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說書人】單調的機場書店

1 : GS(14)@2017-09-17 17:29:53

【文化籽:說書人】若你經過香港國際機場禁區外的華文書店,會被整枱閃亮的書封設計吸引過去,那是本地熱門得很的旅遊指南,還佔據店內一大片非常顯眼的位置。這真是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我問同行友人:「為甚麼都來機場了,還得看旅遊書?」朋友簡潔乾脆地以三個英文字答覆:「Grab& Go!」旅行中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隨手拿起便走,沒想到連閱讀習慣也是如此即興。


機場書店可反映一個城市的閱讀風景。

我一直以來的想法是,旅途中看書,大概是為了消遣打發時間,或者從繁瑣生活裏抽空沉澱思緒。若果還得抓緊時間「做功課」,預備行程,那豈不是比平日上班更累嗎?我無法確定一趟飛機行程裏,看旅遊書的人的心態是甚麼,只好大膽揣測,是不是日常工作都忙得沒時間計劃行程的大概,對將要出發去的城市也毫無印象,不了解當地有哪些好吃、好看,甚至天氣、生活水平與商品價位。所以旅遊指南並不是尋常閱讀的本意,盡量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最周全的準備,是看書的目的。不過旅行就是為了遇見與平常不一樣的人和事,是否準備充足只視乎各人需要。讓我費神思考的是,書店扮演的角色是甚麼?若說書店是城市的靈魂,那麼機場內的書店便是旅人了解城市文化的第一道窗口。初次到埗,即使語言不通,光看書籍封面與圖像設計,也能端詳出那個地方的文化底蘊與生活風格。我記得在東京無論是機場或JR鐵路站內的書店,袋裝小說仍然很多,放眼看去也比較少奇形怪狀的封面設計。書店像是城市的把關人(Gatekeeper),你把甚麼書拿出來賣,等如餵養大眾何種文化養份。讀者是需要培養出來的,閱讀風景也並非一朝一夕能建立的。這也是為甚麼書店作為生意這麼難做,因為它同時是項文化事業,因着所售商品的特質,無可避免肩負傳播知識的使命。作家鍾芳玲小姐曾撰寫文章談機場書店,她說:「世上大概沒有人真的會專程到機場去買書,人們對機場書店不會心存過多的期盼與幻想,能從其中隨手帶幾本書刊而達到消遣的目的,就是旅人對它們最基本的要求。」不過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機場書店的體驗,卻讓原本不悅滯留,轉化成一次美麗的邂逅。作為機場禁區外唯一專注賣書的店家,也打正旗號推廣文化,五家店面也挪出很大幅空間來放外地旅遊指南,我連半本香港歷史、地景介紹、社會研究的書都看不到,莫說本地文學。話題太嚴肅?那放一兩本在地畫家、作者出版的繪本、漫畫總可以了吧。將書封面向讀者,期待讓更多人看到本地出版的美好,這是對經營成本一竅不通卻非常愛書的我一點寄願。


撰文:周家盈註冊教師及自由作者,也是說書人。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士,英文應用語言學碩士,副修法語,曾就讀於巴黎第一大學。2013年創辦名為《Slowdown Town》的雜誌,提倡放慢生活節奏,並堅持只出版印刷品。著有《書店日常:香港獨立書店在地行旅》。facebook:slowdownzine編輯:謝慧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13/201506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1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