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理大幅調高科技股比重 3年前檢討為何價值投資跑輸
1 :
GS(14)@2017-06-28 05:45:57【明報專訊】近期最矚目股份之一的騰訊(0700),昨日更創出上市新高。李以立表示,惠理旗下中國基金組合中最大變化是大幅調高科技股比重,過去組合持有科技股比重一向高,但自3年前檢討價值型投資為何未能大幅跑贏大市,是因為價值型是針對傳統行業及數據,如市盈率及市帳率等,但一將該等篩選準則放在科技股上,很多指標不合格。為解決此問題,在近一兩年間引入大數據系統,基金組合可以加重科技股投資,基金表現開始轉佳。
此外,中國A股剛獲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對憧憬內地A股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大喜訊,雖然公布後A股升勢不大,惠理高級基金經理李以立相信「入摩」長遠對中國金融改革有利。
李以立在管理基金經驗一向以由下而上,看公司市盈率或市帳率為大準則,過去希望選擇一些股份市盈率是可以在20至40倍以內,但當應用在科技股身上,完全不可行。
現時用大數據資料,可以看到科技股中用戶及服務對象情况如何,故可以大膽添加有潛質科技股。
騰訊已成「巨無霸」 難有大驚喜
他以新浪公司(SINA)旗下微博(WB)曾在4月是組合之十大,但現時已跌出十大,因為持有兩年時間,已升了很多,鍾情該股的原因是其成功建立一個平台,用戶習慣上其平台發布個人資訊及瀏覽朋友圈生活動向,也有網紅。而有趣的是在兩年前很少評論員留意該股,反而基金在大數據幫助下,比較多方面數據,認為該股實屬吸引。
反而,他則未必鍾情很多人持有的公司,例如騰訊是基金十大持股,但會短線買賣為主,因為騰訊已屬「巨無霸」,業務發展穩定,難有大驚喜。
李以立表示,分析科技股前景時,其中一個重要指標是「自由現金流」(free cashflow),因為淨現金可以用作派息及再投資。事實上,很多科技公司手上有很多發展的項目,但未必很快會有盈利,若只計盈利就會抹殺很多有潛力的公司,但一定有客戶基礎。
如果有科技公司發展出一個產品,可能怕現今科技太快,他寧願選擇一個平台多於一個產品受歡迎的公司。
以「入股」心態選股 取第一手資料
惠理基金在傳統行業的投資理念是,雖然市場短期效率低下而且存在差異,但長遠價格最終會反映基本價值。李以立表示:「我們密集地進行自下而上基礎研究,以挑選出估值偏低的股票,預期這些證券在經歷市場短期波動後會通過市場機制逐漸向上修正價格,並反映其長期內在價值。」
李以立又指出,惠理分析師把每次投資都視為入股一間企業,而非購買一隻股票,這種方式需要團隊透過實地考察,與管理層、銀行家、客戶、供應商和其他持份者面對面開會來獲得第一手資料,同時深入了解各公司,「我們的研究結果可以與公司專屬財務模型中使用的關鍵假設作對比,並作為我們的決策基礎。我們亦會分析和比較盈利能力、經營效率、資本使用效率、金融流動性、增長趨勢和市場估值等各個關鍵財務比率」。
太依賴國家支持 避開「政策股」
中資股的行業前景深受國家政策左右,如果公司增長主要靠政策支持,李以立便未必會選擇這類公司,因為一旦失去國家政策支持,屆時公司的盈利將無以為繼,這類公司不能長期持有,基金未必會考慮將其納入投資範圍之內。若公司有自己的一套生存之道,毋須依賴國家政策,也可以有增長,代表它在市場上有一定的競爭力,他會對該類公司較為看重。
龍彩霞 明報記者
[龍彩霞 基金特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732&issue=20170628