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林少陽﹕提防特朗普風險

1 : GS(14)@2017-08-29 01:51:29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未夠一年,玩轉白宮以至全世界。隨着蜜月期結束,美國國民對其容忍度下降,美股超低的波幅指數,以至指數的穩步上揚,或有逆轉的風險。雖說港美股市近年相關系數下降,美股依然是全球金融市場的風向標,投資者或有需要對美股的政治風險,提高警覺。

日前英國BBC網站貼出今年1月28日,特朗普剛上任時的白宮幕僚工作照,隨着首席智囊班農(Steve Bannon)剛於上周五請辭,6名內閣核心成員至今只剩下他自己及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上周五美股對班農的離任並沒有太大的反應,那究竟美股市場真的百毒不侵固若金湯?還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尚未出現,投資者只能耐心等候市場作出判決。

6核心閣員剩兩人 市場快觸臨界點

筆者傾向相信市場只是未到一個臨界點,對總統繼續有效管治美國投下不信任票而已,但是進入最後倒數的日子,恐怕已經不遠矣。

現時支撐住全球市場的最大動力,來自全球超低的利率水平,以及美國以外經濟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加速復蘇。本欄一向的看法,全球通脹持續向下炒的趨勢,是結構問題(包括消費主義過度透支未來消費能力、人口老化)不容易透過減息或QE就能輕易推動通脹,日本經濟自1990年代初至今的表現,便是最佳的證明。因此,在可見的將來,全球利率縱有上升壓力,是周期性的反彈多於結構轉勢。何况,自2009年開始美國經過持續多年的經濟復蘇,今年開始經濟似有降溫之象。投資者與其憂慮美國息口急升,拖垮全球金融市場,不如擔心美國無力加息,究竟會否拖垮其他正在穩步復蘇的貿易伙伴?

美股調整 港股難獨善其身

目前,中國是繼美國之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且兩國近年的經濟周期並不同步,中國的經濟才在去年下半年見底回升,不排除即使美國因為現任總統政策頻頻失誤而令當地經濟陷入困境,其對中國的影響,或不及其他新興市場那麼大。雖則北水過去兩年持續流入大大增加了其於港股的話語權,畢竟外資對港股的影響力餘溫仍在,美股作為全球股市龍頭,一旦進入調整周期,恐怕亦很難令港股獨善其身。

正如上周本欄的文章指出,對於年初至今一直滿倉持貨的投資者,目前應開始稍為減低持倉量,以防萬一市况調整對投資組合殺一個措手不及。反之,如果之前一直只是輕裝上陣的投資者,未來一兩個月的調整(假如有的話),將是他們增持港股的機會。即使年初至今已累計不少升幅,以相對估值而言,目前港股吸引力,仍遠較港樓吸引。本欄相信,部分對投資回報率敏感的投資者,目前較為理性的做法,是酌量減低其中港物業的持倉,將部分資金換作目前股息回報較為吸引港股。

內銀股可成跌市救生圈

雖然本欄一向以來對內銀股的興趣不大。年初至今內銀股亦一直跑輸大市。不過,隨着中國經濟加速復蘇,內銀股的不良貸款或已於去年底見頂,淨息差亦可能已於今年初見底回升,內銀或於港股進入調整周期中,屬相對防守力較強的資產類別。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email protected]

[林少陽 細味投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323&issue=201708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4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