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偉銓﹕老字號也要自強不息
1 :
GS(14)@2017-09-10 14:55:04【明報專訊】時代變遷,每天看新聞都不時發現,有些舊事物被時代洪流冲去;但發展是一個不能停止的巨輪,我們需要改善環境及生活,就不能抗拒向前發展。
早兩星期在facebook上留意到,全港第一家引入漢堡包的「時新快餐店」決定暫停營業,老顧客得知後亦難掩惋惜。今天,連鎖式快餐店遍佈全港,開店逾50年的時新快餐店,仍維持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典型港式快餐店裝潢,例如橙色防火板及圓角枱面等。歷盡三代人經營仍然時常座無虛席,實在殊不簡單。
社會變遷應主動突破
年輕的老闆向傳媒透露,區內重建正如火如荼,店舖樓上住客早已搬走,自己的舖位被收購也是遲早的事,所以索性先停止營業,待在區內覓得合適新舖才延續祖業。面對社會變遷,我們總不能只是怨天尤人,更應該是尋求突破、找出路。現時有部分人覺得,但凡是舊事物就應該不惜代價去保留,但面對這種觀點,筆者不禁會反問一句:「為何它們會被淘汰?」
香港的老字號可以說多不勝數,小部分發展得愈來愈好,關鍵是它們深明不進則退的道理,充分利用了自己產品的優勢,提高品質,不會故步自封。例如有品牌以生產耐用的雨傘而聞名,但隨着時代變遷,人們或許注重款式多於「襟用」,已很少人會將一把雨傘用至破爛才扔棄。那麼,要在本業上加以發展,關鍵就是能否成功「轉身」,譬如生產更多配合潮流的時款雨傘。更進一步來看,雨傘的防水物料,耐用的骨架設計,又能否應用到其他的產品上?可能大家會覺得這些都是「離地」的想法。但試問那種創新和突破,不是從天馬行空的點子開始?
老店敢創新可提升企業層次
汰舊換新總是殘忍的,但時代巨輪要旋轉誰人也阻止不了,與其抱怨,不如主動求變。只要有改變的氣魄,才有突破的出路。另一個成功例子是創立超過100年的老字號貿易行,由18世紀開業時靠代理海味和花旗洋貨的生意,其後隨着時代變遷而轉型,到近年轉為引入不同的個人護理品牌,繼續傳承了這面「老字號」招牌。證明只要堅持敢創敢試的精神,不斷推陳出新,就可以將傳統企業提升到更高層次。
思籌知路召集人
[謝偉銓 銓誌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735&issue=2017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