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自由不同階段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2/06/blog-post_10.html由一名打工打奔向財務自由之過程, 有幾個階段, 而很多人在不同階段停了下來, 於是永遠都不能財務自由。
早段靠省錢
第一個階段是理財、儲蓄, 在這個階段, 多數資產都是靠平日省下的人工累積出來, 誰儲蓄得多誰就越快累積資產。在這個省錢階段, 打工仔的人工是重要的, 人工多寡及花費多寡會對結果影響甚大。這個是「人搵錢」及需要省錢的時間, 省錢尤其重要。
中段靠花錢
之後一個階段就是投資, 通過了之前的階段, 打工仔都已經累積到一定資產及財富, 可能是年薪的倍數,
在這個時候會發現薪金的多寡對身家的影響再沒有以前那麼嚴重。例如, 年薪30萬 (即每月2萬多) 的打工仔, 銀行已經累積了100萬,
每年加人工10%、20%, 或每月花費多省10%、20%, 對總財富起不了甚麼大作用。
相反, 銀行裡的100萬財富的增長就顯得十分重要, 它的10%、20%變化已經可跟收入的年薪作比較。因此, 省錢的影響力在這個階段已經消失了,
反而要學習如何好好運用這個銀行裡的資產, 這是轉型的時候。要好好運用銀行裡的資產, 就要學習如何花錢, 不是花錢在消閒或支出上,
而是花錢在購買資產的知識技術, 讓「錢搵錢」。
這是最多人不能突破的階段, 實在聽到有太多人誤解財務自由, 而並沒有真正的知識作基礎, 在第一階段儲蓄起來的血汗錢, 一到這個階段就會亂買東西, 聽消息、聽冧巴、聽專家、估後市, 雙手將血汗錢送給股市大鱷或樓市炒家。
尾段懂享受
如果之前的花錢階段都能修成正果的話, 應該已經達至財務自由, 但還有一個階段, 就是要再轉型至懂得享受及回饋社會。如果人生只為追求財務自由,
那麼真的得到財務自由之後豈不是可以歸西? 事實並不是這樣, 來到這個階段, 應該好好享受人生, 找尋自己興趣及理想, 好好思考如何幫助這個世界,
或在這個世界上想得到什麼。
我對一些新聞個案會有點反感, 好像什麼隱形富豪過身, 過身時身家數億, 但住在公屋, 平時出入很低調, 連身邊朋友或家人都不知道這個富豪的財產。我會想, 這樣的社會資源落在這個守財奴手中又有何用呢?
簡單分析財務自由的不同階段, 當然有些人是不需要通過每一個階段的, 例如含著金鎖匙出世的, 或者一出來就做生意的老闆, 他們的概念不一定相同。不知道大家又到了哪個階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