年facebook上市,而下一個產業遊戲規則制定者 也許還沒有創業,也許這個未知公司會在八年後的2020年上市。

  產業中游是一批在某些垂直領域或特定區域掌握大數據入口、彙集和整合的公司,它們的理想目標是掌握全部網絡用戶的部分網絡行為或部分網絡用戶的 全部網絡行為。這些公司有機會在垂直領域或特定區域成為規則制定者和商業模式創新者。從目前產業格局看,亞馬遜是典型的產業中游領先者;而中國的騰訊、百 度、阿里巴巴和新浪微博也有機會保住產業中游的位置。

  產業的下游由目前市場上一半左右的網絡公司組成,它們大都扮演大數據生態圈裡的數據提供者、特色服務運營者或產品分銷商,一般通過開放平台和搜 索引擎獲取用戶,沒有獨立生存發展的能力和機會。剩下的另一半網絡公司,由於缺少足夠的認識或能力,未能及時轉型加入大數據生態圈,將或被淘汰,或苟活於 產業的邊緣地帶。

  製造業可以分成自動化、機械化和手工化三種,商業可以分成標準化連鎖、品牌化聯營和特色化獨立經營三種,都分別代表著不同時代的進步和不同的市 場價值。隨著網絡業的發展,無論規模大小都採取單一運營模式的時代已經過時,我們將看到由大數據的引領者、參與者和排斥者所組成的產業鏈,在今後三五年內 逐漸形成。對每一個具體公司或未來創業者而言,在一個正在重組的產業鏈中,只有主動與被動兩種選擇,不是積極搶佔產業鏈上游或成為產業鏈核心部分,就是被 迫遷移到產業鏈下游或成為產業邊緣的一分子。

  作者為互聯網資深評論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